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9
版次: 1
ISBN: 9787030499134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2页
字数: 40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0人买过
  •   科学研究方法学是研究科学研究方法的学问,讨论如何将科学方法论具体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规则及系统化工作程序。十二对规则包括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任务和态度、步骤和方法;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这些规则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予以应用。系统化工作程序:①调研及选题,包括需求调研、环境调研、风险调研和科研选题;②规划,对目标、思想、环境、内容、程序、方法和质量检验进行规划;③科学实施,包括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实验研究、创新点的提出、关键问题的突破和解决等;④科学研究质量的检验与评估,采用的方法包括理论方法、经验方法、试验方法、专家系统和用户信息反馈等。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可供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科技管理人员及高等学校师生阅读。   闻邦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43~1946年就读于浙江省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现为新河中学),1946~1949年于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学习,194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因病复员,1951年夏考入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机械系,1955年本科毕业后在苏联专家格·依·索苏诺夫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闻邦椿教授现为东北大学教授、辽宁省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曾任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985工程首席教授。
      1991年闻邦椿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先后曾任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长江学者”奖励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机械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吉利大学校长。
      闻邦椿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和振动工程方面的教学工作,为培养各类学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讲授“机械振动学”“工程非线性振动”“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振动的利用与控制”“机械和结构的动态设计”“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除培养本科生外,截至2015年年末,已培养122名硕士研究生、90名博士研究生和16名博士后,指导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访问学者各1名。
      
      闻国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43~1946年就读于浙江省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现为新河中学),1946~1949年于浙江省温岭县中学和黄岩县中学高中部学习,1949年7月高中毕业后到上海开明书店工作,后调至开明书店北京总管理处负责数学等书籍的校对工作,1951年夏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作为研究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师从庄圻泰教授,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退休时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1985年,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的指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派出教师到山东省筹建一所重点大学——烟台大学,他被派往该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还曾兼任该校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经过5年辛勤工作,使该校数学系初具规模,山东省人民政府为此给他记功一次。
      在教学方面,他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的函数论方法及其应用的教学工作,曾开设“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空间解析几何”“共形映射”“解析函数的边值问题”“复变函数的应用”“广义解析函数”“椭圆型复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函数论方法”等10多门课程。1979年他开始指导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已有20多名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前言

    第1篇 概论
    第1章 概论
    1.1 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1.2 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基本内容
    1.3 科学研究应遵循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1.4 科学研究应执行系统化程序
    1.5 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思维并运用好创新原理和方法
    1.6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1.7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可以产生的效果

    第2篇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规则做好科学研究
    第2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一:目的和要求
    2.1 引言
    2.2 科学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
    2.2.1 有成就的人常常有远大的理想
    2.2.2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
    2.2.3 四类理想和目标
    2.3 科学研究要有具体的要求
    2.3.1 要求之一: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3.2 要求之二:达到质量要求
    2.3.3 要求之三:付出的代价较低
    2.3.4 要求之四:花费的时间较短
    2.3.5 要求之五:达到环保的要求
    2.3.6 要求之六:考虑服务方便
    2.3.7 实现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最高的效益
    第3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二:任务和态度
    3.1 引言
    3.2 确定和选择任务
    3.2.1 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国家的总目标之中
    3.2.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任务
    3.2.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
    3.2.4 选择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
    3.2.5 对确定的任务进行详细剖析
    3.3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
    3.3.1 勤奋和刻苦
    3.3.2 严谨和求实
    3.3.3 勇于实践,开拓进取
    3.3.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第4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三:步骤和方法
    4.1 引言
    4.2 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
    4.2.1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做好调研
    4.2.2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制定好规划
    4.2.3 做好科学研究应执行好规划并做好科学实施
    4.2.4 从事科学研究应做好检验和评估
    4.3 科学研究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4.3.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
    4.3.2 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
    4.3.3 现代心理学原理
    4.3.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4.3.5 信息技术
    4.3.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
    4.3.7 试验方法
    4.3.8 创新的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方法
    4.3.9 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
    ……
    第5章 做好科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四项主观潜能
    第6章 集体单位科学研究应发挥集体的潜能
    第7章 科学研究应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8章 科学研究应发挥两个动态因素的作用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所有工作
    ……

    第3篇 科学研究的系统化工作程序
    第4篇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
    第5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第6篇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
    第7篇 结语与感言

    参考文献
    附录
  • 内容简介:
      科学研究方法学是研究科学研究方法的学问,讨论如何将科学方法论具体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规则及系统化工作程序。十二对规则包括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任务和态度、步骤和方法;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这些规则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予以应用。系统化工作程序:①调研及选题,包括需求调研、环境调研、风险调研和科研选题;②规划,对目标、思想、环境、内容、程序、方法和质量检验进行规划;③科学实施,包括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实验研究、创新点的提出、关键问题的突破和解决等;④科学研究质量的检验与评估,采用的方法包括理论方法、经验方法、试验方法、专家系统和用户信息反馈等。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可供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科技管理人员及高等学校师生阅读。
  • 作者简介:
      闻邦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43~1946年就读于浙江省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现为新河中学),1946~1949年于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学习,194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因病复员,1951年夏考入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机械系,1955年本科毕业后在苏联专家格·依·索苏诺夫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闻邦椿教授现为东北大学教授、辽宁省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曾任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985工程首席教授。
      1991年闻邦椿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先后曾任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长江学者”奖励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机械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吉利大学校长。
      闻邦椿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和振动工程方面的教学工作,为培养各类学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讲授“机械振动学”“工程非线性振动”“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振动的利用与控制”“机械和结构的动态设计”“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除培养本科生外,截至2015年年末,已培养122名硕士研究生、90名博士研究生和16名博士后,指导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访问学者各1名。
      
