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注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汉] , 注释 ,
2024-04
版次: 1
ISBN: 9787513287012
定价: 4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页数: 304页
分类: 医药卫生
2人买过
  • 一、策划思路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
    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二、体例
    每书原文照录较好底本,可适当校勘;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消除阅读和理解障碍;根据书稿情况,按篇写出提要或篇解。
    体例厘定为篇解、原文、注释。
    底本应为业界公认较好版本,并在前言中说明。
    三、装帧
    成品尺寸145mm×210mm,平装胶钉,正文70克胶版纸,封面200克铜版纸。

    王海焱,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本科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林钟香教授;中医内科学(内分泌代谢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刘铜华教授;哈佛大学Mclean医院在职博士后,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博士后。发表论文《李士懋温阳法治疗喉痹验案析义》、《吴茱萸汤方义解析临床应用》、《中医的科学性及中医传承教育的思考》等李士懋教授学术经验及中医教育传承模式思考的文章。临证注重经典,善用经方。

    ml
  • 内容简介:
    一、策划思路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
    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二、体例
    每书原文照录较好底本,可适当校勘;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消除阅读和理解障碍;根据书稿情况,按篇写出提要或篇解。
    体例厘定为篇解、原文、注释。
    底本应为业界公认较好版本,并在前言中说明。
    三、装帧
    成品尺寸145mm×210mm,平装胶钉,正文70克胶版纸,封面200克铜版纸。
  • 作者简介:

    王海焱,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本科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林钟香教授;中医内科学(内分泌代谢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刘铜华教授;哈佛大学Mclean医院在职博士后,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博士后。发表论文《李士懋温阳法治疗喉痹验案析义》、《吴茱萸汤方义解析临床应用》、《中医的科学性及中医传承教育的思考》等李士懋教授学术经验及中医教育传承模式思考的文章。临证注重经典,善用经方。

  • 目录:
    ml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脉如》全本校注与研究 清代郭云峰岭南脉学专著
余洁英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阴阳六病规律
高建秋 编著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诵读随身卡
[东汉]张仲景 著;陈建国 点校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历代名家集注
王庆国;高飞;王雪茜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与病理生理学 金梅,吕旭升著 著
吕旭升 著;金梅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理法讲义
韩世明 编
《伤寒论》注释
《伤寒借治论》解读
吕志杰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学术思想阐释 中医各科 沈丕安 新华正版
沈丕安
《伤寒论》注释
《伤寒杂病论》辑注
(汉) 张机撰 ; 曾锋辑注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金匮要略》之症状数据化及其分析
王海胜编
《伤寒论》注释
《伤寒》.第一辑:上下册
张胜兵
《伤寒论》注释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蔡长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