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儒学思想研究——以山鹿素行与中江藤树为中心的考察
出版时间: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010206943
定价:
40.00
-
以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为模型,深入探讨了日本江户时代初期代表学派之间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诠释路向与特点,分析了其异同与成因,提出的方法与结论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儒学的海外传播具有实际意义,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在研究方法上,以中国儒学的理气论、人性论、格致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日本学者的学说特点,总结其具有日本特色的对中国儒学的改造方式。在研究结论上,厘清中国儒学与日本传统神道在学派学说成立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侧面的作用,在基础理论的框架下解释了各自学派在政治实践中的不同立场。 张捷,女,1983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赴日留学,于北海道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学习日本近世思想史。回国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为哲学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东亚儒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孔子研究》《文化发展研究》发表数十篇论文,译注有《近百年来“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四种范式及未来展望》(上中下)《朱子语类》(中译日)等。 略
-
内容简介:
以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为模型,深入探讨了日本江户时代初期代表学派之间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诠释路向与特点,分析了其异同与成因,提出的方法与结论对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儒学的海外传播具有实际意义,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在研究方法上,以中国儒学的理气论、人性论、格致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日本学者的学说特点,总结其具有日本特色的对中国儒学的改造方式。在研究结论上,厘清中国儒学与日本传统神道在学派学说成立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侧面的作用,在基础理论的框架下解释了各自学派在政治实践中的不同立场。
-
作者简介:
张捷,女,1983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赴日留学,于北海道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学习日本近世思想史。回国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为哲学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东亚儒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孔子研究》《文化发展研究》发表数十篇论文,译注有《近百年来“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四种范式及未来展望》(上中下)《朱子语类》(中译日)等。
-
目录:
略
查看详情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0小时
成功完成率82.27%
-
4
九五品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81.04%
-
4
九五品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2小时
成功完成率92.12%
-
全新
海南省海口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8%
-
全新
海南省海口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0.78%
-
4
九品
安徽省阜阳市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
-
九五品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3.24%
-
全新
海南省海口市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9.15%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83%
-
4
九品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