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3-04
版次: 1
ISBN: 9787214091932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30页
字数: 53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97人买过
  •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不仅在捐纳制度史方面,而且在科举制度史、官僚铨选史研究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本书创意和创新突出,一是视角新颖。清晰揭示了捐纳对于社会流动的重要作用,将捐纳对社会流动的功用论述明晰,从本质上把握了捐纳的制度与运作。二是左右兼顾。翔实阐明了捐纳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将捐纳结合科举制度考察,再比较捐纳制度与科举制度的特性,从而形象地再现了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功用。三是一以贯之。深入探讨了捐纳制度与官僚铨选的关系,通过学理的分析,展示了捐纳候补官缺的丰富内容和候补官的“就职难”的实态。四是拾遗补阙。较大程度地丰富和深化了明清捐纳制度的基本内容,如报捐、印结、赈捐、明代捐纳,以及商人在捐纳实施中的角色等,既有研究不够或不足的部分,均有推进。
      作者积十数年研究主力,搜集和征引了大量一手材料。全书除了引用大量大陆和台湾之已刊未刊档案,引用政书近50部,捐纳资料27种,登科录、缙绅录、职官录22种,尤其是缙绅录、职官最多达19种,奏议、日记、年谱、文集、笔记、官箴书70余种,不少是中国、日本各公藏机构的稀见玲本。   伍跃,1958年生。中国国籍。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京都大学文学部博士。现为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著有《明清时代の徭役制度与行政制度》、(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2000年6月)。在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中国的《中国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合作译著多种,并承担日本文部省、学术振兴会等项目多项。在明清赋税徭役史、官制官箴史、捐纳史等领域成果卓著。 序章 捐纳制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章 明代的例监与纳贡
    序言
    第一节 明代国子监监生资格捐纳的实施
    第二节 纳贡例监出现的原因
    第三节 捐纳出身者的身份意识与社会地位
    结语
    第二章 清代的报捐制度
    序言
    第一节 “事例”
    第二节 报捐的手续
    第三节 代办报捐
    第四节 报捐者参加科举考试问题
    结语
    第三章 清代的报捐与印结
    序言
    第一节 捐纳与印结
    第二节 印结手续费与清末的印结局
    第三节 印结银的分配
    结语
    第四章 捐纳出身者的铨选问题与候补制度
    序言
    第一节 清代的候补制度
    第二节 捐纳与候补
    第三节 在外候补者的实态
    第四节 候补官差委和署事
    第五节 候补官补缺问题的对策
    结语
    第五章 清代官僚的晋升与捐升——以捐升制度的确立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清代的官僚晋升制度
    第二节 清代捐升的开始
    第三节 清代捐升制度的确立
    结语
    第六章 官僚的惩戒处分与捐复制度一一以捐复制度的确立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捐复前史
    第二节 清代官僚人事考课制度的概要
    第三节 清代捐复制度的确立
    结语
    第七章 清代的赈捐一一以光绪十五年江浙赈捐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清代赈捐概要
    第二节 光绪十五年江南水害的概况
    第三节 光绪十五年江浙赈捐的实施
    结语
    第八章 捐纳制度的实施与商人
    序言
    第一节 以国家的制度为商机
    第二节 票号的代办报捐业务
    第三节 代办报捐的利益
    结语
    终章
    附录一 清代报捐者的群像
    ——《造送浙江赈捐第十三次请奖各捐生履历银数底册》的统
    计分析
    附录二 高山景行 厚德载物
    ——学习《清代捐纳制度》的一点体会
    日文版跋
    中文版跋
    主要参考文献一览
    伍躍:《中国捐納制度上社会》 范金民
    索引
  • 内容简介: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不仅在捐纳制度史方面,而且在科举制度史、官僚铨选史研究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和推进。本书创意和创新突出,一是视角新颖。清晰揭示了捐纳对于社会流动的重要作用,将捐纳对社会流动的功用论述明晰,从本质上把握了捐纳的制度与运作。二是左右兼顾。翔实阐明了捐纳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将捐纳结合科举制度考察,再比较捐纳制度与科举制度的特性,从而形象地再现了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功用。三是一以贯之。深入探讨了捐纳制度与官僚铨选的关系,通过学理的分析,展示了捐纳候补官缺的丰富内容和候补官的“就职难”的实态。四是拾遗补阙。较大程度地丰富和深化了明清捐纳制度的基本内容,如报捐、印结、赈捐、明代捐纳,以及商人在捐纳实施中的角色等,既有研究不够或不足的部分,均有推进。
