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500947851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1页
字数: 36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体育
127人买过
  •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是中国轮滑协会推荐的培训用书,内容比较系统全面,介绍了速度轮滑运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包括速度轮滑运动的由来、分类与发展情况,速度轮滑的入门教法,速度轮滑滑行的技术、教学与风格,速度轮滑的训练方法,以及比较场地、器材和服饰等。   孙显墀,1932年出生,山东省文登市人,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斯大林中央体育学院。曾任中国男子速滑队教练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速滑队总教练兼科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滑冰协会速滑教练委员会主任、国家体委速滑技术代表、哈尔滨体育学院速滑专业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速滑界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第一人。孙显墀结缘并受益于双排四轮轱辘板鞋,在1953年的全国冰上运动大会速滑全能项目比赛中,首创了1500米全国纪录,是我国第一代速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在担任中国男子速滑队教练员期间,孙显墀培养出了王金玉和罗致焕两名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在“八一”速滑队任教期间,他研制出了MS一502体育综合训练台、平面滑行板和固定自行车,填补了我国速滑训练器材的空白。同时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马太山,在1981年全国速滑冠军赛中夺得1500米冠军。退休后,孙显墀自办速滑、轮滑业余训练班,在2000—2002年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中连续3年夺得团体总分冠军。在多年的从教历程中,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速滑运动员及教练员。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如今,孙显墀已年逾80,但从未停止对速度滑冰、速度轮滑运动的关注和热爱,一直专注于速度滑冰、速度轮滑的理论研究。
      
      孙一,女,1986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与体能训练学士,香港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与健康学硕士,速度轮滑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裁判员。现就职于香港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任体育科科长、校行政组成员、副主任,同时参与中文课、轮滑课等日常教学工作,并于2013—2014年担任香港滚轴运动总会委员。1996年,10岁的孙一开始接触速度滑冰、速度轮滑专业训练,9币从我国著名速度滑冰教练员孙显墀。2002年,年仅16岁的孙一代表辽宁省参加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一举夺得速度轮滑500米冠军、300米亚军。自此,她开始在国内轮滑界崭露头角。截至2005年,她先后获得8次速度轮滑全国冠军,并达到速度滑冰5000米,速度轮滑300米、500米、1000米国家级运动健将水平。2004—2010年,孙一先后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这期间她专注于速度滑冰、速度轮滑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在《冰雪运动》和《体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蒙猛,1958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冰雪方向)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速度滑冰教学团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班组长,主要从事冰雪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的研究。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学、训练、科研第一线,承担本科生、研究生速度滑冰课程的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工作,由他研发的新型KLAP教学速滑冰刀,实现了KLAP冰刀新的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属国内首创。在工作中,他注重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先后编著的《冰上运动》《速度滑冰裁判法》《中国冬季运动史》和《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速度滑冰》等教材均属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并推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及教练员岗培教材。作为负责人,他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先后获省、部级成果奖励8项。1986年至今,多次担任全国速滑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及各类全国性比赛的裁判长,并先后9次担任速滑世界杯赛、大冬会副裁判长工作。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1998—2001年度国家级全国体育竞赛优秀裁判员”,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高层次裁判人才培养对象,为我国速滑竞赛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轮滑运动的由来与分类
    第二节国内外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四)第四阶段
    二、速度滑冰受益于轮滑的历史情节
    三、速度轮滑受益于直排轮的历史情况
    四、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两栖运动员创奇迹
    五、我国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轮滑运动的入门教法——轻轻松松学轮滑的三步曲
    第一节第一步:初学前的准备,解决三个感觉
    一、对轮滑器材和服装的感觉
    (一)头盔
    (二)护腕
    (三)护肘
    (四)护膝
    二、对轮滑支撑与对地面的感觉
    三、对滑轮滚动而产生“滑动”的感觉
    第二节第二步:初学人门不难,越学兴趣越浓
    一、在草地和软地面上的站立
    二、在硬地面上的站立
    三、使用不同轮刃的站立
    四、选择不同脚位的站立
    (一)V字形站立
    (二)A字形站立
    (三)剪式站立
    五、原地单腿支撑平衡动作
    六、原地移动身体重心动作
    七、原地平抬轮滑鞋踏步动作
    八、原地蹲起动作
    九、原地两脚交替前后滑动动作
    十、向体侧和向前做高抬腿移步动作
    十一、直道滑行动作
    (一)直道单腿蹬地后双蹲惯性滑动作
    (二)直道双腿交替蹬地,单、双腿交替滑行动作
    (三)葫芦步滑法
    (四)横向移动重心动作
    (五)蹬动与滑步相协调的动作
    十二、弯道滑行
    (一)转弯动作
    (二)站立向左交叉压步走
    (三)站立向左连续交叉压步走
    (四)右腿连续单次蹬地动作
    (五)右腿连续两次蹬地后左腿单腿向左倾倒动作
    (六)右腿两次蹬地后左腿向右蹬地动作
    (七)弯道连续交叉压步动作
    (八)向左交叉压步的控制动作
    第三节第三步:强身健体有道,安全非常重要
    一、轮滑鞋制动器停止法
    二、T字形停止法
    三、旋转停止法
    四、A字形点地停止法
    五、向前跪趴式摔倒法
    六、安全的站立方法

