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飘香传两岸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2013-10
版次: 1
ISBN: 9787510823930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8页
字数: 2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人买过
  •   《艺海飘香传两岸》作者采访了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一批台湾文化界名人,如凌峰、陈恩泉、李宝春、辜怀群、陈美娥、宋文善、方文山、九把刀……这一个个闪烁的名字,就像是这个时代的符号,他们的背后是两岸日益繁荣的文化经贸往来。他们奔走在两岸,为传承共同的中华文化理想鼓与呼,也在奋力拼搏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记录了他们在大陆交流、创业、生活方面的真实感受,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岸交流令人欣慰的发展进程,看到了两岸民众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仇秀莉,籍贯山东,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任多家媒体记者,定居北京。连续8年参加全国“两会”采访,发表小小说、散文、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共计100余万字。 序 
    浓浓情,深深爱,壮丽山河入梦来 

    ——访台湾著名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凌峰先生 
    曾获台湾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的凌峰,在他歌唱事业走向巅峰之时,突然转行,当起了导演。1987年,由他投资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也勾起了众多台湾同胞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多年来,他热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用激情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令无数华人铭记在心。 
    漂洋跨海,今生与京剧结缘 

    ——访台北新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先生 
    出身戏剧世家的李宝春,十岁那年考进北京戏剧学校,曾受多位京剧名家悉心教导,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因机缘巧合,1990年他加入“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京剧推展小组,积极推创新戏,更致力传统剧目之整理、移植与演出,并多次率团赴欧、美、日等地进行展演,扬誉国际。 
    痴迷于两岸京剧交流的“辜家大小姐” 

    ——访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剧作家辜怀群女士 
    有着显赫家世背景的辜怀群,父亲辜振甫是台湾经商有成的企业巨子,同时还担任台湾海基会会长,母亲是翻译家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她从小受酷爱京剧的父亲及家庭的熏陶,成为“京剧小戏迷”。自主持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以来,她为京剧艺术的传播做了大量工作,京剧艺术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追求“汉唐乐府”传统韵律之美 

    ——访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陈美娥女士 
    台湾奇女子陈美娥,19岁邂逅南管,为传承南音,30岁创立“汉唐乐府”。 20年来,“汉唐乐府”陆续创作了《艳歌行》、《梨园幽梦》、《荔镜奇缘》、《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等作品,成为第一个以中国传统艺术形态打入欧美主流表演市场的团队。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幕后品味成功的快乐 

    ——访台湾金牌经纪人宋文善先生 
    为人低调却比明星还要火的宋文善先生,当属台湾第一代经纪人,他在唱片公司担任企宣策划长达13年。期间,曾为邓丽君、凤飞飞、蔡琴、费玉清等是乐坛巨星做过辅助工作,曾亲手创建“小虎队”,成就了华语乐坛第一偶像团体的奇迹。如今,年愈六旬的宋文善仍然很“潮”,玩手机发短信、上网、发微博,拥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许多人亲切地称他“宋哥”。 
    独领风骚,流行乐坛刮起超强的“中国风” 

    ——访台湾著名词作家、诗人方文山先生 
    被誉为“亚洲第一词人”的方文山先生,是台湾籍著名词作家、诗人、出版人、导演,台湾华人版图出版机构总编辑,他创作的歌词以及独创的“素颜韵脚诗”闻名于世。他创作的《青花瓷》、《菊花台》、《东风破》等众多耳熟能详的词作,奠定了他“中国风”王牌作词人的地位。在公司里,他与周杰伦成为最佳搭档,联手推出的大量歌曲,红遍了海峡两岸,受到众多歌迷追捧。 
    精彩镜头里的曼妙舞姿 

    ——访台湾洁兮杰舞团团长樊洁兮女士和艺术总监柯锡杰先生 
    一位是舞蹈界的传奇女性樊洁兮,潜心研究20年,以敦煌舞蹈《有女飞天》蜚声世界舞坛,编排的《妈祖》如史诗般的壮阔,赢得满堂喝彩!另一位则是国际知名摄影大师、被称作“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的柯锡杰,俩人因对艺术的痴迷而结缘,他们跨越了年龄的悬殊差距,在彼此专长的领域里不断突破与合作,持续为两人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灵魂。 
    豫剧传统艺术在台湾宝岛上延伸 

