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

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0-09
版次: 1
ISBN: 9787109249592
定价: 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9页
分类: 历史
2人买过
  •   2002年出版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收集的农书存目就有2084种;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收录的有643种;《中国农业古籍目录》还有4个副编,收集《中国农业古籍佚目》加上日本、美国等收藏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总数达3705种。可惜的是,笔者在撰写《北京古近代农村经济史稿》时,查阅有关北京农业史料时相近的只有由当代于德源先生出版的《北京农业经济史》,张平真先生出版的《北京地区蔬菜行业发展史》等。笔者翻阅了《中国农学书录》(农业出版社,1964年)共542部,几乎无专写北京地区农业的(专业或综合)著作,但不在北京任职学者的农业著作和涉农著作中则不乏北京农业遗迹的沉积。作者在探索北京农业发展史时就闯荡在“书海”中进行“沙里淘金”,并如愿完成《北京农业上下一万年追踪》《北京农业的星光神韵》及《北京农业的历史性演化》三部曲,同时积累了厚重的金子般的农业史迹。
      为便于人们共享,作者将其整理成《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以条目形式分类编辑成集。《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主要介绍了农业通则语迹、北京地区的地理形胜、沧海桑田、风水宝地、生态资源、“北京人”东方文明的开拓者、开创中国北方农业的源头、农业的创新与推行等。 前言
    一、农业通则名言
    二、北京地区的地理形胜
    三、沧海桑田
    四、风水宝地
    五、生态资源
    六、“北京人”:东方文明的开拓者
    七、开创中国北方农业的源头
    八、农业的创新与推广
    九、书报中的北京农业遗迹
    十、农业的演化足迹
    十一、农业商业性(化)市场演化的足迹
    十二、北京古今农作物生产结构的演变
    十_二、古代农业贡品
    十四、古代郊县农业“三宝”
    十五、继往开来的农业地标产品
    十六、特质农业生物资源足迹
    十七、种质资源
    十八、北京的山域经济
    十九、北京地区的蔬菜生产与设施栽培
    二十、北京地区畜牧水产业中的亮点
    二十一、
    二十二、有关农业结构走向的方针政策
    二十三、农业耕作制的演化
    二十四、北京农业中的全国“之先”
    二十五、北京农业的历史进程与拐点
    二十六、农业效益
    二十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二十八、关于古今农业中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十九、北京地区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机构
    三十、农业教育的兴起
    三十一、数说北京农业
    三十二、新北京新农业
    三十三、现代新农谚
    三十四、北京农业史迹底本(典籍)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2002年出版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收集的农书存目就有2084种;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收录的有643种;《中国农业古籍目录》还有4个副编,收集《中国农业古籍佚目》加上日本、美国等收藏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总数达3705种。可惜的是,笔者在撰写《北京古近代农村经济史稿》时,查阅有关北京农业史料时相近的只有由当代于德源先生出版的《北京农业经济史》,张平真先生出版的《北京地区蔬菜行业发展史》等。笔者翻阅了《中国农学书录》(农业出版社,1964年)共542部,几乎无专写北京地区农业的(专业或综合)著作,但不在北京任职学者的农业著作和涉农著作中则不乏北京农业遗迹的沉积。作者在探索北京农业发展史时就闯荡在“书海”中进行“沙里淘金”,并如愿完成《北京农业上下一万年追踪》《北京农业的星光神韵》及《北京农业的历史性演化》三部曲,同时积累了厚重的金子般的农业史迹。
      为便于人们共享,作者将其整理成《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以条目形式分类编辑成集。《北京农业史迹钩沉录》主要介绍了农业通则语迹、北京地区的地理形胜、沧海桑田、风水宝地、生态资源、“北京人”东方文明的开拓者、开创中国北方农业的源头、农业的创新与推行等。
  • 目录:
    前言
    一、农业通则名言
    二、北京地区的地理形胜
    三、沧海桑田
    四、风水宝地
    五、生态资源
    六、“北京人”:东方文明的开拓者
    七、开创中国北方农业的源头
    八、农业的创新与推广
    九、书报中的北京农业遗迹
    十、农业的演化足迹
    十一、农业商业性(化)市场演化的足迹
    十二、北京古今农作物生产结构的演变
    十_二、古代农业贡品
    十四、古代郊县农业“三宝”
    十五、继往开来的农业地标产品
    十六、特质农业生物资源足迹
    十七、种质资源
    十八、北京的山域经济
    十九、北京地区的蔬菜生产与设施栽培
    二十、北京地区畜牧水产业中的亮点
    二十一、
    二十二、有关农业结构走向的方针政策
    二十三、农业耕作制的演化
    二十四、北京农业中的全国“之先”
    二十五、北京农业的历史进程与拐点
    二十六、农业效益
    二十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二十八、关于古今农业中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十九、北京地区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机构
    三十、农业教育的兴起
    三十一、数说北京农业
    三十二、新北京新农业
    三十三、现代新农谚
    三十四、北京农业史迹底本(典籍)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