    第三章速度轮滑滑跑技术、教法与风格
    第一节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生理特点与术语
    一、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与生理特点
    (一)速度轮滑运动解剖特点
    (二)速度轮滑运动生理特点
    二、技术术语
    第二节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及其教法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变化
    (二)静态滑跑姿势通用基本标准
    (三)动态中的滑跑姿势分析
    (四)保持正确滑跑基本姿势的几点知识
    二、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教法
    第三节速度轮滑滑跑技术分析、教学方法、滑跑特点与风格
    一、技术分析
    (一)直道滑跑技术分析
    (二)弯道滑跑技术分析
    (三)起跑技术分析
    (四)冲刺技术分析
    (五)超越与尾随技术分析
    (六)接力技术分析
    二、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及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
    (一)双蹬技术
    (二)双蹬技术的教学方法
    (三)双蹬技术教学的建议
    三、速度轮滑短、中、长各项目的滑跑技术特点
    (一)公路200米与场地300米滑跑技术特点
    (二)500米与1000米滑跑技术特点
    (三)长距离与马拉松滑跑技术特点
    四、关于速度轮滑滑跑技术风格问题
    (一)滑跑技术风格的内涵
    (二)滑跑技术风格的现状
    (三)滑跑技术风格的顶峰感悟(高峰体验)

    第四章速度轮滑运动的科学训练
    第一节速度轮滑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一、速度轮滑、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相关与区别
    二、速度轮滑运动的能量训练与供能特点
    (一)速度轮滑能量训练分类
    (二)关于能量训练的特征及训练手段
    第二节速度轮滑运动的训练方法
    一、持续训练法
    (一)持续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持续训练法的运用
    二、间歇训练法
    (一)间歇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间歇训练法的运用
    (三)间歇训练法的注意事项
    三、重复训练法
    (一)重复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重复训练法的运用
    四、循环训练法
    (一)循环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五、短冲训练法
    (一)短冲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短冲训练法的运用
    六、变速训练法
    (一)变速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变速训练法的运用
    七、法特莱克训练法
    (一)法特莱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法特莱克训练法的运用
    八、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
    (一)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运用
    九、变换训练法
    (一)变换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十、测验、比赛法
    (一)测验、比赛法的构成因素
    (二)测验、比赛法的运用
    第三节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
    (一)力量训练
    (二)速度训练
    (三)耐久力训练
    (四)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训练
    (五)灵敏性训练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基本功动作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手段
    第四节速度轮滑运动的战术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战术的内容与特点
    二、速度轮滑不同项目的战术特点
    (一)公路200米个人计时赛和场地300米个人计时赛
    (二)500米计时赛
    (三)1000米计时赛
    (四)5000米(或10000米)积分淘汰赛
    (五)长距离淘汰赛
    (六)马拉松赛
    三、速度轮滑战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一)战术训练方法
    (二)战术训练手段
    (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四)教练员在竞赛中的指挥
    第五节速度轮滑训练计划的制定
    一、多年训练规划
    二、全年(大周期)训练计划
    (一)全年各训练时期的任务
    (二)全年各时期训练的内容与手段
    (三)全年各时期训练负荷与比重的安排
    三、月(中周期)训练计划与小周期训练计划
    (一)月(中周期)训练计划
    (二)小周期训练计划
    四、课时计划(教案)

