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

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编著 , 编著 , 编著 , 编著
2002
ISBN: 9787810704663
定价: 2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综合性图书
6人买过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本书分为上篇: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哲学、下篇: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哲学和结语: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世纪中国哲学的萌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转型等。




    导言


    一、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轨迹


    二、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三、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初期传播(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创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基本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阶级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20世纪初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一、马克思学说的初期传播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五四”时期的传播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唯物史观的传入


    三、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四、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五、陈独秀、李达等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第四节 “五四”时期三次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无政府主义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系统传播与初步运用(中国共产党创立——20世纪20年代末)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动


    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二、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三、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四、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哲学思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东西文化论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玄论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戴季陶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的错误及原因


    三、毛泽东的哲学探索与理论贡献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应用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翻译热潮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运动


    第二节 在论争中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论战


    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二、唯物辩证法论战


    三、和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毛泽东政治哲学与军事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实践论》、《矛盾论》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第四节 救亡图存和人民解放的哲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宣传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70年代末)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权威地位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过渡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辩证法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


    三、建国后第一次哲学大论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形成


    二、“左”倾思想的发展及其哲学表现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概括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究与论争


    第四节 荒谬时代的荒谬哲学


    一、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


    二、政治野心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肆篡改


    三、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进展(1976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全面阐述和发挥


    三、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一、人的问题研究


    二、“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争论


    三、反映论问题研究


    四、主体、客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


    五、对价值理论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主要矛盾理论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开放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类社会矛盾理论


    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本书分为上篇: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哲学、下篇: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哲学和结语: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世纪中国哲学的萌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转型等。




  • 目录:
    导言


    一、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轨迹


    二、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三、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初期传播(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创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基本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阶级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20世纪初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一、马克思学说的初期传播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五四”时期的传播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唯物史观的传入


    三、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四、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五、陈独秀、李达等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第四节 “五四”时期三次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无政府主义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系统传播与初步运用(中国共产党创立——20世纪20年代末)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动


    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二、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三、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四、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种哲学思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东西文化论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玄论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戴季陶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的错误及原因


    三、毛泽东的哲学探索与理论贡献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应用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翻译热潮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运动


    第二节 在论争中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哲学论战


    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二、唯物辩证法论战


    三、和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转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毛泽东政治哲学与军事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实践论》、《矛盾论》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第四节 救亡图存和人民解放的哲学——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宣传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70年代末)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权威地位的确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过渡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辩证法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


    三、建国后第一次哲学大论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形成


    二、“左”倾思想的发展及其哲学表现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概括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究与论争


    第四节 荒谬时代的荒谬哲学


    一、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


    二、政治野心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肆篡改


    三、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进展(1976年——20世纪末)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全面阐述和发挥


    三、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一、人的问题研究


    二、“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争论


    三、反映论问题研究


    四、主体、客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


    五、对价值理论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主要矛盾理论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开放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类社会矛盾理论


    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
不吃药的方法:向疾病说不
郭庆堂 著
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
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
郭庆堂 著
20世纪中国哲学导论
哲学通论
郭庆堂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