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522813554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316页
字数: 278.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怎样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如何推进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国家治理的“技术转向”是大势所趋,它的核心难题是技术如何切实落到科层并嫁接现有治理体系。重重命题提出的挑战,表面上是技术治理的任务,实际上对执政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书从技术治理的原理出发,剖析它在基层的运行方式,以观察一个治理技术嵌入科层并融入基层生态的过程作结。本书认为,国家治理建立在国家主动观察社会并操作治理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治理的运转需要利用行政分权和公众参与营造的社会空间,又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维持它们。这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彭亚平   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国家治理、技术社会学、当代社会理论等;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研究对象、视角与目标

    第三节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篇章安排

    第二章研究综述

    第一节治理与技术的源流

    第二节技术治理的基本论题

    第三节我国技术治理的研究路径

    第四节基层政府民调及其技术

    第五节文献评价

    第三章技术治理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理论准备

    第二节基本命题

    第三节理论展开

    第四节经验研究方向

    第四章科层之内:技术治理的组织逻辑

    第一节基层复杂问题分析

    第二节治理技术的问题化机制

    第三节治理技术的组织流程

    第四节诸治理技术的相互赋权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科层之外:技术治理的社会建构逻辑

    第一节民调技术的化简程序

    第二节民调技术的社会实验

    第三节基层政府民调的建构过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技术与科层的合力

    第一节民调程序与基层条块的互嵌

    第二节民调如何调动基层治理资源

    第三节民调如何融入基层生态

    第四节居民的声音与表达方式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C街道历年十件实事项目表

    附录22016年各社区上报C街道的“为民实事”

    附录3民调过程表

    附录4C街道评估与民调材料(节选)

    一工作实施方案

    二评分方法

    三分工方案

    四职能科办考评打分表

    五社区编号与类型

    六计分规则与民调样本

    七民意调查表(JM社区)

    八民意调查指标体系

    九社区自评与互评考核表

    后记
  • 内容简介:
    怎样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如何推进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国家治理的“技术转向”是大势所趋,它的核心难题是技术如何切实落到科层并嫁接现有治理体系。重重命题提出的挑战,表面上是技术治理的任务,实际上对执政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书从技术治理的原理出发,剖析它在基层的运行方式,以观察一个治理技术嵌入科层并融入基层生态的过程作结。本书认为,国家治理建立在国家主动观察社会并操作治理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治理的运转需要利用行政分权和公众参与营造的社会空间,又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维持它们。这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 作者简介:
    彭亚平   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国家治理、技术社会学、当代社会理论等;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研究对象、视角与目标

    第三节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篇章安排

    第二章研究综述

    第一节治理与技术的源流

    第二节技术治理的基本论题

    第三节我国技术治理的研究路径

    第四节基层政府民调及其技术

    第五节文献评价

    第三章技术治理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理论准备

    第二节基本命题

    第三节理论展开

    第四节经验研究方向

    第四章科层之内:技术治理的组织逻辑

    第一节基层复杂问题分析

    第二节治理技术的问题化机制

    第三节治理技术的组织流程

    第四节诸治理技术的相互赋权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科层之外:技术治理的社会建构逻辑

    第一节民调技术的化简程序

    第二节民调技术的社会实验

    第三节基层政府民调的建构过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技术与科层的合力

    第一节民调程序与基层条块的互嵌

    第二节民调如何调动基层治理资源

    第三节民调如何融入基层生态

    第四节居民的声音与表达方式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C街道历年十件实事项目表

    附录22016年各社区上报C街道的“为民实事”

    附录3民调过程表

    附录4C街道评估与民调材料(节选)

    一工作实施方案

    二评分方法

    三分工方案

    四职能科办考评打分表

    五社区编号与类型

    六计分规则与民调样本

    七民意调查表(JM社区)

    八民意调查指标体系

    九社区自评与互评考核表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环境与疾病:帝国主义征服史
(美)丹尼尔·海德里克(Daniel R. Headrick)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9787500881124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破位:精准捕捉短线止损卖点
郑葭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经济学
卢明银、张振芳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爆裂:Web3.0对商业世界的5大改变 伊藤穰一
伊藤穰一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与权力
(英) 泰勒·欧文 编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赋权与互联网时代的劳动关系转型
邓智平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之外:社会联结中的人工智能
(美)凯特·克劳福德(Kate,Crawford)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隗娜 著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领导力的要素
(美) 威尔·拉森(Will Larson) 著,王统祥 李梦阳 张 鸿 译,湛庐文化 出品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与工程素养标准:技术与工程在STEM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协会(ITEEA) 顾建军 等译
技术与治道: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技术赋能与乡村振兴 基于一个电商村的田野观察
王丹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