      闻国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43~1946年就读于浙江省温岭县私立授智初级中学(现为新河中学),1946~1949年于浙江省温岭县中学和黄岩县中学高中部学习,1949年7月高中毕业后到上海开明书店工作,后调至开明书店北京总管理处负责数学等书籍的校对工作,1951年夏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作为研究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师从庄圻泰教授,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退休时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1985年,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的指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派出教师到山东省筹建一所重点大学——烟台大学,他被派往该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还曾兼任该校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经过5年辛勤工作,使该校数学系初具规模,山东省人民政府为此给他记功一次。
      在教学方面,他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的函数论方法及其应用的教学工作,曾开设“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空间解析几何”“共形映射”“解析函数的边值问题”“复变函数的应用”“广义解析函数”“椭圆型复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函数论方法”等10多门课程。1979年他开始指导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已有20多名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 目录:
    前言

    第1篇 概论
    第1章 概论
    1.1 研究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1.2 科学研究的一般知识和基本内容
    1.3 科学研究应遵循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1.4 科学研究应执行系统化程序
    1.5 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思维并运用好创新原理和方法
    1.6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1.7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可以产生的效果

    第2篇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规则做好科学研究
    第2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一:目的和要求
    2.1 引言
    2.2 科学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
    2.2.1 有成就的人常常有远大的理想
    2.2.2 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目标
    2.2.3 四类理想和目标
    2.3 科学研究要有具体的要求
    2.3.1 要求之一: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3.2 要求之二:达到质量要求
    2.3.3 要求之三:付出的代价较低
    2.3.4 要求之四:花费的时间较短
    2.3.5 要求之五:达到环保的要求
    2.3.6 要求之六:考虑服务方便
    2.3.7 实现六项要求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最高的效益
    第3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二:任务和态度
    3.1 引言
    3.2 确定和选择任务
    3.2.1 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国家的总目标之中
    3.2.2 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任务
    3.2.3 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
    3.2.4 选择任务要紧抓良好机遇
    3.2.5 对确定的任务进行详细剖析
    3.3 正确的态度和理念
    3.3.1 勤奋和刻苦
    3.3.2 严谨和求实
    3.3.3 勇于实践,开拓进取
    3.3.4 勤于思考,善于创新
    第4章 科学研究核心要素之三:步骤和方法
    4.1 引言
    4.2 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
    4.2.1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做好调研
    4.2.2 做好科学研究应先制定好规划
    4.2.3 做好科学研究应执行好规划并做好科学实施
    4.2.4 从事科学研究应做好检验和评估
    4.3 科学研究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4.3.1 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
    4.3.2 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
    4.3.3 现代心理学原理
    4.3.4 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4.3.5 信息技术
    4.3.6 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
    4.3.7 试验方法
    4.3.8 创新的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方法
    4.3.9 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
    ……
    第5章 做好科学研究应充分发挥四项主观潜能
    第6章 集体单位科学研究应发挥集体的潜能
    第7章 科学研究应重视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8章 科学研究应发挥两个动态因素的作用
    第9章 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所有工作
    ……

    第3篇 科学研究的系统化工作程序
    第4篇 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的原理和技法
    第5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
    第6篇 科学研究的具体程序及实例
    第7篇 结语与感言

    参考文献
    附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的起源
成生辉,崔维成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实验真有趣(全4册):调动全身感官的STEM实验,为6~12岁孩子搭建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室”,轻松“玩”出学习力!
[西]葆拉·纳瓦罗 (西)安琪儿·希门尼斯 著;孙甜 译;[西]伯纳黛特·库克萨特 绘;斯坦威 出品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分利:企业激励的底层逻辑
贾长松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就是这么逗:宇宙超有料
一园青菜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大概念
(英) 乔恩·埃文斯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减重:适度低碳水饮食法
王兴国、姜丹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简史(少年简读版)让孩子一口气读完科学发展脉络,构建系统科学认知!
张玉光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家们的神奇发现 25位科学家的真实故事 3-6岁职业启蒙科普绘本
萨斯基亚·格温 文,安娜·阿尔韦罗 图,丁将 译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探索绘本全5册奇妙的昆虫神奇的植物石头的故事风是怎样形成的小水滴历险记儿童科普读物绘本3-6岁幼儿科普故事书科学探索启蒙
周冲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博物馆:神奇藏品背后的医学简史
(英) 娜塔莎·麦肯罗、塞利娜·赫尔利主编 ; 董震东译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备孕随手查(60个高效成功备孕攻略,可速查可记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30余年一线临床经验汇总,助您远离备孕焦虑,优生优育。)
陈倩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家的故事全4册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古近代科学家的故事100个外国历史名人非注音版洪涛榜样的力量小学生三四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籍
郑士波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Vibration Utilization Engineering(振动利用工程)
闻邦椿;[美]黄显利;李以农;张义民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振动机械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
闻邦椿、刘树英、张学良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闻邦椿教授论文集(第3集英文科技学术论文)(英文版)
闻邦椿教授文集编纂组 编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技术哲学方法论体系和原理程序和方法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连接与紧固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滚动轴承
闻邦椿 著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 轴 弹簧
闻邦椿
科学研究方法学:怎样做好科学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手册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闻邦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