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550312791
定价: 10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1页
字数: 11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73人买过
  •   绘画同样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明末董其昌“妙合神离”的画学主张在清初出现了两极的发展。一是以“四僧”为代表的野逸派,满腔悲愤,以画为寄托,吐露民族情怀与身世之感,追求“我自用我法”,突破传统,面目一新,受民间欢迎;一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以画养生,复古为尚,整理传统,规矩方圆,延续古风,他们书斋造境,影响及于皇家审美旨趣。此外,明遗民及清初匠人画家的东渡,给扶桑带去了“南画”与“北宗”艺风,被日本称作“舶来画派”。随着清政权的巩固,康雍乾三世宫廷绘画迈向鼎盛,文人画家与欧洲传教士画家和乾隆帝直接参与其中,卷轴画、版画、书画著录文献等皆有鸿篇巨制问世,体现了封建社会*后盛世的文化气象。而民间绘画的繁盛则在经济发达的扬州,因盐商的赞助,乃形成了与宫廷画风异调的画派,讲求个人性灵的抒发,吐露胸中的块垒,追新猎奇,迂而不腐,以画为生,符合商业与世俗文化之需。晚清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土洋结合,更影响绘画流派向多元发展,包括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家、外销油画、石版新闻画、赴海外留学学画、开办新式美术教育机构等,皆成为当时绘画史的亮点。
      清代还有汉藏合璧的布达拉宫壁画、少数民族绘画、太平天国壁画、各地民间年画、书论画论甚丰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而且使得清代成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内涵与表现形式*为丰富的别开生面的时代。
      如果说清代是封建社会终期的落日,那么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宛如这落日下山时的灿烂光辉,绚丽多彩,眩人心目,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任道斌,浙江杭州人。中国文化与艺术史研究学者。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史学硕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浙江省九届人大代表。
      著有《方以智年谱》《赵孟頫系年》《董其昌系年》《丹青趣味》《中国水墨画》《美术的故事》《思嘉室集》等。善鉴定,工书画。 概述
    第一章 书法与篆刻
    一、前期(顺康)
    王铎等人的书法
    碑学的萌芽
    程邃、林皋等人的篆刻
    二、中后期(雍乾嘉道)
    帖学书法的流衍与守成
    碑学的兴起
    丁敬“西泠八家”与邓石如“邓派”等的篆刻
    三、晚期(咸同光宣)
    碑学书法的发展(吴昌硕与康有为)
    碑学书法的海外影响(杨守敬与日本)
    赵之谦、黄土陵等人的篆刻
    吴昌硕的篆刻及“西泠印社

    第二章 绘画
    一、前期(顺康)
    四王吴恽与“正统派
    四僧与“野逸派
    大江南北的其他流派
    宫廷绘画
    官方与民间的版画创作
    二、中后期(雍乾嘉道)
    宫廷绘画与西画东渐
    乾隆帝的美术活动
    “扬州八怪
    江浙画坛
    赴日画家
    画学著作
    三、晚期(咸同光宣)
    海上画派
    岭南画家与岭南画派
    京津画坛
    太平天国壁画
    广东的外销画
    石印新闻画报
    美术理论
    美术教育与留学海外
    四、其他
    布达拉宫壁画
    少数民族绘画
    民间年画
    插图目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绘画同样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明末董其昌“妙合神离”的画学主张在清初出现了两极的发展。一是以“四僧”为代表的野逸派,满腔悲愤,以画为寄托,吐露民族情怀与身世之感,追求“我自用我法”,突破传统,面目一新,受民间欢迎;一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以画养生,复古为尚,整理传统,规矩方圆,延续古风,他们书斋造境,影响及于皇家审美旨趣。此外,明遗民及清初匠人画家的东渡,给扶桑带去了“南画”与“北宗”艺风,被日本称作“舶来画派”。随着清政权的巩固,康雍乾三世宫廷绘画迈向鼎盛,文人画家与欧洲传教士画家和乾隆帝直接参与其中,卷轴画、版画、书画著录文献等皆有鸿篇巨制问世,体现了封建社会*后盛世的文化气象。而民间绘画的繁盛则在经济发达的扬州,因盐商的赞助,乃形成了与宫廷画风异调的画派,讲求个人性灵的抒发,吐露胸中的块垒,追新猎奇,迂而不腐,以画为生,符合商业与世俗文化之需。晚清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土洋结合,更影响绘画流派向多元发展,包括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家、外销油画、石版新闻画、赴海外留学学画、开办新式美术教育机构等,皆成为当时绘画史的亮点。
      清代还有汉藏合璧的布达拉宫壁画、少数民族绘画、太平天国壁画、各地民间年画、书论画论甚丰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而且使得清代成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内涵与表现形式*为丰富的别开生面的时代。
      如果说清代是封建社会终期的落日,那么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宛如这落日下山时的灿烂光辉,绚丽多彩,眩人心目,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 作者简介:
      任道斌,浙江杭州人。中国文化与艺术史研究学者。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史学硕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首任院长、浙江省九届人大代表。
      著有《方以智年谱》《赵孟頫系年》《董其昌系年》《丹青趣味》《中国水墨画》《美术的故事》《思嘉室集》等。善鉴定,工书画。
  •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书法与篆刻
    一、前期(顺康)
    王铎等人的书法
    碑学的萌芽
    程邃、林皋等人的篆刻
    二、中后期(雍乾嘉道)
    帖学书法的流衍与守成
    碑学的兴起
    丁敬“西泠八家”与邓石如“邓派”等的篆刻
    三、晚期(咸同光宣)
    碑学书法的发展(吴昌硕与康有为)
    碑学书法的海外影响(杨守敬与日本)
    赵之谦、黄土陵等人的篆刻
    吴昌硕的篆刻及“西泠印社

    第二章 绘画
    一、前期(顺康)
    四王吴恽与“正统派
    四僧与“野逸派
    大江南北的其他流派
    宫廷绘画
    官方与民间的版画创作
    二、中后期(雍乾嘉道)
    宫廷绘画与西画东渐
    乾隆帝的美术活动
    “扬州八怪
    江浙画坛
    赴日画家
    画学著作
    三、晚期(咸同光宣)
    海上画派
    岭南画家与岭南画派
    京津画坛
    太平天国壁画
    广东的外销画
    石印新闻画报
    美术理论
    美术教育与留学海外
    四、其他
    布达拉宫壁画
    少数民族绘画
    民间年画
    插图目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下
朝克毕力格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抱紧我
牛依河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珊瑚:2023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下](漓江版年选)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 选编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之前
时祈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湖:为33位演奏家而作
李滨扬 作曲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越过群山
杨启刚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化鲸(全两册)
北风三百里,大鱼文化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航班:南非照片书(陶立夏首部旅行精装摄影集。落日里的纸上航班,带心灵奔赴远方。)
陶立夏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 盛世”(修订版)
徐伟新;刘德福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余晖: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下)/话说中国
孟彭兴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与朝霞
杜涯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落日下的白城则
李礼;戴翕昀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赵孟頫诗文全集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思嘉室集 续编(全3册)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空谷传声:艺术与历史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方以智年谱(修订本)
任道斌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风流蕴藉 董其昌系年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中国绘画简史
任道斌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国画欣赏常识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赵孟頫书画精品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精品大系
任道斌 编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赵孟頫书画全集(套装共6册)
任道斌 编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美术的故事
任道斌 著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思嘉室集
任道斌
落日之辉:清代的书画篆刻艺术
丹青趣味:中国绘画的源与流
任道斌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