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民族形式”文艺争论及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民族形式”文艺争论及相关问题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520309592
定价: 9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6页
字数: 29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1人买过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形式”文艺论争,既是一次著名的“文学理论”问题之争,更是一场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运动。文学“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的文艺论争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芜杂性和批判性,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毕海,男,1979年生,湖北省浠水县人。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至201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曾编著出版《钱钟书评说七十年》、《儿童的文学世界》、《美丽的生命》等教材著作,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北京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导论
    第一章 “民族形式”文艺论争中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民族形式”的提出
    第二节 “民族形式”:文化认同与文化动员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文艺与文化政治

    第二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五四”文学传统
    第一节 新启蒙运动对“五四”革命文化传统的建构
    第二节 “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文艺的重审
    第三节 延安“五四传统”的形成和建构新的文学形态

    第三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现代启蒙文化
    第一节 胡风的“质疑”: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论争的内涵
    第二节 丁玲的”转变“:启蒙话语危机与”民族形式论争的结果

    第四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民间文学资源论
    第一节 “民族”“民间”与“民族形式”文学运动
    第二节 民歌与柯仲平对“民族形式”诗歌的探索
    第三节 旧形式与新文学:老舍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第五章 延安文艺:理论建构与“民族形式”文艺实践
    第一节 《讲话》与“民族形式”论争的结论
    第二节 《白毛女》:“民族形式”抑或“文化杂交
    第三节 赵树理:“新形式”与“民族形式”典范的被确立
    第四节 孙犁:“民族形式”对文学“民族化”的误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形式”文艺论争,既是一次著名的“文学理论”问题之争,更是一场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运动。文学“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的文艺论争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芜杂性和批判性,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与文化政治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 作者简介:
      毕海,男,1979年生,湖北省浠水县人。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至201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曾编著出版《钱钟书评说七十年》、《儿童的文学世界》、《美丽的生命》等教材著作,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北京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民族形式”文艺论争中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民族形式”的提出
    第二节 “民族形式”:文化认同与文化动员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文艺与文化政治

    第二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五四”文学传统
    第一节 新启蒙运动对“五四”革命文化传统的建构
    第二节 “民族形式”运动对“五四”文艺的重审
    第三节 延安“五四传统”的形成和建构新的文学形态

    第三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现代启蒙文化
    第一节 胡风的“质疑”:启蒙话语交锋与“民族形式论争的内涵
    第二节 丁玲的”转变“:启蒙话语危机与”民族形式论争的结果

    第四章 “民族形式”论争与民间文学资源论
    第一节 “民族”“民间”与“民族形式”文学运动
    第二节 民歌与柯仲平对“民族形式”诗歌的探索
    第三节 旧形式与新文学:老舍的创作实践与思考

    第五章 延安文艺:理论建构与“民族形式”文艺实践
    第一节 《讲话》与“民族形式”论争的结论
    第二节 《白毛女》:“民族形式”抑或“文化杂交
    第三节 赵树理:“新形式”与“民族形式”典范的被确立
    第四节 孙犁:“民族形式”对文学“民族化”的误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