    ——访台湾豫剧团团长王海玲女士 
    在台湾眷村长大的王海玲女士,从小喜欢豫剧表演,6岁开始登台表演,她有着从事豫剧表演50多年的经历,获奖无数,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自担起台湾豫剧团团长的重任后,带剧目在大陆多个城市演出,并把豫剧艺术以崭新的形式呈现给外国的观众。 
    让台湾常民文化登上高雅艺术殿堂 

    ——访台湾无垢舞蹈剧场艺术总监林丽珍女士 
    在台湾素有“舞蹈界编舞奇才”美名的林丽珍女士,作为2008 “海峡两岸艺术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携台湾无垢舞蹈剧场第一次将《醮》送给北京的观众。她希望《醮》是一座桥梁,实现舞者与观众心灵的沟通,让大陆同胞通过这部舞剧,能更深入的了解台湾常民文化。 
    中华瑰宝流光溢彩走入寻常百姓家 

    ——访得意典藏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翰莹女士 
    出于对台北故宫珍宝艺术喜爱的李翰莹女士,把全部家产用于自己喜爱的事业上,用镜头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记录下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传承中华文化上,举家从台北迁到北京,将宫廷藏品原件打造的精美工艺品融入“故宫文化”的创意产品中,让这些“珍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及让中华瑰宝得以光大的那份痴情。 
    在光与影中追寻自己的梦想 

    ——访台湾岛屿视觉创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导演潘志远先生 
    从小就喜爱电影艺术的潘志远先生,对大陆第五代导演心生敬佩之情,这促使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直爽的性格,让他与活跃在大陆影视圈的同学结为好友;凭着他对影视艺术执着的追求,他的作品在台湾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多年后,他来北京创业,并拍摄多部剧作,对未来两岸影视业的交流与合作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记忆中的纯真年代,走进九把刀的世界 

    ——访台湾著名作家九把刀(柯景腾)先生 
    笔名为九把刀的柯景腾先生凭借自传体青春纯爱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许多成年人都勾起了对自己青春萌动的恋情的回忆,由他本人执导拍摄的同名电影风靡港台东南亚地区之后,在中国大陆放映很短的时间内,更是掀起了一股体验纯情的风暴。他用低调幽默的言语,展示了一个由顽皮学生到孝子到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网络文学作家的心路历程。 
    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特殊家书 

    ——访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廖信忠先生 
    由台湾草根作者廖信忠先生写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中,集结了台湾30年里诸多“大事件”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由航空加急特快书信的形式写给13亿大陆同胞。该书一经出版,迅速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大陆创造了奇迹般的销量,廖信忠随之也迅速蹿红,在大陆一夜成名。 
    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中快乐成长 

    ——访台湾著名儿童音乐教育专家郑又慧女士 
    在台湾从事近40年音乐教育的郑又慧女士,在教学、演出、比赛、指挥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事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研究多年。1994年她的《音乐百宝箱》一书获中国台湾出版界最高荣誉“金鼎奖”。近年来,她多次应邀赴北京、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学,在音乐教育界刮起了一股郑又慧热风,原本已退休在家享受生活的她,又在自己喜爱的音乐教育领域里忙碌起来。 
    前门散发着浓郁的台湾文化风 

    ——访北京前门天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莒城 
    来自台湾地产管理业界的菁英魏莒城先生,10年前来北京创业,也促成了他与前门饶富历史的街道结缘,在北京的前门,向许多没去过台湾的游客展示着台湾文化风情,也成为他事业中的一大亮点。爱上北京,把北京当成自己的家,成为魏莒城人生中的一大收获。 
    让中华元素在珠宝设计中闪光 

