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517200178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40人买过
  •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清道光初年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鼎高一百零一点九厘米,口径七十八点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三公斤。《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述了周康王命贵族盂管理兵戎之事。
      西周早期金文就书风而言,大多承袭殷商余绪,笔道首尾出锋,结构谨严精到,布局参差错落而富于动态美、韵律美。不过,如果细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质朴平实,以《利簋铭》为代表,二是雄奇恣放,如《保卣铭》、《作册大方鼎铭》等;三是凝重诡异,如《何尊铭》、《康侯簋铭》等,而这类铭文中风格最突出,书法成就最高者当首推《大盂鼎》了。《大盂鼎》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口王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 内容简介: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清道光初年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鼎高一百零一点九厘米,口径七十八点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三公斤。《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内壁有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述了周康王命贵族盂管理兵戎之事。
      西周早期金文就书风而言,大多承袭殷商余绪,笔道首尾出锋,结构谨严精到,布局参差错落而富于动态美、韵律美。不过,如果细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质朴平实,以《利簋铭》为代表,二是雄奇恣放,如《保卣铭》、《作册大方鼎铭》等;三是凝重诡异,如《何尊铭》、《康侯簋铭》等,而这类铭文中风格最突出,书法成就最高者当首推《大盂鼎》了。《大盂鼎》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口王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年)
吕忠梅 等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史学大家的经典,精心校订新版本)
蒋廷黻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资本市场汇率风险研究
何青等著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研究
张明倩 等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六堡茶大全
童团结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古代建筑(修订版)
楼庆西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科尔沁沙地大型真菌多样性
图力古尔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经济史散论
张荫麟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2024)
易中天,果麦文化 出品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品牌建设报告 2023—2024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哲学原著导读
吴根友 秦平 刘乐恒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结字导习(13):黄庭坚诸上座帖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结字导习(14):米芾苕溪诗帖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3):散氏盘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38):吴让之崔子玉座右铭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23):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33):米芾书法精选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37):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结字导习(2):曹全碑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5):张猛龙碑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35):赵孟頫三门记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结字导习(18):吴让之崔子玉座右铭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1):大盂鼎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结字导习(11):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许晓俊、袁卫民、中国书法家协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