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506568968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6页
字数: 39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军事
26人买过
  •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从军事、政治、经济、心理宣传等各个角度探讨了美国冷战战略与美国国家安全的深层关系,从而延展了美国国家安全研究的范畴与向度。   河南安阳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察哈尔学会网络外交委员会兼职研究员,《科技日报》评论员,中国智库网/中国思想库网专栏作者,《国防科技》杂志编辑。先后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知识》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近年来.先后主编(副)《中外科学家人文素养》,参编《科学技术学导论》,与人合著《从物理战到心理战》、《20世纪军事学名著导读》、《适应者死亡》、《虎狼之翼》、《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论》、《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推荐图书)等著作6部。 序
    序二
    前言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理论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视角
    1.2.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1.2.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1.2.3前人已解决的问题及拓展方向
    1.2.4科学政治学:本书的研究视角
    1.3本书的研究资料、相关说明及创新点
    1.3.1研究资料
    1.3.2相关说明
    1.3.3创新点

    第二章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2.1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的美国外空政策
    2.1.1“新面貌”: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的背景
    2.1.2IGY:美国确立“和平利用外空”政策
    2.1.3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意图及艾森豪威尔调整外空政策
    2.2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外空差距”争论
    2.2.1《外空入门》:美国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
    2.2.2国防动员办:建议成立总统科顾委
    2.2.3“盖瑟报告”泄露: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升级
    2.3“外空差距”争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
    2.3.1NSC5814/1:“外空非竞赛化”政策逆转
    2.3.2“科罗纳”计划:“外空非军事化”政策逆转
    2.3.3艾森豪威尔对“外空差距”说的抵制及妥协

    第三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党派政治
    3.1肯尼迪VS艾森豪威尔: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
    “外空差距”争论
    3.1.1“新边疆”与“新面貌”的冲突
    3.1.2“灵活反应”战略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冲突
    3.1.3“军事安全观”与“综合安全观”的冲突
    3.2国会VS艾森豪威尔:有关“外空差距”的委托调查报告
    3.2.1国会委托华盛顿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3.2.2国会委托美国经济及工业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3.2.3国会民主党议员对艾森豪威尔的批评
    3.3肯尼迪VS尼克松:总统竞选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3.3.1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3.3.21960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3.3.3肯尼迪竞选总统的胜出及其外空政策
    ……
    第四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军种政治
    第五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国际政治
    第六章结语:外空、象征政治及国家安全的建构性
    参考文献
    附录
  • 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从军事、政治、经济、心理宣传等各个角度探讨了美国冷战战略与美国国家安全的深层关系,从而延展了美国国家安全研究的范畴与向度。
  • 作者简介:
      河南安阳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察哈尔学会网络外交委员会兼职研究员,《科技日报》评论员,中国智库网/中国思想库网专栏作者,《国防科技》杂志编辑。先后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知识》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近年来.先后主编(副)《中外科学家人文素养》,参编《科学技术学导论》,与人合著《从物理战到心理战》、《20世纪军事学名著导读》、《适应者死亡》、《虎狼之翼》、《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论》、《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推荐图书)等著作6部。
  • 目录:

    序二
    前言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理论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视角
    1.2.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1.2.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1.2.3前人已解决的问题及拓展方向
    1.2.4科学政治学:本书的研究视角
    1.3本书的研究资料、相关说明及创新点
    1.3.1研究资料
    1.3.2相关说明
    1.3.3创新点

    第二章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2.1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前的美国外空政策
    2.1.1“新面貌”: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的背景
    2.1.2IGY:美国确立“和平利用外空”政策
    2.1.3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意图及艾森豪威尔调整外空政策
    2.2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与“外空差距”争论
    2.2.1《外空入门》:美国紧急应对苏联“人造卫星”事件
    2.2.2国防动员办:建议成立总统科顾委
    2.2.3“盖瑟报告”泄露: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升级
    2.3“外空差距”争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
    2.3.1NSC5814/1:“外空非竞赛化”政策逆转
    2.3.2“科罗纳”计划:“外空非军事化”政策逆转
    2.3.3艾森豪威尔对“外空差距”说的抵制及妥协

    第三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党派政治
    3.1肯尼迪VS艾森豪威尔: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后的
    “外空差距”争论
    3.1.1“新边疆”与“新面貌”的冲突
    3.1.2“灵活反应”战略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冲突
    3.1.3“军事安全观”与“综合安全观”的冲突
    3.2国会VS艾森豪威尔:有关“外空差距”的委托调查报告
    3.2.1国会委托华盛顿外交政策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3.2.2国会委托美国经济及工业研究所的调研报告
    3.2.3国会民主党议员对艾森豪威尔的批评
    3.3肯尼迪VS尼克松:总统竞选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3.3.1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及美国外空政策变革
    3.3.21960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的“外空差距”争论
    3.3.3肯尼迪竞选总统的胜出及其外空政策
    ……
    第四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军种政治
    第五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国际政治
    第六章结语:外空、象征政治及国家安全的建构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战略脑 两位青年军官的防务观察
石海明;金宁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战争树
石海明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
石海明 著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适应者死亡:媒体狂欢时代的全球战略博弈
石海明;刘杨钺;张茜
“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直升机医学救护与救援
石海明、杨海平、赵伯诚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