      作者积十数年研究主力,搜集和征引了大量一手材料。全书除了引用大量大陆和台湾之已刊未刊档案,引用政书近50部,捐纳资料27种,登科录、缙绅录、职官录22种,尤其是缙绅录、职官最多达19种,奏议、日记、年谱、文集、笔记、官箴书70余种,不少是中国、日本各公藏机构的稀见玲本。
  • 作者简介:
      伍跃,1958年生。中国国籍。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京都大学文学部博士。现为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著有《明清时代の徭役制度与行政制度》、(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2000年6月)。在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中国的《中国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合作译著多种,并承担日本文部省、学术振兴会等项目多项。在明清赋税徭役史、官制官箴史、捐纳史等领域成果卓著。
  • 目录:
    序章 捐纳制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章 明代的例监与纳贡
    序言
    第一节 明代国子监监生资格捐纳的实施
    第二节 纳贡例监出现的原因
    第三节 捐纳出身者的身份意识与社会地位
    结语
    第二章 清代的报捐制度
    序言
    第一节 “事例”
    第二节 报捐的手续
    第三节 代办报捐
    第四节 报捐者参加科举考试问题
    结语
    第三章 清代的报捐与印结
    序言
    第一节 捐纳与印结
    第二节 印结手续费与清末的印结局
    第三节 印结银的分配
    结语
    第四章 捐纳出身者的铨选问题与候补制度
    序言
    第一节 清代的候补制度
    第二节 捐纳与候补
    第三节 在外候补者的实态
    第四节 候补官差委和署事
    第五节 候补官补缺问题的对策
    结语
    第五章 清代官僚的晋升与捐升——以捐升制度的确立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清代的官僚晋升制度
    第二节 清代捐升的开始
    第三节 清代捐升制度的确立
    结语
    第六章 官僚的惩戒处分与捐复制度一一以捐复制度的确立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捐复前史
    第二节 清代官僚人事考课制度的概要
    第三节 清代捐复制度的确立
    结语
    第七章 清代的赈捐一一以光绪十五年江浙赈捐为中心
    序言
    第一节 清代赈捐概要
    第二节 光绪十五年江南水害的概况
    第三节 光绪十五年江浙赈捐的实施
    结语
    第八章 捐纳制度的实施与商人
    序言
    第一节 以国家的制度为商机
    第二节 票号的代办报捐业务
    第三节 代办报捐的利益
    结语
    终章
    附录一 清代报捐者的群像
    ——《造送浙江赈捐第十三次请奖各捐生履历银数底册》的统
    计分析
    附录二 高山景行 厚德载物
    ——学习《清代捐纳制度》的一点体会
    日文版跋
    中文版跋
    主要参考文献一览
    伍躍:《中国捐納制度上社会》 范金民
    索引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美]王国斌 著;李伯重、连玲玲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美]杜赞奇 著;王福明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美]孔飞力 著;李明欢 译;黄鸣奋 校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内藤湖南:汉学与政治
[美]傅佛果 著;陶德民、何英莺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美]贾志扬 著;赵冬梅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儒教与道教
[德]马克斯·韦伯 著;洪天富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英]伊懋可 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加拿大]卜正民 著;张华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
[英]鲁惟一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美]拉铁摩尔 著;唐晓峰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
[美]爱莲心 著;周炽成 译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德国与中华民国
[美]柯伟林 著;陈谦平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