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春者的信柬:昌耀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怀春者的信柬:昌耀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2022-02
版次: 1
ISBN: 9787507553741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2页
字数: 380.000千字
分类: 文学
21人买过
  • 本书属于“隐匿的汉语之光”丛书第二辑,该丛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诗歌评论家张桃洲教授与山东大学(威海)王东东副教授联合主编。本书收录了关于中国当代诗人昌耀的重要研究成果,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昌耀作品的概貌、对昌耀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可藉此了解昌耀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出的贡献,并观察到中国新诗发展历程的诸多侧面。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著名诗人。1950年4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赴抗美援朝战场,并推出处女作《人桥》。1953年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开始正式步入诗坛。2000年因病去世。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诗歌评论家,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主编《中国新诗总系》《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曾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东东,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北大百年新诗》等。曾获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2006年)、汉江·安康诗歌奖(2013年)、DJS诗集奖(2013年)、诗东西青年批评奖(2017年)、后天批评奖(2018年)、徐玉诺诗歌奖(2018年)、周梦蝶诗奖(2018年)。正式出版物有诗集《空椅子》《云》《忧郁共和国》《世纪》,专著《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与张桃洲共同主编《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辑6卷。

    张颖,湖北宜昌人,土家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主要从事现当代新诗研究、思想文化研究。 辑 灵肉与火魂共舞

    险拔峻峭,质而无华—— 谈昌耀的诗

    昌耀:实践者。一部行动的情书—— 昌耀创作散记

    太阳说:来,朝前走—— 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

    “内陆高迥”—— 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

    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

    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 诗人昌耀论

    试论昌耀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从昌耀散文诗《时间客店》谈起

    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 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

    旧作改写:昌耀写作史上的一个“公案”

    昌耀诗的相反相成和两个偏离

    昌耀诗歌的文本气质研究(节选)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 昌耀诗歌论析

    钟声回到青铜——昌耀诗歌导读

    评价昌耀诗歌的三个误区

    第二辑 行者

    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昌耀抒情诗集》序

    幸存的诗人

    行者昌耀

    受难的囚徒与垂首的玫瑰—— 怀念诗人昌耀

    伶仃的荒原狼——怀念昌耀

    诗人中的诗人

    “溺水者”昌耀

    第三辑 金黄的色块

    《慈航》解读

    昌耀:为散文诗拓宽道路

    “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 长诗《哈拉库图》与诗人昌耀的精神历程

    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昌耀部分诗作评析

    一次际遇就是一部心灵史—— 读昌耀《在山谷:乡途》

    昌耀先生的《一天》

    第四辑 空谷足音

    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

    宿命授予诗人荆冠—— 答星星诗刊社艾星并兼致叶存政、杨兴文

    答记者张晓颖问

    附 录

    昌耀文学活动年表
  •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隐匿的汉语之光”丛书第二辑,该丛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诗歌评论家张桃洲教授与山东大学(威海)王东东副教授联合主编。本书收录了关于中国当代诗人昌耀的重要研究成果,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昌耀作品的概貌、对昌耀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可藉此了解昌耀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出的贡献,并观察到中国新诗发展历程的诸多侧面。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著名诗人。1950年4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赴抗美援朝战场,并推出处女作《人桥》。1953年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开始正式步入诗坛。2000年因病去世。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 作者简介:
    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诗歌评论家,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主编《中国新诗总系》《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曾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王东东,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北大百年新诗》等。曾获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2006年)、汉江·安康诗歌奖(2013年)、DJS诗集奖(2013年)、诗东西青年批评奖(2017年)、后天批评奖(2018年)、徐玉诺诗歌奖(2018年)、周梦蝶诗奖(2018年)。正式出版物有诗集《空椅子》《云》《忧郁共和国》《世纪》,专著《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与张桃洲共同主编《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辑6卷。

    张颖,湖北宜昌人,土家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任教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主要从事现当代新诗研究、思想文化研究。
  • 目录:
    辑 灵肉与火魂共舞

    险拔峻峭,质而无华—— 谈昌耀的诗

    昌耀:实践者。一部行动的情书—— 昌耀创作散记

    太阳说:来,朝前走—— 评《一首长诗和三首短诗》

    “内陆高迥”—— 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

    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

    对一个口吃者的精神分析—— 诗人昌耀论

    试论昌耀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从昌耀散文诗《时间客店》谈起

    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 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

    旧作改写:昌耀写作史上的一个“公案”

    昌耀诗的相反相成和两个偏离

    昌耀诗歌的文本气质研究(节选)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 昌耀诗歌论析

    钟声回到青铜——昌耀诗歌导读

    评价昌耀诗歌的三个误区

    第二辑 行者

    他在荒原上默默闪光——《昌耀抒情诗集》序

    幸存的诗人

    行者昌耀

    受难的囚徒与垂首的玫瑰—— 怀念诗人昌耀

    伶仃的荒原狼——怀念昌耀

    诗人中的诗人

    “溺水者”昌耀

    第三辑 金黄的色块

    《慈航》解读

    昌耀:为散文诗拓宽道路

    “城堡,宿命永恒不变的感伤主题”—— 长诗《哈拉库图》与诗人昌耀的精神历程

    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昌耀部分诗作评析

    一次际遇就是一部心灵史—— 读昌耀《在山谷:乡途》

    昌耀先生的《一天》

    第四辑 空谷足音

    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

    宿命授予诗人荆冠—— 答星星诗刊社艾星并兼致叶存政、杨兴文

    答记者张晓颖问

    附 录

    昌耀文学活动年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怀春者的信柬:昌耀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怀春不遇
崔红杏
怀春者的信柬:昌耀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怀春室诗文
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