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566320520
定价: 3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2页
  •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由前言、后记和四篇既相互独立又在逻辑上保持递进的学术文章组成。这四篇论文的“想法(Idea)”是:(1)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计量检验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中的管制、竞争与市场份额。(2)从中国股市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的角度研究政策安排与资产收益的关系。(3)基于拉丰和马斯金(1990)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博弈,试图解释“割韭菜”行为。(4)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2006)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从激励契约角度研究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演变趋势,即为什么会出现“老鼠仓”,为什么基金经理会“公奔私”。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可供证券市场从业人员(卖方)、资产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买方)、理财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发展演进的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研究者使用。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也可以作为主修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肖欣荣,2004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经济学博士学位。英国University of Surry管理学院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金融与投资管理、股票投资思想史。主要讲授投资学、行为金融学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课程。 第一章 管制、竞争与市场份额: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经验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不同类型基金市场份额的决定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二章 管制、政策与资产收益:基于中国股市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的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及实证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散户与机构的博弈: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
    一、引言
    二、拉丰一马斯金模型
    三、垄断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博弈
    四、市场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再讨论
    五、结论

    第四章 激励契约、规模报酬递减与组织形式演进: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为例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与经验证据
    三、模型
    四、均衡
    五、组织形式演进
    六、结束语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由前言、后记和四篇既相互独立又在逻辑上保持递进的学术文章组成。这四篇论文的“想法(Idea)”是:(1)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计量检验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中的管制、竞争与市场份额。(2)从中国股市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的角度研究政策安排与资产收益的关系。(3)基于拉丰和马斯金(1990)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博弈,试图解释“割韭菜”行为。(4)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irole(2006)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从激励契约角度研究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演变趋势,即为什么会出现“老鼠仓”,为什么基金经理会“公奔私”。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可供证券市场从业人员(卖方)、资产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买方)、理财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发展演进的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研究者使用。
      《中国基金业:管制、投资与激励》也可以作为主修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肖欣荣,2004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经济学博士学位。英国University of Surry管理学院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金融与投资管理、股票投资思想史。主要讲授投资学、行为金融学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课程。
  • 目录:
    第一章 管制、竞争与市场份额: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经验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不同类型基金市场份额的决定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二章 管制、政策与资产收益:基于中国股市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的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及实证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散户与机构的博弈: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
    一、引言
    二、拉丰一马斯金模型
    三、垄断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博弈
    四、市场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再讨论
    五、结论

    第四章 激励契约、规模报酬递减与组织形式演进:以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为例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与经验证据
    三、模型
    四、均衡
    五、组织形式演进
    六、结束语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