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瑞士] , , , , ,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568257749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6页
字数: 28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21人买过
  •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主要涉及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基础知识、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理论、配位化合物的拓扑立体化学、金属配合物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等内容。
      该书可供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化学、材料科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亚历山大·冯·兹莱夫斯基,于1936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之后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深造。他于1960年完成本科学业,获得无机化学学士学位,后师从Walter Schneider教授,并于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1965-1967年间,他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bert E.Connick教授课题组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之后,他返回ETH工作,并于1969年成为瑞士弗里堡大学全职教授。在1994年,他再次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术访问。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用于光化学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配位化合物的EPR光谱的研究。
      
      张建国,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曲周人。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荣获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担任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等期刊编委。至今合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2000余次;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45项,受理14项;获国防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第1章 引言
    1.1 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的起源以及在化学中的角色
    1.2 基本内容:立体化学、结构、几何构型和合成的一般问题,度量和拓扑立体化学
    参考文献

    第2章 关于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的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学理论基础
    3.1 配位几何学
    3.2 主族元素
    3.2.1 理论模型和预测
    3.2.2 实验数据
    3.3 过渡元素
    3.3.1 理论模型和预测
    参考文献

    第4章 配位化合物拓扑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4.1 对称性
    4.2 配体的分类
    4.2.1 配位原子
    4.2.2 配体中的原子数目
    4.2.3 配体的配位性质
    4.3 异构现象
    4.3.1 概述
    4.3.2 配位化合物的手性和前手性
    4.4 立体化学命名法
    4.4.1 操向轮参照系统
    4.4.2 交叉线参照系统
    4.4.3 定向线参照系统
    4.5 立体化学用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单核配位单元的拓扑立体化学
    5.1 仅含有非手性单齿配体的配位单元中的配位多面体和异构体
    5.1.1 配位数为2和3
    5.1.2 配位数为4
    5.1.3 配位数为5
    5.1.4 配位数为6
    5.2 仅含有非手性单齿配体的配位单元中单齿配体的构型
    5.3 包含手性双齿配体的配位单元
    5.3.1 平面螯合环
    5.3.2 偏离平面性的双齿螯合配体
    5.4 含有非环状多齿配体的配位单元
    5.5 具有手性要素配体的配位单元
    5.5.1 固有手性配体
    5.5.2 配位时配位中心转化为立体的配体
    5.5.3 混配配合物中因对称关系产生的手性
    5.6 单环配体的配位单元
    5.6.1 配位原子为N、S和P的大环配合物
    5.6.2 以氧供电子体为主的配体构成的大环配合物
    5.7 包含多环配体的配位单元(笼状结构)
    5.8 特殊拓扑结构的配体
    5.8.1 反式生成的配体
    5.8.2 带连锁环配体的配合物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核配位单元的拓扑立体化学
    6.1 简单桥联配体的多核配合物
    6.2 螺旋状、链状、结状分子的桥联配体
    6.2.1 螺旋配合物
    6.2.2 分子链和结点
    参考文献

    第7章 金属配合物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
    7.1 异构化和取代反应
    7.1.1 T-4到SP-4的多面体异构化
    7.1.2 SP-4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7.1.3 金属配合物的重排
    7.2 加成或消除反应
    7.3 超分子物种的形成
    7.4 配位配体的反应
    7.5 电子的转移反应
    7.6 金属配合物的对映选择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点群概述
    附录Ⅱ 专业术语英中文对照及释义
    附录Ⅲ 不同配位原子的典型配体
    附录Ⅳ 关键词中英文对照表
  • 内容简介: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主要涉及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基础知识、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理论、配位化合物的拓扑立体化学、金属配合物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等内容。
      该书可供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化学、材料科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冯·兹莱夫斯基,于1936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之后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深造。他于1960年完成本科学业,获得无机化学学士学位,后师从Walter Schneider教授,并于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1965-1967年间,他以博士后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bert E.Connick教授课题组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之后,他返回ETH工作,并于1969年成为瑞士弗里堡大学全职教授。在1994年,他再次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术访问。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用于光化学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配位化合物的EPR光谱的研究。
      
