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世界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民族性、世界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0-12
版次: 1
ISBN: 9787560742564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7人买过
  • 数年前,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来山东大学讲学,他是山东大学文学院聘请的客座教授。他对我说:有些中国作家和评论家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什么好东西,全是些垃圾。你有什么看法?我说:你不是正在写《中国20世纪文学史》吗?难道你有兴趣写一部中国“垃圾史”吗?他双肩一耸,头一摆,蓝眼睛一亮,笑而不答。2008年,顾彬撰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由范劲等译成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中文版序,开宗明义,回答中国文艺界长期关注的三个问题:
      
      
      
      其一,老鼠爱大米,顾彬爱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而且是世界文学的坚实组成部分。“四十年来,我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中国文学之中!但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在讨论我有关中国文学价值的几个论点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从《诗经》到鲁迅,中国文学传统无疑属于世界文学,是世界文学遗产坚实的组成部分。”
      
      
      其二,中国当代文学在继承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新的格局:“当代文学在五十年间的发展又是怎样?它依然在语言上、精神上以及形式上寻求着自我发展的道路。”
      
      
      其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没有出现*文学大师,并非稀奇,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成为贬低或抹杀中国当代文学的理由。文学大师的出现是一种历史机遇,并非几十年就出一个。不仅中国如此,德国也是这样。顾彬写道:“当今有哪位德国作家敢跟歌德相提并论?又有哪一位眼下的中国作家敢跟苏东坡叫板?在过去鼎盛时期的中国也有几十年是没有(伟大的)文学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期待每褂时代都产生屈原或李白这样的文学家吗?一些文学家的产生是人类的机遇。”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悲观论调,可以休矣。 牛运清,男,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绪论: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关于世界文学的时代

      二、文学的民族性问题

      三、关于“纯文学”

      四、文体演变问题

      五、关于文学研究

    第一章  双重性的时代文学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贺敬之的新歌剧和新诗

      二、中国版缩写本《追忆似水年华》:杨绛的散文艺术

      三、在他乡寻找故国明月:柯岩的《他乡明月》

      四、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张海迪与海伦·凯勒、厄普代克

      五、从“古典”到“现代”:对于当代爱情诗歌的期待

    第二章  世界视野中的艺术探索:刘白羽对自然与人生的书写

     一、拥抱自然、寄情自然:刘白羽与歌德

     二、追求雄浑气魄,崇尚浪漫主义:刘白羽与雨果

     三、清淡、典雅、纯真之美:刘白羽与川端康成、德富芦花

     四、英雄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刘白羽与但丁、茨威格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与外国滋养:张炜的文学世界

     一、矗立着的硬鰍雕一一张炜与海明威

     二、小村与小镇构筑的人类寓言世界一一张炜与马尔克期

     三、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道德律一一张炜与托尔斯泰

     四、吟诵大自然的双重变奏一一张炜与屠格涅夫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的个体之思:“新生代”小说写作

     一、“新生代”小说的发生背景

     二、平面化的呈现

     三、都市景观的表达

     四、存在的哲理追问

     五、“新生代”小说的文学史线索

    第五章  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宗教文化因素

     一、当代文学的世界宗教文化语境

     二、当代文学的佛教文化因素

     三、当代文学的基督教文化因素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作家在国外

    结语: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脚步声

    后  记
  • 内容简介:
    数年前,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来山东大学讲学,他是山东大学文学院聘请的客座教授。他对我说:有些中国作家和评论家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什么好东西,全是些垃圾。你有什么看法?我说:你不是正在写《中国20世纪文学史》吗?难道你有兴趣写一部中国“垃圾史”吗?他双肩一耸,头一摆,蓝眼睛一亮,笑而不答。2008年,顾彬撰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由范劲等译成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中文版序,开宗明义,回答中国文艺界长期关注的三个问题:
      
      
      
      其一,老鼠爱大米,顾彬爱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而且是世界文学的坚实组成部分。“四十年来,我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中国文学之中!但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在讨论我有关中国文学价值的几个论点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从《诗经》到鲁迅,中国文学传统无疑属于世界文学,是世界文学遗产坚实的组成部分。”
      
      
      其二,中国当代文学在继承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新的格局:“当代文学在五十年间的发展又是怎样?它依然在语言上、精神上以及形式上寻求着自我发展的道路。”
      
      
      其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没有出现*文学大师,并非稀奇,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成为贬低或抹杀中国当代文学的理由。文学大师的出现是一种历史机遇,并非几十年就出一个。不仅中国如此,德国也是这样。顾彬写道:“当今有哪位德国作家敢跟歌德相提并论?又有哪一位眼下的中国作家敢跟苏东坡叫板?在过去鼎盛时期的中国也有几十年是没有(伟大的)文学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期待每褂时代都产生屈原或李白这样的文学家吗?一些文学家的产生是人类的机遇。”
      
      
      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悲观论调,可以休矣。
  • 作者简介:
    牛运清,男,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 目录:
    绪论: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关于世界文学的时代

      二、文学的民族性问题

      三、关于“纯文学”

      四、文体演变问题

      五、关于文学研究

    第一章  双重性的时代文学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贺敬之的新歌剧和新诗

      二、中国版缩写本《追忆似水年华》:杨绛的散文艺术

      三、在他乡寻找故国明月:柯岩的《他乡明月》

      四、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张海迪与海伦·凯勒、厄普代克

      五、从“古典”到“现代”:对于当代爱情诗歌的期待

    第二章  世界视野中的艺术探索:刘白羽对自然与人生的书写

     一、拥抱自然、寄情自然:刘白羽与歌德

     二、追求雄浑气魄,崇尚浪漫主义:刘白羽与雨果

     三、清淡、典雅、纯真之美:刘白羽与川端康成、德富芦花

     四、英雄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刘白羽与但丁、茨威格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与外国滋养:张炜的文学世界

     一、矗立着的硬鰍雕一一张炜与海明威

     二、小村与小镇构筑的人类寓言世界一一张炜与马尔克期

     三、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道德律一一张炜与托尔斯泰

     四、吟诵大自然的双重变奏一一张炜与屠格涅夫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的个体之思:“新生代”小说写作

     一、“新生代”小说的发生背景

     二、平面化的呈现

     三、都市景观的表达

     四、存在的哲理追问

     五、“新生代”小说的文学史线索

    第五章  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宗教文化因素

     一、当代文学的世界宗教文化语境

     二、当代文学的佛教文化因素

     三、当代文学的基督教文化因素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作家在国外

    结语: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脚步声

    后  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