    ——访台湾王月要珠宝北京旗舰店创意总监王月要女士 
    醉心于中国结艺的王月要女士,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她将翡翠、碧玺、珍珠、琥珀、珊瑚等一颗颗闪亮绚丽的珠宝与中国结艺镶嵌技法相结合,赋予首饰更具东方婉约的神韵。她被誉为台湾珠宝设计第一人,并将这种结艺技巧发扬光大,推展至大陆以及国际舞台,获得众多殊荣。 
    由追逐拳王梦想转为做文化创意商头 

    ——访台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刘序浩先生 
    曾在台湾多次荣获散打冠亚军的台湾青年刘序浩,还在电影《黑金》、《海上花》以及偶像剧《天国的嫁衣》、《格斗天王》等多部影视剧中饰演不同角色,深受观众好评,在大陆有一定的知名度。2009年他到北京寻梦,原本想在大陆影视圈发展,却不料阴差阳错地做起了两岸文化创意这一行,他积累的人脉资源日趋丰富,他的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让他乐观面对一切,对生活充满着激情。 
    风雨20余载,情系两岸出版业交流的台湾人 

    ——访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先生 
    1988年10月,在海峡两岸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地区出版界人士冲破阻隔,参加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这是两岸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书展,从此,两岸出版文化交流拉开了序幕。25年过去了,作为第一批来大陆参展的台湾出版业者的陈恩泉先生,见证了海峡两岸出版业交流中经历的风风雨雨,他期盼着两岸携手共同让华文图书走上国际的轨道,让世人都从华文图书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真正客观地认识中国。 
     
    后记:宝岛艺坛风景线
  • 内容简介:
      《艺海飘香传两岸》作者采访了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一批台湾文化界名人,如凌峰、陈恩泉、李宝春、辜怀群、陈美娥、宋文善、方文山、九把刀……这一个个闪烁的名字,就像是这个时代的符号,他们的背后是两岸日益繁荣的文化经贸往来。他们奔走在两岸,为传承共同的中华文化理想鼓与呼,也在奋力拼搏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记录了他们在大陆交流、创业、生活方面的真实感受,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两岸交流令人欣慰的发展进程,看到了两岸民众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 作者简介:
      仇秀莉,籍贯山东,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任多家媒体记者,定居北京。连续8年参加全国“两会”采访,发表小小说、散文、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共计100余万字。
  • 目录:
    序 
    浓浓情,深深爱,壮丽山河入梦来 

    ——访台湾著名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凌峰先生 
    曾获台湾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的凌峰,在他歌唱事业走向巅峰之时,突然转行,当起了导演。1987年,由他投资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也勾起了众多台湾同胞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多年来,他热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用激情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令无数华人铭记在心。 
    漂洋跨海,今生与京剧结缘 

    ——访台北新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先生 
    出身戏剧世家的李宝春,十岁那年考进北京戏剧学校,曾受多位京剧名家悉心教导,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因机缘巧合,1990年他加入“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京剧推展小组,积极推创新戏,更致力传统剧目之整理、移植与演出,并多次率团赴欧、美、日等地进行展演,扬誉国际。 
    痴迷于两岸京剧交流的“辜家大小姐” 

    ——访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剧作家辜怀群女士 
    有着显赫家世背景的辜怀群,父亲辜振甫是台湾经商有成的企业巨子,同时还担任台湾海基会会长,母亲是翻译家严复的孙女严倬云。她从小受酷爱京剧的父亲及家庭的熏陶,成为“京剧小戏迷”。自主持辜公亮文教基金会以来,她为京剧艺术的传播做了大量工作,京剧艺术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追求“汉唐乐府”传统韵律之美 

    ——访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陈美娥女士 
    台湾奇女子陈美娥,19岁邂逅南管,为传承南音,30岁创立“汉唐乐府”。 20年来,“汉唐乐府”陆续创作了《艳歌行》、《梨园幽梦》、《荔镜奇缘》、《韩熙载夜宴图》、《洛神赋》等作品,成为第一个以中国传统艺术形态打入欧美主流表演市场的团队。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幕后品味成功的快乐 

