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2
版次: 1
ISBN: 9787520166089
定价: 13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4页
字数: 381千字
分类: 政治
9人买过
  • “地区行署”是197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一项重要地方政治制度。本书将历史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紧密结合,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紧密结合,系统、完整地论述了这一制度的沿革,厘清了地区党政群各系统的组织机构与职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行政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这部著作通过对地区行署各项相关制度的研究,也透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在行政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公文传递处理、人事管理和财政财务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概言之,这部著作不仅具有推进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也可为当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和理论借鉴。 作者侯桂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研究。近年来对于中国现当代省级政府派出管县机构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系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委托项目5项,出版专著两部,在《当代中国史》《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绪论001

    第一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历史渊源013

    一中央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公元前106年至元朝建立)013

    二省级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元朝中后期至1912年)020

    三古代派出政府避免实化的历史镜鉴027

    第二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与三次撤销改革030

    一1978~1981年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030

    二1982~1985年第一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35

    三1993~1998年第二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52

    四1999~2018年第三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61

    五新时期政治发展逻辑下地区行署制度的递嬗069

    第三章地区的组织机构与编制078

    一中央对地区的机构与编制规定078

    二不呈正相关的地区机构改革付出与结果096

    三地区机构改革结果与中央规制存在差距的原因115

    第四章地区行署的职能131

    一中央规制:总体职权和单项权力限定131

    二地方实践:多数地区行署职权突破中央限定134

    三地区行署超出规定职能的历史与现实逻辑151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改革与演变的地区透视159

    第五章地区行署的运作机制165

    一行署的决策中枢165

    二行署的决策与实施机制183

    三行署的监督机制197

    第六章地区(行署)的财务和“财政”205

    一地区(行署)的财务:经费标准与来源205

    二多数地区(行署)的一级财政表现及收支结构215

    三地区(行署)的财务、“财政”特点237

    四地区(行署)“财政”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透视256

    第七章地区行署的人事262

    一新陈代谢:任免、管理、学习、退休262

    二激励约束:考察、考核、奖惩288

    三保障:薪资与福利294

    四专员的任职实况311

    第八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利弊得失与发展趋势324

    一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发挥了一级政府的作用324

    二存在增加成本、降低效率的弊端332

    三客观认识地区行署制度的弊端336

    四发展趋势342

    附录1949~2018年各省专区、地区数量历年统计353

    参考文献358
  • 内容简介:
    “地区行署”是197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一项重要地方政治制度。本书将历史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紧密结合,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紧密结合,系统、完整地论述了这一制度的沿革,厘清了地区党政群各系统的组织机构与职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行政具有延续性和统一性,这部著作通过对地区行署各项相关制度的研究,也透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在行政决策执行、监督检查、公文传递处理、人事管理和财政财务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概言之,这部著作不仅具有推进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也可为当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历史和理论借鉴。
  • 作者简介:
    作者侯桂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研究。近年来对于中国现当代省级政府派出管县机构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系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委托项目5项,出版专著两部,在《当代中国史》《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历史渊源013

    一中央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公元前106年至元朝建立)013

    二省级派出政府制度的渊源(元朝中后期至1912年)020

    三古代派出政府避免实化的历史镜鉴027

    第二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与三次撤销改革030

    一1978~1981年地区行署制度的建立030

    二1982~1985年第一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35

    三1993~1998年第二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52

    四1999~2018年第三次地区行署制度撤销改革061

    五新时期政治发展逻辑下地区行署制度的递嬗069

    第三章地区的组织机构与编制078

    一中央对地区的机构与编制规定078

    二不呈正相关的地区机构改革付出与结果096

    三地区机构改革结果与中央规制存在差距的原因115

    第四章地区行署的职能131

    一中央规制:总体职权和单项权力限定131

    二地方实践:多数地区行署职权突破中央限定134

    三地区行署超出规定职能的历史与现实逻辑151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改革与演变的地区透视159

    第五章地区行署的运作机制165

    一行署的决策中枢165

    二行署的决策与实施机制183

    三行署的监督机制197

    第六章地区(行署)的财务和“财政”205

    一地区(行署)的财务:经费标准与来源205

    二多数地区(行署)的一级财政表现及收支结构215

    三地区(行署)的财务、“财政”特点237

    四地区(行署)“财政”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透视256

    第七章地区行署的人事262

    一新陈代谢:任免、管理、学习、退休262

    二激励约束:考察、考核、奖惩288

    三保障:薪资与福利294

    四专员的任职实况311

    第八章地区行署制度的利弊得失与发展趋势324

    一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发挥了一级政府的作用324

    二存在增加成本、降低效率的弊端332

    三客观认识地区行署制度的弊端336

    四发展趋势342

    附录1949~2018年各省专区、地区数量历年统计353

    参考文献358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智能调控技术与应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研究-(:新现实与新构想)
[英]蒂姆·尼布洛克;杨光;周燕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王波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电力调控业务作业规程培训教材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环境差异、高管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创新
张娟 著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故障处置典型案例汇编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研究:新现实与新构想
周燕 著;蒂姆·尼布洛克;杨光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自动电压控制优化技术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一体化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
贺之杲 著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电网典型故障处置案例
陈韶昱 编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地区资本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增长
余壮雄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地区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及评价
侯桂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