      张建国,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曲周人。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荣获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担任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等期刊编委。至今合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2000余次;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45项,受理14项;获国防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的起源以及在化学中的角色
    1.2 基本内容:立体化学、结构、几何构型和合成的一般问题,度量和拓扑立体化学
    参考文献

    第2章 关于配位化合物立体化学的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学理论基础
    3.1 配位几何学
    3.2 主族元素
    3.2.1 理论模型和预测
    3.2.2 实验数据
    3.3 过渡元素
    3.3.1 理论模型和预测
    参考文献

    第4章 配位化合物拓扑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
    4.1 对称性
    4.2 配体的分类
    4.2.1 配位原子
    4.2.2 配体中的原子数目
    4.2.3 配体的配位性质
    4.3 异构现象
    4.3.1 概述
    4.3.2 配位化合物的手性和前手性
    4.4 立体化学命名法
    4.4.1 操向轮参照系统
    4.4.2 交叉线参照系统
    4.4.3 定向线参照系统
    4.5 立体化学用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单核配位单元的拓扑立体化学
    5.1 仅含有非手性单齿配体的配位单元中的配位多面体和异构体
    5.1.1 配位数为2和3
    5.1.2 配位数为4
    5.1.3 配位数为5
    5.1.4 配位数为6
    5.2 仅含有非手性单齿配体的配位单元中单齿配体的构型
    5.3 包含手性双齿配体的配位单元
    5.3.1 平面螯合环
    5.3.2 偏离平面性的双齿螯合配体
    5.4 含有非环状多齿配体的配位单元
    5.5 具有手性要素配体的配位单元
    5.5.1 固有手性配体
    5.5.2 配位时配位中心转化为立体的配体
    5.5.3 混配配合物中因对称关系产生的手性
    5.6 单环配体的配位单元
    5.6.1 配位原子为N、S和P的大环配合物
    5.6.2 以氧供电子体为主的配体构成的大环配合物
    5.7 包含多环配体的配位单元(笼状结构)
    5.8 特殊拓扑结构的配体
    5.8.1 反式生成的配体
    5.8.2 带连锁环配体的配合物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核配位单元的拓扑立体化学
    6.1 简单桥联配体的多核配合物
    6.2 螺旋状、链状、结状分子的桥联配体
    6.2.1 螺旋配合物
    6.2.2 分子链和结点
    参考文献

    第7章 金属配合物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
    7.1 异构化和取代反应
    7.1.1 T-4到SP-4的多面体异构化
    7.1.2 SP-4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7.1.3 金属配合物的重排
    7.2 加成或消除反应
    7.3 超分子物种的形成
    7.4 配位配体的反应
    7.5 电子的转移反应
    7.6 金属配合物的对映选择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点群概述
    附录Ⅱ 专业术语英中文对照及释义
    附录Ⅲ 不同配位原子的典型配体
    附录Ⅳ 关键词中英文对照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典型材料应用研究
桑雅丽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双语版)(第三版)(李晖)
李晖 编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
成飞翔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聚合原理
维托德·库兰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聚合二烯烃橡胶
张爱民、姜连升、姜森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基础
林深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
孙为银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
刘又年、周建良 编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聚合物化学
卜显和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
杨帆 主编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超分子笼化学实验(苏成勇)
苏成勇、潘梅 编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配位化学(第二版)(刘伟生)
刘伟生 主编;卜显和 副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Morals and Markets: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Zelizer;Viviana A. Rotman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不能不去巴黎:爱上巴黎的77个理由
Zelie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Save Me the Waltz
Zelda Fitzgerald 著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Zelda Fitzgerald
Zelda Fitzgerald
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Rumpelstiltskin
Zelinsky, Paul O.;Zelinsky, Paul O.;Brothers Gr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