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1
版次: 1
ISBN: 978711210392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4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13人买过
  •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借鉴生态学相关原理,结合流域治理相关成果,通过对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历史的回顾,深入剖析了河谷沟壑地貌所形成的河谷集聚效应、河谷闭合效应、河谷传输效应、河谷交汇效应等相关规律,重点提出了三个层面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适宜模式,包括宏观层面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中观层面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微观层面小流域乡村枝状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空间形态改进模式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以陕北米脂县为实例,结合水土保持相关工程措施,对有关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深化,并初步完成了探讨性规划设计工作。 周庆华,1959年出生于河北盐山。198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大学期间与同学共同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在这一赛事中获奖;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建设部、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评优以及各类竞赛、投标等奖励二十余项,如《陕西省秦渡镇规划》、《宝鸡市总体城市设计》、《兰州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预测长远,决策近期》、《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等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出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一部:主持或参与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第1章引言
    1.1背景与问题
    1.2研究方法与框架
    1.3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第2章陕北人居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
    2.1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征
    2.2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变迁
    第3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与解析
    3.1演化历程
    3.2演化阶段
    3.3演化分布
    3.4演化方式
    3.5演化特征
    3.6演化结构
    第4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生态动因
    4.1多种动因作用
    4.2社会动因
    4.3经济动因
    4.4文化动因
    4.5技术动因
    4.6生态动因
    第5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适宜模式
    5.1生态适宜性与发展分析
    5.2引导框架
    5.3适宜模式
    5.4适宜模式构成关系
    第6章案例一米脂县小流域乡村空间引导规划研究
    6.1米脂县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6.2高渠乡榆林沟人居环境的整合
    6.3高西沟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途径
    6.4高西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发展引导规划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研究总结
    7.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陕北人居环境总体空间分布调查
    附录B小流域乡村调查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借鉴生态学相关原理,结合流域治理相关成果,通过对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历史的回顾,深入剖析了河谷沟壑地貌所形成的河谷集聚效应、河谷闭合效应、河谷传输效应、河谷交汇效应等相关规律,重点提出了三个层面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适宜模式,包括宏观层面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中观层面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微观层面小流域乡村枝状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空间形态改进模式等。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人居环境科学丛书·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以陕北米脂县为实例,结合水土保持相关工程措施,对有关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深化,并初步完成了探讨性规划设计工作。
  • 作者简介:
    周庆华,1959年出生于河北盐山。198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大学期间与同学共同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在这一赛事中获奖;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建设部、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评优以及各类竞赛、投标等奖励二十余项,如《陕西省秦渡镇规划》、《宝鸡市总体城市设计》、《兰州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预测长远,决策近期》、《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等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出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一部:主持或参与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 目录:
    第1章引言
    1.1背景与问题
    1.2研究方法与框架
    1.3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第2章陕北人居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
    2.1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征
    2.2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变迁
    第3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与解析
    3.1演化历程
    3.2演化阶段
    3.3演化分布
    3.4演化方式
    3.5演化特征
    3.6演化结构
    第4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生态动因
    4.1多种动因作用
    4.2社会动因
    4.3经济动因
    4.4文化动因
    4.5技术动因
    4.6生态动因
    第5章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适宜模式
    5.1生态适宜性与发展分析
    5.2引导框架
    5.3适宜模式
    5.4适宜模式构成关系
    第6章案例一米脂县小流域乡村空间引导规划研究
    6.1米脂县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6.2高渠乡榆林沟人居环境的整合
    6.3高西沟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途径
    6.4高西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发展引导规划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研究总结
    7.2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陕北人居环境总体空间分布调查
    附录B小流域乡村调查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西安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周庆华 李琪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山河挚爱(2020宁夏抗疫纪实新闻纪实作品卷1)
周庆华 编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瞭望宁夏70年:瞭望者永远是年轻
周庆华 著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攀登“珠峰”/《瞭望宁夏70年》丛书
周庆华、马文锋 著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与运用
周庆华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河谷中的聚落:适应分形地貌的陕北城镇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周庆华 著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与运用
周庆华、焦莉 编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小学生必背古诗75篇
周庆华 注释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语文符号学
周庆华 著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护理学导论
周庆华、朱春梅 著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六盘山文化丛书中篇小说卷
周庆华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美发技艺
周庆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