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9
版次: 1
ISBN: 9787562024422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8页
字数: 3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00人买过
  • 本书就是这种时代遗忘症的一个见证,尽管它在自觉不自觉中与这种遗忘做斗争。当人们已经习惯于不假思索地使用“社会转型”这相概念时,作者在本书中一直坚持使用“国家转型”这个概念,因为没有国家转型实际上就不可能出现社会转型,或者说社会转型没有特别的意义。不过,无论是使用“国家转型”还是“社会转型”,都是放在“国家与社会”这个理论框架下来讨论的。在今天,“国家转型”与“社会转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和迫切,就在于我们如何在理论上看待“国家与社会”。
    在本书中,“公共领域”被理解为一个相互妥协、相互交涉的领域,由此成为一个没有公共性的技术领域,一个纯粹的程序性领域。国家转型由此被理解为各种社会力量在这个程序性领域中相互妥协和交涉的过程,其中所涉及的“革命”也同样被理解为一种程序性技术。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和法学博士(1999)。《北大法律评论》主编(1999-200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2002)。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法学理论和宪法学,发表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书评、译文和译著多种。 序言我们空间贡献了什么?——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初步反思(自序)
    致谢
    第一编
    第一章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40-1949)
    一问题与理论框架
    二合法性、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三中华帝国的合法化及其危机
    四国家层面上的合法性重建
    五乡村层面上的合法化重建
    第二章权利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一国家政权建设中法律的困境
    二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民间调解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与政治
    四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第三章革命与法制的悖论——新中国的法律改造运动及其后果(1949-1976)
    一镇压反革命:法律与政策
    二司法改革:司法的政党化
    三惩罚社会的兴起
    第四章法制的兴起与国家治理转型——国刑事实践的法社会学分析(1976-1981)
    一惩罚的职能化
    二惩罚的理性化:知识与自我技术
    三刑罚:一种隐蔽而迂回的治理
    第二编
    第五章“法律”是如何实践的?——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的分析
    一案件与问题
    二炕上开庭:法律运作的场景组织
    三民事调解中的情、理和法
    第六章“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
    一案件与问题
    二法律的技艺:判决与调解
    三国家、法律与治理术
    第七章文化、功能与治理
    一调解:文化与功能
    二功能解释及其问题
    三调解作为一种权力技术
    四调解与治理
    五理解中国法律现代性的两种思路
    第八章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10名中国法官的调查
    一问题与方法
    二影响法律解释的几中要素
    三谁是法律解释者?
    四双重结构化及其张力
    第三编
    第九章暗夜的穿越者——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解读
    第十章市民社会及其问题——评《国家与社会》
    第十一章“公的法律”与“私的法”——《罗马法史》的一点启示
    第十二章笼中鸟:法律制度还是法律理论?——简评BirdinaCagebyStanleyLubman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就是这种时代遗忘症的一个见证,尽管它在自觉不自觉中与这种遗忘做斗争。当人们已经习惯于不假思索地使用“社会转型”这相概念时,作者在本书中一直坚持使用“国家转型”这个概念,因为没有国家转型实际上就不可能出现社会转型,或者说社会转型没有特别的意义。不过,无论是使用“国家转型”还是“社会转型”,都是放在“国家与社会”这个理论框架下来讨论的。在今天,“国家转型”与“社会转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和迫切,就在于我们如何在理论上看待“国家与社会”。
    在本书中,“公共领域”被理解为一个相互妥协、相互交涉的领域,由此成为一个没有公共性的技术领域,一个纯粹的程序性领域。国家转型由此被理解为各种社会力量在这个程序性领域中相互妥协和交涉的过程,其中所涉及的“革命”也同样被理解为一种程序性技术。
  • 作者简介: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和法学博士(1999)。《北大法律评论》主编(1999-200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2002)。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法学理论和宪法学,发表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书评、译文和译著多种。
  • 目录:
    序言我们空间贡献了什么?——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初步反思(自序)
    致谢
    第一编
    第一章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40-1949)
    一问题与理论框架
    二合法性、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三中华帝国的合法化及其危机
    四国家层面上的合法性重建
    五乡村层面上的合法化重建
    第二章权利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一国家政权建设中法律的困境
    二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民间调解
    三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与政治
    四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第三章革命与法制的悖论——新中国的法律改造运动及其后果(1949-1976)
    一镇压反革命:法律与政策
    二司法改革:司法的政党化
    三惩罚社会的兴起
    第四章法制的兴起与国家治理转型——国刑事实践的法社会学分析(1976-1981)
    一惩罚的职能化
    二惩罚的理性化:知识与自我技术
    三刑罚:一种隐蔽而迂回的治理
    第二编
    第五章“法律”是如何实践的?——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的分析
    一案件与问题
    二炕上开庭:法律运作的场景组织
    三民事调解中的情、理和法
    第六章“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
    一案件与问题
    二法律的技艺:判决与调解
    三国家、法律与治理术
    第七章文化、功能与治理
    一调解:文化与功能
    二功能解释及其问题
    三调解作为一种权力技术
    四调解与治理
    五理解中国法律现代性的两种思路
    第八章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10名中国法官的调查
    一问题与方法
    二影响法律解释的几中要素
    三谁是法律解释者?
    四双重结构化及其张力
    第三编
    第九章暗夜的穿越者——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解读
    第十章市民社会及其问题——评《国家与社会》
    第十一章“公的法律”与“私的法”——《罗马法史》的一点启示
    第十二章笼中鸟:法律制度还是法律理论?——简评BirdinaCagebyStanleyLubman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律与宗教
[美]伯尔曼 著;梁治平 译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梁治平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梁治平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论私力救济
徐昕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
何美欢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理学的世界
陈弘毅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律文化研究文丛(19):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第2版)
陈弘毅 著;梁治平 编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
林端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律文化研究文丛(10):法理学的世界(第2版)
陈弘毅 著;梁治平 编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
林端 著;梁治平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大变局: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
强世功 张佳俊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百年新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行动路线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九辑)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超越陷阱:从中美贸易摩擦说起
强世功、宋磊、李庆明、李诗鸿、慕峰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政治与法律评论 第8辑
强世功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政治与法律评论(第六辑)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立法者的法理学
强世功 著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超越法学的视界
强世功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法律人的城邦
强世功
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
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1998年)
强世功、李光昱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