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和文存(第1卷):传统与当代立场

思和文存(第1卷):传统与当代立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2013-01
版次: 1
ISBN: 9787546126142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3页
字数: 5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思和文存·第1卷:精神传统与当代立场》分精神的传统和当代的立场两部分,内容包括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民间形态与现代都市文化、还原民间:读张炜的《九月寓言》、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等。 我往何处去(代序)
    第一辑:精神的传统
    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周氏兄弟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现代中国的第一部先锋之作:《狂人日记》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苦风苦雨说知堂
    鲁迅的骂人
    试论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试论巴金的文艺思想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
    《随想录》:巴金晚年思想的一个总结
    结束与开端:巴金研究的跨世纪意义
    从鲁迅到巴金
    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
    自己的书架·关于胡风及其他
    留给下一世纪的见证:贾植芳著《狱里狱外》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

    第二辑:当代的立场
    “五四”与当代
    无月的遥想
    遥想蔡元培
    读程伟礼著《信念的旅程》
    读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门槛上的断想
    傅雷的精神遗产
    真正的“五四”精神与教育的理想主义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关于人文精神的独白
    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三封信
    面对沧桑看云时
    有人文精神的科学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

    附录一:东亚细亚的现代性与20世纪的中国
    附录二:传承人文薪火
    附录三: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
  • 内容简介:
      《思和文存·第1卷:精神传统与当代立场》分精神的传统和当代的立场两部分,内容包括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民间形态与现代都市文化、还原民间:读张炜的《九月寓言》、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等。
  • 目录:
    我往何处去(代序)
    第一辑:精神的传统
    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周氏兄弟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现代中国的第一部先锋之作:《狂人日记》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苦风苦雨说知堂
    鲁迅的骂人
    试论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试论巴金的文艺思想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
    《随想录》:巴金晚年思想的一个总结
    结束与开端:巴金研究的跨世纪意义
    从鲁迅到巴金
    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
    自己的书架·关于胡风及其他
    留给下一世纪的见证:贾植芳著《狱里狱外》
    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

    第二辑:当代的立场
    “五四”与当代
    无月的遥想
    遥想蔡元培
    读程伟礼著《信念的旅程》
    读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门槛上的断想
    傅雷的精神遗产
    真正的“五四”精神与教育的理想主义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关于人文精神的独白
    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三封信
    面对沧桑看云时
    有人文精神的科学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

    附录一:东亚细亚的现代性与20世纪的中国
    附录二:传承人文薪火
    附录三: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