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3
版次: 1
ISBN: 9787522713861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1人买过
  • 本书是一本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学术专著,重点聚焦影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审判结果的因素,及其背后的复杂作用机制。从法律现实主义出发,本书既关注“书本上的法”,更关注“行动中的法”。与传统法学研究范式不同,本书尝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新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不仅为读者系统梳理出学术界围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辨与理论争鸣,而且通过对真实案件的大样本实证分析,向读者展现出司法实践的现实全景。本书内容丰实,方法新颖,论据丰富,论证严谨,结论扎实。
      本书适合从事环境法和环境治理研究的学者、教师及学生,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的法官、律师、政府工作人员和非政府组织工作者,以及关心中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司法改革的社会公众阅读。 于洋,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都市法律与制度、城市治理等,在《Cities》、《Land Use Policy》、《Urban Affairs Review》、《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城市规划》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海外出版1部),编著2部,译著1部。曾获得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奖励,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协会城市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第一章  环境权理论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一节  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基于环境权理论的司法救济制度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学术争论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原告资格

      第三节  举证责任

      第四节  管辖规则

      第五节  损害认定

      第六节  损害赔偿

    第三章  审判逻辑复杂性的方法论应对

      第一节  现有研究评述

      第二节  定性比较分析

      第三节  基本分析逻辑

      第四节  整体研究框架

    第四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图景

      第一节  诉讼双方

      第二节  审判地点

      第三节  损害类型

      第四节  诉讼过程

      第五节  诉讼结果

    第五章  审判逻辑的整体性分析与解读

      第一节  变量赋值

      第二节  组态分析

      第三节  组态解读

      第四节  审判情景

    第六章  不同原告主体的审判逻辑差异

      第一节  两类案件的组态对比

      第二节  社会组织起诉案件的审判逻辑

      第三节  社会组织面临的审判情景

    第七章  对原告诉讼请求支持率低的案件反思

      第一节  原告举证责任问题

      第二节  环境损失赔偿问题

      第三节  地方司法保护主义

    第八章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第二节  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

      第三节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九章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进路

      第一节  修正制度职能的设置偏差

      第二节  强化私权参与诉讼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构建有限能动的司法制度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学术专著,重点聚焦影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审判结果的因素,及其背后的复杂作用机制。从法律现实主义出发,本书既关注“书本上的法”,更关注“行动中的法”。与传统法学研究范式不同,本书尝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新研究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不仅为读者系统梳理出学术界围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辨与理论争鸣,而且通过对真实案件的大样本实证分析,向读者展现出司法实践的现实全景。本书内容丰实,方法新颖,论据丰富,论证严谨,结论扎实。
      本书适合从事环境法和环境治理研究的学者、教师及学生,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的法官、律师、政府工作人员和非政府组织工作者,以及关心中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司法改革的社会公众阅读。
  • 作者简介:
    于洋,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都市法律与制度、城市治理等,在《Cities》、《Land Use Policy》、《Urban Affairs Review》、《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城市规划》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海外出版1部),编著2部,译著1部。曾获得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奖励,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协会城市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 目录:
    第一章  环境权理论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一节  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基于环境权理论的司法救济制度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学术争论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原告资格

      第三节  举证责任

      第四节  管辖规则

      第五节  损害认定

      第六节  损害赔偿

    第三章  审判逻辑复杂性的方法论应对

      第一节  现有研究评述

      第二节  定性比较分析

      第三节  基本分析逻辑

      第四节  整体研究框架

    第四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图景

      第一节  诉讼双方

      第二节  审判地点

      第三节  损害类型

      第四节  诉讼过程

      第五节  诉讼结果

    第五章  审判逻辑的整体性分析与解读

      第一节  变量赋值

      第二节  组态分析

      第三节  组态解读

      第四节  审判情景

    第六章  不同原告主体的审判逻辑差异

      第一节  两类案件的组态对比

      第二节  社会组织起诉案件的审判逻辑

      第三节  社会组织面临的审判情景

    第七章  对原告诉讼请求支持率低的案件反思

      第一节  原告举证责任问题

      第二节  环境损失赔偿问题

      第三节  地方司法保护主义

    第八章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

      第二节  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

      第三节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九章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进路

      第一节  修正制度职能的设置偏差

      第二节  强化私权参与诉讼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构建有限能动的司法制度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第二版)
刘晓东,王鹏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的早期化问题研究
李梁 著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竞合及适用研究
李树训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与经济关系研究(2022?2023)
韩文亚,黄德生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解析(2024年版)
贾生元主编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小使者笔下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五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曹明德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的科学 (平装版)
[美]威廉·坎宁安 后浪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污染治理及典型案例分析
刘璐 著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五版)
周群英 王士芬 陈洪斌 唐贤春 编著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24年版)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逻辑
环境法学知识体系和教学进阶 汪劲
汪劲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