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

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1997-03
ISBN: 9787507712599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医药卫生
120人买过
  •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按压穴位出现的阳性反
    应(病理信息)为客观依据,概述了体表穴位与内脏疾病的关
    系,同时介绍了疾病的“定位穴”与“定性穴”和检查方法、压痛
    评级、分析辨病的临床应用。
    盖氏穴位诊断取穴简便,效果好,不须特殊设备,对病人
    无痛苦,无副作用,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特别是工矿企
    业和农村合作医疗部门。穴位诊断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相结
    合的快捷诊断技术。 目录
    第一章 穴位诊断学的理论基础经络学说
    第一节 经络总论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第五节 经络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第四节 特定穴的意义
    第三章 穴位诊断原理的初探
    第一节 穴位病理信息基础
    第二节 中医的辨证与现代医学的辨病
    第三节 经络穴位与病理信息
    第四节 体表穴位压痛
    第五节 穴位诊断优点及应注意事项
    第四章 穴位诊断检查法
    第一节 检查姿式
    第二节 检查步骤
    第三节 中心定位
    第四节 穴位阳性反应的层次
    第五节 穴位触诊法
    第六节 穴位检查记录法
    第五章 肿瘤穴的发现与命名
    第一节 目前对肿瘤病的诊断
    第二节 肿瘤穴位的命名
    第三节 新大郄穴和新内郄穴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肿瘤特定穴在足太阳经上出现的意义
    第六章 穴位主病表
    第一节 病位分经表
    第二节 特异性穴位及其应用
    第三节 系统配穴诊断表
    第七章 穴位诊断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第一节 常用的骨度分寸图表
    第二节 怎样收集穴位信息
    第三节 确定诊断要分主次
    第四节 穴位检查结果分析步骤
    第五节 系统辨病和鉴别诊断(106)
    第八章 临床诊断效果
    第一节 穴位诊断的临床验证
    第二节 双盲试诊
    第九章 为实现穴位诊断现代化而奋斗
    第一节 穴位电活动特性
    第二节 实现穴位诊断客观化的要求
    第三节 盖氏肿瘤诊断机临床使用报告
    附一:穴位诊断参考图
    附二:《盖氏穴位诊断法》、《盖氏肿瘤诊断机》专家
    论证会
    附三:盖氏肿瘤诊断机的临床应用
    附四:盖氏肿瘤诊断机临床使用报告
  •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按压穴位出现的阳性反
    应(病理信息)为客观依据,概述了体表穴位与内脏疾病的关
    系,同时介绍了疾病的“定位穴”与“定性穴”和检查方法、压痛
    评级、分析辨病的临床应用。
    盖氏穴位诊断取穴简便,效果好,不须特殊设备,对病人
    无痛苦,无副作用,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特别是工矿企
    业和农村合作医疗部门。穴位诊断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相结
    合的快捷诊断技术。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穴位诊断学的理论基础经络学说
    第一节 经络总论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四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第五节 经络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第四节 特定穴的意义
    第三章 穴位诊断原理的初探
    第一节 穴位病理信息基础
    第二节 中医的辨证与现代医学的辨病
    第三节 经络穴位与病理信息
    第四节 体表穴位压痛
    第五节 穴位诊断优点及应注意事项
    第四章 穴位诊断检查法
    第一节 检查姿式
    第二节 检查步骤
    第三节 中心定位
    第四节 穴位阳性反应的层次
    第五节 穴位触诊法
    第六节 穴位检查记录法
    第五章 肿瘤穴的发现与命名
    第一节 目前对肿瘤病的诊断
    第二节 肿瘤穴位的命名
    第三节 新大郄穴和新内郄穴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肿瘤特定穴在足太阳经上出现的意义
    第六章 穴位主病表
    第一节 病位分经表
    第二节 特异性穴位及其应用
    第三节 系统配穴诊断表
    第七章 穴位诊断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第一节 常用的骨度分寸图表
    第二节 怎样收集穴位信息
    第三节 确定诊断要分主次
    第四节 穴位检查结果分析步骤
    第五节 系统辨病和鉴别诊断(106)
    第八章 临床诊断效果
    第一节 穴位诊断的临床验证
    第二节 双盲试诊
    第九章 为实现穴位诊断现代化而奋斗
    第一节 穴位电活动特性
    第二节 实现穴位诊断客观化的要求
    第三节 盖氏肿瘤诊断机临床使用报告
    附一:穴位诊断参考图
    附二:《盖氏穴位诊断法》、《盖氏肿瘤诊断机》专家
    论证会
    附三:盖氏肿瘤诊断机的临床应用
    附四:盖氏肿瘤诊断机临床使用报告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
盖氏穴位诊断学
盖国才、赵志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