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词与文化史

新名词与文化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307226043
定价: 8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2页
字数: 334.000千字
分类: 历史
5人买过
  • 由概念、术语切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及现代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形成,是近年来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路。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学界的兴起,既有来自海外学术新方法的影响,也是现代学术研究路径在新时期的重新激发。本书从四个方面展现从“新名词”角度探讨文化史现象:(1)词语的选择,从方法论层面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背景下新语输入的一般情形,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话语形成之间的关联;(2)交错的文化史,以“文学”“艺术”“美学”“教育小说”等新术语为例,揭示近代中外文化接触过程中与概念厘析、文化跨语际转移等问题相关的历史内涵;(3)词语、观念与历史,聚焦近代以降中西文学、文化交汇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术语、观念,考析其在跨语际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意义变形与重组,由概念、术语的知识考古展现多面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词语翻译与历史重构,由近代中西术语、概念的对译切入,考察词语翻译过程中发生的意义转移现象,由此解析因话语变化而衍生的历史建构问题。 余来明,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导,jiaoyu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武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王杰泓,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院,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jiaoyu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 内容简介:
    由概念、术语切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及现代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形成,是近年来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路。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学界的兴起,既有来自海外学术新方法的影响,也是现代学术研究路径在新时期的重新激发。本书从四个方面展现从“新名词”角度探讨文化史现象:(1)词语的选择,从方法论层面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背景下新语输入的一般情形,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话语形成之间的关联;(2)交错的文化史,以“文学”“艺术”“美学”“教育小说”等新术语为例,揭示近代中外文化接触过程中与概念厘析、文化跨语际转移等问题相关的历史内涵;(3)词语、观念与历史,聚焦近代以降中西文学、文化交汇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术语、观念,考析其在跨语际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意义变形与重组,由概念、术语的知识考古展现多面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词语翻译与历史重构,由近代中西术语、概念的对译切入,考察词语翻译过程中发生的意义转移现象,由此解析因话语变化而衍生的历史建构问题。
  • 作者简介:
    余来明,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导,jiaoyu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武汉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王杰泓,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院,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jiaoyu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新名词与文化史
新名字的故事(那不勒斯系列)
[意大利]埃莱娜﹒费兰特 著
新名词与文化史
新名人格言录
南秋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新名词与文化史
艺术导论
王杰泓、张琴 著
新名词与文化史
中国当代观念艺术研究
王杰泓 著
新名词与文化史
艺术概论
王杰泓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