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8-01
版次: 1
ISBN: 9787113241261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5人买过
  •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兼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考试新要求,以Access2010为平台,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与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与VBA程序设计、数据库编程。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容全面、由浅入深、详略得当,注重实践及应用,每章都附有适量的习题和上机实训,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材,又可供社会各类计算机应用人员与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读者阅读参考。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1 数据管理
    1.1.2 数据管理技术
    1.1.3 数据库系统
    1.2 数据模型
    1.2.1 实体及其联系
    1.2.2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
    1.3 关系数据库
    1.3.1 关系术语
    1.3.2 关系运算
    1.3.3 关系完整性约束
    1.4 数据库系统设计
    1.4.1 数据库系统设计步骤
    1.4.2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教学管理系统
    1.5 Access关系数据库
    1.5.1 Access发展简介
    1.5.2 Access 2010简介
    1.5.3 Access 2010基本对象
    1.5.4 Access 2010界面组成
    习题1

    第2章 数据库与表
    2.1 数据库的创建
    2.1.1 创建数据库
    2.1.2 打开和关闭数据库
    2.1.3 数据库系统安全
    2.2 表的创建
    2.2.1 表的组成
    2.2.2 建立表结构
    2.2.3 建立表间关系
    2.2.4 字段属性
    2.2.5 表中数据的输入
    2.2.6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2.3 表的编辑
    2.3.1 修改表结构
    2.3.2 调整表外观
    2.3.3 表中记录的编辑
    2.4 表的操作
    2.4.1 记录排序
    2.4.2 记录筛选
    2.4.3 记录的查找和替换
    习题2

    第3章 查询
    3.1 查询的基本概念
    3.1.1 查询的功能
    3.1.2 查询的类型
    3.2 查询条件
    3.2.1 查询中的常量
    3.2.2 查询中的运算符
    3.2.3 查询中的函数
    3.2.4 查询条件示例
    3.3 选择查询
    3.3.1 使用查询向导
    3.3.2 使用设计视图
    3.4 查询计算
    3.4.1 预定义计算
    3.4.2 自定义计算
    3.5 交叉表查询
    3.5.1 交叉表查询向导
    3.5.2 设计视图创建交叉表查询
    3.6 参数查询
    3.6.1 单参数查询
    3.6.2 多参数查询
    3.7 操作查询
    3.7.1 生成袁查询
    3.7.2 删除查询
    3.7.3 更新查询
    3.7.4 追加查询
    3.8 SQL查询
    3.8.1 SQL概述
    3.8.2 SQL设计视图与查询设计视图
    3.8.3 数据定义
    3.8.4 数据操纵
    3.8.5 数据查询
    习题3

    第4章 窗体
    4.1 窗体基础知识
    4.1.1 窗体的功能
    4.1.2 窗体的种类
    4.1.3 窗体的视图
    4.2 窗体的创建
    4.2.1 使用“窗体”工具创建窗体
    4.2.2 使用“空白窗体”工具创建窗体
    4.2.3 使用“窗体向导”工具创建窗体
    4.2.4 使用“多个项目”工具创建窗体
    4.2.5 使用“数据表”工具创建数据表窗体
    4.2.6 使用“分割窗体”工具创建分割窗体
    4.2.7 使用“数据透视图”工具创建数据透视图窗体
    4.2.8 使用“数据透视表”工具创建数据透视表窗体
    4.2.9 创建主/子窗体
    4.3 窗体的设计
    4.3.1 窗体的结构
    4.3.2 控件
    4.3.3 窗体的属性
    4.3.4 常用控件及其属性
    4.3.5 常用控件的创建方法
    4.4 创建系统控制窗体
    4.4.1 创建切换窗体
    4.4.2 创建导航窗体
    4.4.3 设置自动启动窗体
    4.5 窗体的修饰
    习题4

    第5章 报表
    5.1 报表的基础知识
    5.1.1 报表的功能
    5.1.2 报表的视图
    5.1.3 报表的组成
    5.1.4 报表的类型
    5.2 报表的创建
    5.2.1 使用“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5.2.2 使用“空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5.2.3 使用“报表向导”工具创建报表
    5.2.4 使用“标签”工具创建报表
    5.3 报表的设计
    5.3.1 使用“报表设计”工具创建报表
    5.3.2 报表排序和分组
    5.3.3 报表计算和统计
    5.3.4 创建多列报表
    5.4 报表的编辑
    5.5 报表的预览和打印
    习题5

