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研究—— 以根据地农民教育为中心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研究—— 以根据地农民教育为中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1
版次: 1
ISBN: 9787520336093
定价: 9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7人买过
  • 本书不仅系统地收集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党的历史文件、各类资料汇编、地方档案、新旧地方志、村史等相关史料,还借鉴学术界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参考以往有关中国革命、革命根据地教育、农民教育研究的成果、理论观点。本书写作重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建构的背景和内容;从抗战爱国的民族意识教育、阶级斗争教育、意识教育三个部分,详细梳理分析实施农民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践过程;从理论上概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经验和历史启示。 ●绪论

    ●  一  从实践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二  延安时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通过农民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资料

    ●章  中国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语境

    ●    1.近代民族建设与“大众”的崛起

    ●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初建构

    ●    1.劳工大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

    ●    2.必须以农民群体为主要对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载体

    ●  三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完善

    ●    1.明确了大众化的对象和实质

    ●    2.理清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二章  大众化实践之一:抗战爱国的民族意识教育

    ●  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建立民族

    ●    1.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源流

    ●部分目录                 
  •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系统地收集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党的历史文件、各类资料汇编、地方档案、新旧地方志、村史等相关史料,还借鉴学术界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参考以往有关中国革命、革命根据地教育、农民教育研究的成果、理论观点。本书写作重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建构的背景和内容;从抗战爱国的民族意识教育、阶级斗争教育、意识教育三个部分,详细梳理分析实施农民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践过程;从理论上概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经验和历史启示。
  • 目录:
    ●绪论

    ●  一  从实践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二  延安时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通过农民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资料

    ●章  中国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语境

    ●    1.近代民族建设与“大众”的崛起

    ●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初建构

    ●    1.劳工大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

    ●    2.必须以农民群体为主要对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载体

    ●  三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完善

    ●    1.明确了大众化的对象和实质

    ●    2.理清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

    ●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

    ●二章  大众化实践之一:抗战爱国的民族意识教育

    ●  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建立民族

    ●    1.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源流

    ●部分目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