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11446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2页
字数: 2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兼论浙江嘉兴“副中心”打造》运用系统动力学有美理论及参阅大量研究文献,分析区域创新主体、创瓶条件、创新环境及其创新机制的比较优势;以嘉兴副中心打造为个寨,研究区域科技饿新体系的动力构成,探索要素之间交互影响程度和机制耦合关系,构建以特色产业及企业科技资源需求为拉动力,以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科技资源供给为推动力,以政府科技投入及创新环境营造为驱动力的区域剑薪体系动力模型;寻求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陈天荣,嘉兴学院商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85年毕业于陕西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后进入陕西机械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学习两年,获管理学第二学位,回陕西工学院任教,2002年晋升为工商管理教授。2004年加盟浙江嘉兴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校图书馆副馆长、嘉兴市第四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兼任嘉兴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核心期刊0多篇,主持完成纵、横向课题近20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现代企业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商品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有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专著《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第一章网络化开放型区域创新系统的现实条件
    第一节浙江科技强省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嘉兴打造“全省创新体系副中心”的优劣分析
    第三节网络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建设动力机制研究逻辑

    第二章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系统动力学是动力机制的研究依据
    第二节“钻石模型”是动力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节创新动力模式的述评提供重要借鉴
    第四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动力研究综述
    第五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六节区域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企业科技资源需求对区域创新的拉动力
    第一节浙江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嘉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动态
    第三节调查分析企业科技创新途径与成效
    第四节企业技术创新特色的典型案例剖析
    第五节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的部分县区调查
    第六节企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的动因分析
    第七节借鉴印度企业创新动力丰富的经验

    第四章政府营造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的驱动力
    第一节不断完善激励创新的动力体系
    第二节迅速加大支持创新的财政力度
    第三节尽快加强科技创新的平台构建
    第四节借鉴日韩政府主导创新的经验
    第五节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效能分析

    第五章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对区域创新的推动力
    第一节大院名校的创新成果供给
    第二节区域高校的创新资源支撑
    第三节科技中介的促进创新服务

    第六章区域创新系统动力体系结构化模型分析
    第一节结构化的动力要素结构
    第二节“三螺旋”的上升结构
    第三节“人体化”的结构模型
    第四节官产学研金的合作模式

    第七章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动力机制的战略策略
    第一节实施“集群创导”战略
    第二节运用“开放创新”策略
    第三节强化“动力系统”运行
    第四节重视“创新核心区”建设

    第八章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坚持三大“创新原则”
    第二节建设三大“创新载体”
    第三节构筑三大“创新平台”
    第四节完善三大“创新体系”
    第五节优化三大“创新环境”
    总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兼论浙江嘉兴“副中心”打造》运用系统动力学有美理论及参阅大量研究文献,分析区域创新主体、创瓶条件、创新环境及其创新机制的比较优势;以嘉兴副中心打造为个寨,研究区域科技饿新体系的动力构成,探索要素之间交互影响程度和机制耦合关系,构建以特色产业及企业科技资源需求为拉动力,以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科技资源供给为推动力,以政府科技投入及创新环境营造为驱动力的区域剑薪体系动力模型;寻求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 作者简介:
    陈天荣,嘉兴学院商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1985年毕业于陕西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后进入陕西机械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学习两年,获管理学第二学位,回陕西工学院任教,2002年晋升为工商管理教授。2004年加盟浙江嘉兴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管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校图书馆副馆长、嘉兴市第四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兼任嘉兴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核心期刊0多篇,主持完成纵、横向课题近20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现代企业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商品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有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专著《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 目录:
    第一章网络化开放型区域创新系统的现实条件
    第一节浙江科技强省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嘉兴打造“全省创新体系副中心”的优劣分析
    第三节网络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建设动力机制研究逻辑

    第二章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系统动力学是动力机制的研究依据
    第二节“钻石模型”是动力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节创新动力模式的述评提供重要借鉴
    第四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动力研究综述
    第五节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六节区域创新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企业科技资源需求对区域创新的拉动力
    第一节浙江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嘉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动态
    第三节调查分析企业科技创新途径与成效
    第四节企业技术创新特色的典型案例剖析
    第五节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的部分县区调查
    第六节企业科技创新取得实效的动因分析
    第七节借鉴印度企业创新动力丰富的经验

    第四章政府营造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的驱动力
    第一节不断完善激励创新的动力体系
    第二节迅速加大支持创新的财政力度
    第三节尽快加强科技创新的平台构建
    第四节借鉴日韩政府主导创新的经验
    第五节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效能分析

    第五章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对区域创新的推动力
    第一节大院名校的创新成果供给
    第二节区域高校的创新资源支撑
    第三节科技中介的促进创新服务

    第六章区域创新系统动力体系结构化模型分析
    第一节结构化的动力要素结构
    第二节“三螺旋”的上升结构
    第三节“人体化”的结构模型
    第四节官产学研金的合作模式

    第七章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动力机制的战略策略
    第一节实施“集群创导”战略
    第二节运用“开放创新”策略
    第三节强化“动力系统”运行
    第四节重视“创新核心区”建设

    第八章区域创新系统动力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坚持三大“创新原则”
    第二节建设三大“创新载体”
    第三节构筑三大“创新平台”
    第四节完善三大“创新体系”
    第五节优化三大“创新环境”
    总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领导科学与艺术
陈天荣 著;陈天荣 编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色彩构成
陈天荣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VI设计
陈天荣、王薇、高雪 主编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科技中介发展动力研究:兼论嘉兴对策
陈天荣 编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21世纪高校设计教材--标志设计
陈天荣 著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色彩构成21世纪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材
陈天荣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广告设计
陈天荣、余宁 著
区域创新系统动力论
商品学概论
陈天荣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