    第6章 宏
    6.1 宏的基础知识
    6.1.1 了解宏
    6.1.2 宏的构成
    6.1.3 常用宏操作
    6.2 宏的创建
    6.2.1 宏的设计界面
    6.2.2 创建操作序列宏
    6.2.3 创建宏组
    6.2.4 创建条件宏
    6.2.5 创建子宏
    6.2.6 创建嵌入的宏
    6.2.7 创建数据宏
    6.2.8 宏的编辑
    6.2.9 将宏转换为Visual Basic程序代码
    6.3 宏的运行和调试
    6.3.1 宏的运行
    6.3.2 宏的调试
    习题6

    第7章 模块与VBA程序设计
    7.1 模块基本概念
    7.2 VBA编辑环境
    7.3 VBA程序设计基础
    7.3.1 程序语句书写规定
    7.3.2 标准数据类型
    7.3.3 变量与常量
    7.3.4 函数和运算符
    7.4 VBA的输入与输出
    7.5 程序流程控制结构
    7.5.1 顺序结构
    7.5.2 选择结构
    7.5.3 循环结构
    7.5.4 标号和GoTo语句
    7.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7.7 过程调用和参数传递
    7.7.1 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7.7.2 参数传递
    7.8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周期
    7.8.1 变量的作用域
    7.8.2 变量的生存周期
    7.9 VBA常用操作
    7.9.1 Docmd对象方法
    7.9.2 运行宏
    7.9.3 运行SQL语句
    7.9.4 数据文件读/写
    7.10 VBA事件处理
    7 10.1 鼠标事件
    7.10.2 键盘事件
    7.10.3 焦点事件
    7.10.4 窗体或报表事件
    7.10.5 控件事件
    7.10.6 计时事件
    7.11 VBA程序运行错误处理
    习题7

    第8章 数据库编程
    8.1 常用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
    8.2 数据访问对象
    8.2.1 DAO模型结构
    8.2.2 利用DAO访问数据库
    8.3 Activex数据对象
    8.3.1 ADO对象模型
    8.3.2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8.4 数据库访问和处理常用函数
    习题8

    附录A 常用函数
    附录B 窗体属性及其含义
    附录C 控件属性及其含义
    附录D 常用宏操作命令
    附录E 常用事件
    附录F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兼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考试新要求,以Access2010为平台,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与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与VBA程序设计、数据库编程。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内容全面、由浅入深、详略得当,注重实践及应用,每章都附有适量的习题和上机实训,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材,又可供社会各类计算机应用人员与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读者阅读参考。
  •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1 数据管理
    1.1.2 数据管理技术
    1.1.3 数据库系统
    1.2 数据模型
    1.2.1 实体及其联系
    1.2.2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
    1.3 关系数据库
    1.3.1 关系术语
    1.3.2 关系运算
    1.3.3 关系完整性约束
    1.4 数据库系统设计
    1.4.1 数据库系统设计步骤
    1.4.2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教学管理系统
    1.5 Access关系数据库
    1.5.1 Access发展简介
    1.5.2 Access 2010简介
    1.5.3 Access 2010基本对象
    1.5.4 Access 2010界面组成
    习题1

    第2章 数据库与表
    2.1 数据库的创建
    2.1.1 创建数据库
    2.1.2 打开和关闭数据库
    2.1.3 数据库系统安全
    2.2 表的创建
    2.2.1 表的组成
    2.2.2 建立表结构
    2.2.3 建立表间关系
    2.2.4 字段属性
    2.2.5 表中数据的输入
    2.2.6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2.3 表的编辑
    2.3.1 修改表结构
    2.3.2 调整表外观
    2.3.3 表中记录的编辑
    2.4 表的操作
    2.4.1 记录排序
    2.4.2 记录筛选
    2.4.3 记录的查找和替换
    习题2

    第3章 查询
    3.1 查询的基本概念
    3.1.1 查询的功能
    3.1.2 查询的类型
    3.2 查询条件
    3.2.1 查询中的常量
    3.2.2 查询中的运算符
    3.2.3 查询中的函数
    3.2.4 查询条件示例
    3.3 选择查询
    3.3.1 使用查询向导
    3.3.2 使用设计视图
    3.4 查询计算
    3.4.1 预定义计算
    3.4.2 自定义计算
    3.5 交叉表查询
    3.5.1 交叉表查询向导
    3.5.2 设计视图创建交叉表查询
    3.6 参数查询
    3.6.1 单参数查询
    3.6.2 多参数查询
    3.7 操作查询
    3.7.1 生成袁查询
    3.7.2 删除查询
    3.7.3 更新查询
    3.7.4 追加查询
    3.8 SQL查询
    3.8.1 SQL概述
    3.8.2 SQL设计视图与查询设计视图
    3.8.3 数据定义
    3.8.4 数据操纵
    3.8.5 数据查询
    习题3