    ——访台湾金牌经纪人宋文善先生 
    为人低调却比明星还要火的宋文善先生,当属台湾第一代经纪人,他在唱片公司担任企宣策划长达13年。期间,曾为邓丽君、凤飞飞、蔡琴、费玉清等是乐坛巨星做过辅助工作,曾亲手创建“小虎队”,成就了华语乐坛第一偶像团体的奇迹。如今,年愈六旬的宋文善仍然很“潮”,玩手机发短信、上网、发微博,拥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许多人亲切地称他“宋哥”。 
    独领风骚,流行乐坛刮起超强的“中国风” 

    ——访台湾著名词作家、诗人方文山先生 
    被誉为“亚洲第一词人”的方文山先生,是台湾籍著名词作家、诗人、出版人、导演,台湾华人版图出版机构总编辑,他创作的歌词以及独创的“素颜韵脚诗”闻名于世。他创作的《青花瓷》、《菊花台》、《东风破》等众多耳熟能详的词作,奠定了他“中国风”王牌作词人的地位。在公司里,他与周杰伦成为最佳搭档,联手推出的大量歌曲,红遍了海峡两岸,受到众多歌迷追捧。 
    精彩镜头里的曼妙舞姿 

    ——访台湾洁兮杰舞团团长樊洁兮女士和艺术总监柯锡杰先生 
    一位是舞蹈界的传奇女性樊洁兮,潜心研究20年,以敦煌舞蹈《有女飞天》蜚声世界舞坛,编排的《妈祖》如史诗般的壮阔,赢得满堂喝彩!另一位则是国际知名摄影大师、被称作“台湾现代摄影第一人”的柯锡杰,俩人因对艺术的痴迷而结缘,他们跨越了年龄的悬殊差距,在彼此专长的领域里不断突破与合作,持续为两人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灵魂。 
    豫剧传统艺术在台湾宝岛上延伸 

    ——访台湾豫剧团团长王海玲女士 
    在台湾眷村长大的王海玲女士,从小喜欢豫剧表演,6岁开始登台表演,她有着从事豫剧表演50多年的经历,获奖无数,被誉为台湾“豫剧皇后”。自担起台湾豫剧团团长的重任后,带剧目在大陆多个城市演出,并把豫剧艺术以崭新的形式呈现给外国的观众。 
    让台湾常民文化登上高雅艺术殿堂 

    ——访台湾无垢舞蹈剧场艺术总监林丽珍女士 
    在台湾素有“舞蹈界编舞奇才”美名的林丽珍女士,作为2008 “海峡两岸艺术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携台湾无垢舞蹈剧场第一次将《醮》送给北京的观众。她希望《醮》是一座桥梁,实现舞者与观众心灵的沟通,让大陆同胞通过这部舞剧,能更深入的了解台湾常民文化。 
    中华瑰宝流光溢彩走入寻常百姓家 

    ——访得意典藏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翰莹女士 
    出于对台北故宫珍宝艺术喜爱的李翰莹女士,把全部家产用于自己喜爱的事业上,用镜头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记录下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传承中华文化上,举家从台北迁到北京,将宫廷藏品原件打造的精美工艺品融入“故宫文化”的创意产品中,让这些“珍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及让中华瑰宝得以光大的那份痴情。 
    在光与影中追寻自己的梦想 

    ——访台湾岛屿视觉创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导演潘志远先生 
    从小就喜爱电影艺术的潘志远先生,对大陆第五代导演心生敬佩之情,这促使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直爽的性格,让他与活跃在大陆影视圈的同学结为好友;凭着他对影视艺术执着的追求,他的作品在台湾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多年后,他来北京创业,并拍摄多部剧作,对未来两岸影视业的交流与合作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记忆中的纯真年代,走进九把刀的世界 

    ——访台湾著名作家九把刀(柯景腾)先生 
    笔名为九把刀的柯景腾先生凭借自传体青春纯爱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许多成年人都勾起了对自己青春萌动的恋情的回忆,由他本人执导拍摄的同名电影风靡港台东南亚地区之后,在中国大陆放映很短的时间内,更是掀起了一股体验纯情的风暴。他用低调幽默的言语,展示了一个由顽皮学生到孝子到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网络文学作家的心路历程。 
    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特殊家书 

