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京族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京族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09760604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8页
字数: 19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京族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聚焦于京族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研究考察了京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自然资源、交通状况以及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婚姻与家庭、族群关系、经济发展与当地人的生活状况。本书试图通过对当地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京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细致解读,探讨京族人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吕俊彪,广西陆川人,1968年生,汉族。1990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六部。
    导 论
    一 “认同”的知识谱系
    二 人类学视域中的族群与族群认同
    三 国家与国家认同的理论探索
    四 京族人的个案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章 “靠海吃海、靠边吃边”的京族人
    一 京族人的渊源及人口分布
    二 京族人的聚居地
    三 京族人传统的社会生活
    四 经济发展与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第二章 “京族人”的自我表述
    一 作为“他者”的京族人
    二 镇海大王传说与京族人的“祖先”
    三 “正宗的京族人”与“文字上的京族人”
    四 京族语言与“字喃”的守望者
    五 “祖公传下来的习惯”
    六 京族人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信念
    七 “京族人其实也还是有区别的”
    第三章 “京族人”的当代建构
    一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表述危机
    二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三 政治权力与京族人的族群认同
    第四章 京族人的国家认同
    一 哈节庆典里的“国家”
    二 国家符号的“京族特色”
    三 “普通话”的魅力
    四 忠诚的京族人
    第五章 京族人国家认同的成长
    一 政权更迭与国家认同的确立
    二 民族优惠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构筑
    三 现代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培育
    四 经济发展与国家认同的巩固
    五 民间精英与国家认同的导引
    第六章 在“家”与“国”之间
    一 “家”与京族人的自我想象
    二 “国”与京族人的精神世界
    三 “家”与“国”的地方性表述
    四 京族人的“愿望”
    第七章 族群、国家与全球化时代京族人的自我认同
    一 作为历史过程的共同体认同
    二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社会基础
    三 京族人国家认同的历史抉择
    四 传统文化与京族人的“家国”认同
    五 全球化时代京族人的自我认同
    附件一 《尾哈亭亭规》(一)
    附件二 《尾哈亭亭规》(二)
    附件三 尾哈亭大小节庆日
    附件四 京族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京族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聚焦于京族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研究考察了京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自然资源、交通状况以及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婚姻与家庭、族群关系、经济发展与当地人的生活状况。本书试图通过对当地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京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细致解读,探讨京族人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 作者简介:
      吕俊彪,广西陆川人,1968年生,汉族。1990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六部。
  • 目录:
    导 论
    一 “认同”的知识谱系
    二 人类学视域中的族群与族群认同
    三 国家与国家认同的理论探索
    四 京族人的个案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章 “靠海吃海、靠边吃边”的京族人
    一 京族人的渊源及人口分布
    二 京族人的聚居地
    三 京族人传统的社会生活
    四 经济发展与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第二章 “京族人”的自我表述
    一 作为“他者”的京族人
    二 镇海大王传说与京族人的“祖先”
    三 “正宗的京族人”与“文字上的京族人”
    四 京族语言与“字喃”的守望者
    五 “祖公传下来的习惯”
    六 京族人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信念
    七 “京族人其实也还是有区别的”
    第三章 “京族人”的当代建构
    一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表述危机
    二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三 政治权力与京族人的族群认同
    第四章 京族人的国家认同
    一 哈节庆典里的“国家”
    二 国家符号的“京族特色”
    三 “普通话”的魅力
    四 忠诚的京族人
    第五章 京族人国家认同的成长
    一 政权更迭与国家认同的确立
    二 民族优惠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构筑
    三 现代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培育
    四 经济发展与国家认同的巩固
    五 民间精英与国家认同的导引
    第六章 在“家”与“国”之间
    一 “家”与京族人的自我想象
    二 “国”与京族人的精神世界
    三 “家”与“国”的地方性表述
    四 京族人的“愿望”
    第七章 族群、国家与全球化时代京族人的自我认同
    一 作为历史过程的共同体认同
    二 京族人族群认同的社会基础
    三 京族人国家认同的历史抉择
    四 传统文化与京族人的“家国”认同
    五 全球化时代京族人的自我认同
    附件一 《尾哈亭亭规》(一)
    附件二 《尾哈亭亭规》(二)
    附件三 尾哈亭大小节庆日
    附件四 京族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