    第4章 窗体
    4.1 窗体基础知识
    4.1.1 窗体的功能
    4.1.2 窗体的种类
    4.1.3 窗体的视图
    4.2 窗体的创建
    4.2.1 使用“窗体”工具创建窗体
    4.2.2 使用“空白窗体”工具创建窗体
    4.2.3 使用“窗体向导”工具创建窗体
    4.2.4 使用“多个项目”工具创建窗体
    4.2.5 使用“数据表”工具创建数据表窗体
    4.2.6 使用“分割窗体”工具创建分割窗体
    4.2.7 使用“数据透视图”工具创建数据透视图窗体
    4.2.8 使用“数据透视表”工具创建数据透视表窗体
    4.2.9 创建主/子窗体
    4.3 窗体的设计
    4.3.1 窗体的结构
    4.3.2 控件
    4.3.3 窗体的属性
    4.3.4 常用控件及其属性
    4.3.5 常用控件的创建方法
    4.4 创建系统控制窗体
    4.4.1 创建切换窗体
    4.4.2 创建导航窗体
    4.4.3 设置自动启动窗体
    4.5 窗体的修饰
    习题4

    第5章 报表
    5.1 报表的基础知识
    5.1.1 报表的功能
    5.1.2 报表的视图
    5.1.3 报表的组成
    5.1.4 报表的类型
    5.2 报表的创建
    5.2.1 使用“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5.2.2 使用“空报表”工具创建报表
    5.2.3 使用“报表向导”工具创建报表
    5.2.4 使用“标签”工具创建报表
    5.3 报表的设计
    5.3.1 使用“报表设计”工具创建报表
    5.3.2 报表排序和分组
    5.3.3 报表计算和统计
    5.3.4 创建多列报表
    5.4 报表的编辑
    5.5 报表的预览和打印
    习题5

    第6章 宏
    6.1 宏的基础知识
    6.1.1 了解宏
    6.1.2 宏的构成
    6.1.3 常用宏操作
    6.2 宏的创建
    6.2.1 宏的设计界面
    6.2.2 创建操作序列宏
    6.2.3 创建宏组
    6.2.4 创建条件宏
    6.2.5 创建子宏
    6.2.6 创建嵌入的宏
    6.2.7 创建数据宏
    6.2.8 宏的编辑
    6.2.9 将宏转换为Visual Basic程序代码
    6.3 宏的运行和调试
    6.3.1 宏的运行
    6.3.2 宏的调试
    习题6

    第7章 模块与VBA程序设计
    7.1 模块基本概念
    7.2 VBA编辑环境
    7.3 VBA程序设计基础
    7.3.1 程序语句书写规定
    7.3.2 标准数据类型
    7.3.3 变量与常量
    7.3.4 函数和运算符
    7.4 VBA的输入与输出
    7.5 程序流程控制结构
    7.5.1 顺序结构
    7.5.2 选择结构
    7.5.3 循环结构
    7.5.4 标号和GoTo语句
    7.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7.7 过程调用和参数传递
    7.7.1 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7.7.2 参数传递
    7.8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周期
    7.8.1 变量的作用域
    7.8.2 变量的生存周期
    7.9 VBA常用操作
    7.9.1 Docmd对象方法
    7.9.2 运行宏
    7.9.3 运行SQL语句
    7.9.4 数据文件读/写
    7.10 VBA事件处理
    7 10.1 鼠标事件
    7.10.2 键盘事件
    7.10.3 焦点事件
    7.10.4 窗体或报表事件
    7.10.5 控件事件
    7.10.6 计时事件
    7.11 VBA程序运行错误处理
    习题7

    第8章 数据库编程
    8.1 常用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
    8.2 数据访问对象
    8.2.1 DAO模型结构
    8.2.2 利用DAO访问数据库
    8.3 Activex数据对象
    8.3.1 ADO对象模型
    8.3.2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8.4 数据库访问和处理常用函数
    习题8

    附录A 常用函数
    附录B 窗体属性及其含义
    附录C 控件属性及其含义
    附录D 常用宏操作命令
    附录E 常用事件
    附录F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十三五”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Access程序设计与应用
刘雨潇、项东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