    ——访台湾著名畅销书作家廖信忠先生 
    由台湾草根作者廖信忠先生写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中,集结了台湾30年里诸多“大事件”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由航空加急特快书信的形式写给13亿大陆同胞。该书一经出版,迅速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大陆创造了奇迹般的销量,廖信忠随之也迅速蹿红,在大陆一夜成名。 
    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中快乐成长 

    ——访台湾著名儿童音乐教育专家郑又慧女士 
    在台湾从事近40年音乐教育的郑又慧女士,在教学、演出、比赛、指挥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事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研究多年。1994年她的《音乐百宝箱》一书获中国台湾出版界最高荣誉“金鼎奖”。近年来,她多次应邀赴北京、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学,在音乐教育界刮起了一股郑又慧热风,原本已退休在家享受生活的她,又在自己喜爱的音乐教育领域里忙碌起来。 
    前门散发着浓郁的台湾文化风 

    ——访北京前门天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魏莒城 
    来自台湾地产管理业界的菁英魏莒城先生,10年前来北京创业,也促成了他与前门饶富历史的街道结缘,在北京的前门,向许多没去过台湾的游客展示着台湾文化风情,也成为他事业中的一大亮点。爱上北京,把北京当成自己的家,成为魏莒城人生中的一大收获。 
    让中华元素在珠宝设计中闪光 

    ——访台湾王月要珠宝北京旗舰店创意总监王月要女士 
    醉心于中国结艺的王月要女士,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她将翡翠、碧玺、珍珠、琥珀、珊瑚等一颗颗闪亮绚丽的珠宝与中国结艺镶嵌技法相结合,赋予首饰更具东方婉约的神韵。她被誉为台湾珠宝设计第一人,并将这种结艺技巧发扬光大,推展至大陆以及国际舞台,获得众多殊荣。 
    由追逐拳王梦想转为做文化创意商头 

    ——访台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刘序浩先生 
    曾在台湾多次荣获散打冠亚军的台湾青年刘序浩,还在电影《黑金》、《海上花》以及偶像剧《天国的嫁衣》、《格斗天王》等多部影视剧中饰演不同角色,深受观众好评,在大陆有一定的知名度。2009年他到北京寻梦,原本想在大陆影视圈发展,却不料阴差阳错地做起了两岸文化创意这一行,他积累的人脉资源日趋丰富,他的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让他乐观面对一切,对生活充满着激情。 
    风雨20余载,情系两岸出版业交流的台湾人 

    ——访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先生 
    1988年10月,在海峡两岸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地区出版界人士冲破阻隔,参加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在上海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这是两岸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书展,从此,两岸出版文化交流拉开了序幕。25年过去了,作为第一批来大陆参展的台湾出版业者的陈恩泉先生,见证了海峡两岸出版业交流中经历的风风雨雨,他期盼着两岸携手共同让华文图书走上国际的轨道,让世人都从华文图书中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真正客观地认识中国。 
     
    后记:宝岛艺坛风景线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拾贝
郭彦雄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诤言集(上、下册)
康式昭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扬帆——上海教育工会系统优秀美术作品集
滕建勇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拾贝中国画都潍坊金茂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藏品选
贾德江、庄玉冰 编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情怀:好人伴我一生
鲍国安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慧风--弘一大师艺话
章用秀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寻梦:刘洪忠戏曲音乐作品选
刘洪忠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撷珍(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文物精品集)(精)
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 编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奋楫:孙敏学书文集
孙敏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拾贝
秦牧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军魂:对话著名军旅艺术家
袁丽萍
艺海飘香传两岸
艺海一瓢书家范(刘小晴)/海上谈艺录
倪里勋 著;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艺海飘香传两岸
北京医生(一部致敬援疆人的长篇小说力作!)
仇秀莉 著;新华先锋 出品
艺海飘香传两岸
一片丹心向阳开——“最美奋斗者”阎肃的艺术人生
仇秀莉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丹青点染两岸情
仇秀莉
艺海飘香传两岸
海淀故事画册:5年度
仇秀莉创作 编
艺海飘香传两岸
灰喜鹊
仇秀莉 著
艺海飘香传两岸
台湾学子眼中的大陆
仇秀莉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