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01033225
定价: 12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5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2人买过
  •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对契丹史研究中存有争议尚未定论的五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一篇是“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关于契丹人的族源地,以往论著多以《魏书·契丹传》一中所记“松漠之间”来求证,显然有误。本篇认为“松漠之间”实际所指的西拉木伦河(潢河)与老哈河(土河)一带,应是库莫奚的具体活动范围,《魏书·契丹传》中所言契丹居“松漠之间”是库莫奚早期活动地域的误植。根据对契丹族早期活动地域“和龙之北数百里”及奇首可汗故壤实际地望的考察,确定朝阳(和龙)东北、下辽河流域东至丹东朝鲜半岛这一区域内为契丹族的早期活动地域,在西辽河、下辽河流域发现有契丹人早期活动的遗迹、遗物可以证明。第二篇是“奚族为辽之萧族论”。本篇根据萧姓家族开始出现的时间正与契丹人彻底征服奚族的时间相衔接的事实,通过契丹人对奚族、萧族赐姓、联姻、授官、同祖同源认同等一系列政治关系的对比考察,结合萧氏家族墓葬的出土地点与奚族活动地域以及奚族的遗迹、遗物与萧族墓葬的发现地点相互吻合的实际,进而说明奚族即是辽代的萧族。即通过同一时间、空间范围内奚萧两族渊源的承继、政治关系、地源关系相同的事实,将辽代奚族与萧族的关系予以澄清。第三篇是关于“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本篇对契丹人祭天、祭祖的所在地木叶山具体地望进行考证,对学术界将木叶山定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在两河交汇处建永州,另立木叶山建契丹始祖庙,是辽承天皇后文治武功的政治虚构,如按《辽史·志第七·地理志一》永州条中的记载到两河交汇处去寻找木叶山的具体位置,类似于缘木求鱼,方向不对。而按《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契丹国志》的记载到辽太祖陵附近去寻找木叶山,这一出发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另外,在辽上京附近发现记载木叶山地望的墓志也为寻找木叶山提供了新的线索。根据木叶山的功能特点,本篇认定辽太祖陵陵区谷口正前方高大突兀的独立山峰“漫歧嘎山”即是辽代的木叶山,在“漫歧嘎山”东侧山脚下、山顶上发现有一系列与祭祀有关的大型建筑遗迹亦能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第四篇为“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号性质辨析”。本篇对学术界关于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所有出土面具与网络的墓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以金属面具、金属网络覆尸是契丹人早期固有的天葬习俗与汉人“停尸、守灵、重孝”的殡葬礼仪相结合的产物,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是契丹人在权殡、厝葬尸体时对尸体直接进行整合处理的一种消极措施,其功能主要是为了保存死者的尸体,目的是美化粉饰死者,它是契丹人祖灵崇拜思想意识的反映。第五篇是“再论祖州石室”。本篇对位于辽祖州城内巨大石室的功能进行了考辨。一利用考古学手段结合文献记载对目前学术界的几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认为祖州石室不是牢狱,也不是西楼,更不是契丹人宗庙、神帐以及阿保机墓侧的明殿。根据近年来在辽代墓葬中多出土类似祖州石室形制的巨型石椁,再结合祖州石室的结构特点、位置特点以及契丹人厝葬、权殡的习惯,认为它是权殡耶律阿保机尸体的场所,即《辽史》所记的“鼓淦殿”。阿保机尸体入殓以后,祖州石室的功能演变为辽祖州城内奉祀阿保机的“太祖庙”。并根据祖州石室最初的功能来推定石室的具体建筑时间应是公元926年。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的作者是陈永志。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内容
    二研究内容的史学背景
    三本书所探讨几个问题的研究现状
    四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论点
    (一)关于“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
    (二)关于“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三)关于“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
    (四)关于“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辨析”
    (五)关于“再论祖州石室”

    第一篇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
    一“松漠”非指“平地松林”与“科尔沁沙地”
    二契丹族源地非是“松漠之间”
    (一)《魏书》所言“数百里”的具体范围
    (二)奇首可汗“故壤”的方位
    (三)契丹人早期墓葬与石刻所证实的契丹族源地
    三“松漠之间”为库莫奚活动范围之概括语
    四契丹窜“松漠之间”为库莫奚活动地域的误植

    第二篇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一奚族、萧族的源流关系
    二奚族、萧族与契丹族政治关系之比较
    (一)对于奚族、萧族赐姓与联姻,提高其政治地位
    (二)予以奚族、萧族极高的官阶,分权于两族
    (三)对于奚族、萧族普通民众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政策,加强管理
    (四)对于奚族与萧族在精神上进行同化
    三辽代的萧族与奚族地缘关系之比较
    四奚族即是辽代的萧族

    第三篇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
    一学术界对木叶山位置的推定
    二对木叶山具体位置的讨论
    三木叶山的确切地望

    第四篇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辨析
    一目前发现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的实物材料
    二关于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的讨论
    三金属面具、金属网络的功能与性质

    第五篇再论祖州石室
    一关于祖州石室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祖州石室的功能与性质
    三关于祖州石室功能的转变及其营建时间
    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 内容简介: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对契丹史研究中存有争议尚未定论的五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第一篇是“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关于契丹人的族源地,以往论著多以《魏书·契丹传》一中所记“松漠之间”来求证,显然有误。本篇认为“松漠之间”实际所指的西拉木伦河(潢河)与老哈河(土河)一带,应是库莫奚的具体活动范围,《魏书·契丹传》中所言契丹居“松漠之间”是库莫奚早期活动地域的误植。根据对契丹族早期活动地域“和龙之北数百里”及奇首可汗故壤实际地望的考察,确定朝阳(和龙)东北、下辽河流域东至丹东朝鲜半岛这一区域内为契丹族的早期活动地域,在西辽河、下辽河流域发现有契丹人早期活动的遗迹、遗物可以证明。第二篇是“奚族为辽之萧族论”。本篇根据萧姓家族开始出现的时间正与契丹人彻底征服奚族的时间相衔接的事实,通过契丹人对奚族、萧族赐姓、联姻、授官、同祖同源认同等一系列政治关系的对比考察,结合萧氏家族墓葬的出土地点与奚族活动地域以及奚族的遗迹、遗物与萧族墓葬的发现地点相互吻合的实际,进而说明奚族即是辽代的萧族。即通过同一时间、空间范围内奚萧两族渊源的承继、政治关系、地源关系相同的事实,将辽代奚族与萧族的关系予以澄清。第三篇是关于“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本篇对契丹人祭天、祭祖的所在地木叶山具体地望进行考证,对学术界将木叶山定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在两河交汇处建永州,另立木叶山建契丹始祖庙,是辽承天皇后文治武功的政治虚构,如按《辽史·志第七·地理志一》永州条中的记载到两河交汇处去寻找木叶山的具体位置,类似于缘木求鱼,方向不对。而按《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契丹国志》的记载到辽太祖陵附近去寻找木叶山,这一出发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另外,在辽上京附近发现记载木叶山地望的墓志也为寻找木叶山提供了新的线索。根据木叶山的功能特点,本篇认定辽太祖陵陵区谷口正前方高大突兀的独立山峰“漫歧嘎山”即是辽代的木叶山,在“漫歧嘎山”东侧山脚下、山顶上发现有一系列与祭祀有关的大型建筑遗迹亦能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第四篇为“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号性质辨析”。本篇对学术界关于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所有出土面具与网络的墓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以金属面具、金属网络覆尸是契丹人早期固有的天葬习俗与汉人“停尸、守灵、重孝”的殡葬礼仪相结合的产物,金属面具与金属网络是契丹人在权殡、厝葬尸体时对尸体直接进行整合处理的一种消极措施,其功能主要是为了保存死者的尸体,目的是美化粉饰死者,它是契丹人祖灵崇拜思想意识的反映。第五篇是“再论祖州石室”。本篇对位于辽祖州城内巨大石室的功能进行了考辨。一利用考古学手段结合文献记载对目前学术界的几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认为祖州石室不是牢狱,也不是西楼,更不是契丹人宗庙、神帐以及阿保机墓侧的明殿。根据近年来在辽代墓葬中多出土类似祖州石室形制的巨型石椁,再结合祖州石室的结构特点、位置特点以及契丹人厝葬、权殡的习惯,认为它是权殡耶律阿保机尸体的场所,即《辽史》所记的“鼓淦殿”。阿保机尸体入殓以后,祖州石室的功能演变为辽祖州城内奉祀阿保机的“太祖庙”。并根据祖州石室最初的功能来推定石室的具体建筑时间应是公元926年。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的作者是陈永志。
  •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内容
    二研究内容的史学背景
    三本书所探讨几个问题的研究现状
    四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论点
    (一)关于“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
    (二)关于“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三)关于“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
    (四)关于“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辨析”
    (五)关于“再论祖州石室”

    第一篇契丹族源地非“松漠之间”考辨
    一“松漠”非指“平地松林”与“科尔沁沙地”
    二契丹族源地非是“松漠之间”
    (一)《魏书》所言“数百里”的具体范围
    (二)奇首可汗“故壤”的方位
    (三)契丹人早期墓葬与石刻所证实的契丹族源地
    三“松漠之间”为库莫奚活动范围之概括语
    四契丹窜“松漠之间”为库莫奚活动地域的误植

    第二篇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一奚族、萧族的源流关系
    二奚族、萧族与契丹族政治关系之比较
    (一)对于奚族、萧族赐姓与联姻,提高其政治地位
    (二)予以奚族、萧族极高的官阶,分权于两族
    (三)对于奚族、萧族普通民众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政策,加强管理
    (四)对于奚族与萧族在精神上进行同化
    三辽代的萧族与奚族地缘关系之比较
    四奚族即是辽代的萧族

    第三篇辽代木叶山的再考察
    一学术界对木叶山位置的推定
    二对木叶山具体位置的讨论
    三木叶山的确切地望

    第四篇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与性质辨析
    一目前发现的金属面具、金属网络的实物材料
    二关于金属面具、金属网络功能的讨论
    三金属面具、金属网络的功能与性质

    第五篇再论祖州石室
    一关于祖州石室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祖州石室的功能与性质
    三关于祖州石室功能的转变及其营建时间
    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小字研究
刘凤翥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小字再研究(套装共3册)
清格尔泰、吴英喆、吉如何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学研究(第一辑)
任爱君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文字辨伪录
刘凤翥,张少珊,李春敏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史
武玉环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学研究(第二辑)
任爱君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映像
赤峰文博院 著;黄文博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简史
张正明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女雄:萧太后
王同祯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文字研究首席专家:刘凤翥传()
黄鹿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风韵(内蒙古辽代文物珍品展)
叶杨、塔拉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契丹萧太后
王占君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盛乐遗珍(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出土文物精品)(精)
陈永志、李强、闫安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云中典藏(托克托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精)
陈永志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黄河资阜(托克托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华)(精)
陈永志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水利工程监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系列教材
陈永志、李前杰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乌兰察布文化遗产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兴安文化遗产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阿拉善文化遗产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锡林郭勒文化遗产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文化遗产丛书:呼和浩特文化遗产
陈永志、吉平、张文平 编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陈永志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长勤集
陈永志 著
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
内蒙古出土瓦当
陈永志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