    第五章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运动器材与服饰
    第一节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
    一、速度轮滑场地赛标准场地
    二、速度轮滑公路赛跑道
    第二节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与服饰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
    二、速度轮滑器材的保养
    三、速度轮滑运动员的服饰
    编后语
  • 内容简介: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是中国轮滑协会推荐的培训用书,内容比较系统全面,介绍了速度轮滑运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包括速度轮滑运动的由来、分类与发展情况,速度轮滑的入门教法,速度轮滑滑行的技术、教学与风格,速度轮滑的训练方法,以及比较场地、器材和服饰等。
  • 作者简介:
      孙显墀,1932年出生,山东省文登市人,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斯大林中央体育学院。曾任中国男子速滑队教练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速滑队总教练兼科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滑冰协会速滑教练委员会主任、国家体委速滑技术代表、哈尔滨体育学院速滑专业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速滑界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第一人。孙显墀结缘并受益于双排四轮轱辘板鞋,在1953年的全国冰上运动大会速滑全能项目比赛中,首创了1500米全国纪录,是我国第一代速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在担任中国男子速滑队教练员期间,孙显墀培养出了王金玉和罗致焕两名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在“八一”速滑队任教期间,他研制出了MS一502体育综合训练台、平面滑行板和固定自行车,填补了我国速滑训练器材的空白。同时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马太山,在1981年全国速滑冠军赛中夺得1500米冠军。退休后,孙显墀自办速滑、轮滑业余训练班,在2000—2002年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中连续3年夺得团体总分冠军。在多年的从教历程中,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速滑运动员及教练员。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如今,孙显墀已年逾80,但从未停止对速度滑冰、速度轮滑运动的关注和热爱,一直专注于速度滑冰、速度轮滑的理论研究。
      
      孙一,女,1986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与体能训练学士,香港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与健康学硕士,速度轮滑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裁判员。现就职于香港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任体育科科长、校行政组成员、副主任,同时参与中文课、轮滑课等日常教学工作,并于2013—2014年担任香港滚轴运动总会委员。1996年,10岁的孙一开始接触速度滑冰、速度轮滑专业训练,9币从我国著名速度滑冰教练员孙显墀。2002年,年仅16岁的孙一代表辽宁省参加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一举夺得速度轮滑500米冠军、300米亚军。自此,她开始在国内轮滑界崭露头角。截至2005年,她先后获得8次速度轮滑全国冠军,并达到速度滑冰5000米,速度轮滑300米、500米、1000米国家级运动健将水平。2004—2010年,孙一先后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这期间她专注于速度滑冰、速度轮滑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在《冰雪运动》和《体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蒙猛,1958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黑龙江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冰雪方向)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速度滑冰教学团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班组长,主要从事冰雪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的研究。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学、训练、科研第一线,承担本科生、研究生速度滑冰课程的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工作,由他研发的新型KLAP教学速滑冰刀,实现了KLAP冰刀新的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属国内首创。在工作中,他注重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先后编著的《冰上运动》《速度滑冰裁判法》《中国冬季运动史》和《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速度滑冰》等教材均属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并推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及教练员岗培教材。作为负责人,他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先后获省、部级成果奖励8项。1986年至今,多次担任全国速滑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及各类全国性比赛的裁判长,并先后9次担任速滑世界杯赛、大冬会副裁判长工作。200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1998—2001年度国家级全国体育竞赛优秀裁判员”,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高层次裁判人才培养对象,为我国速滑竞赛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轮滑运动的由来与分类
    第二节国内外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四)第四阶段
    二、速度滑冰受益于轮滑的历史情节
    三、速度轮滑受益于直排轮的历史情况
    四、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两栖运动员创奇迹
    五、我国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轮滑运动的入门教法——轻轻松松学轮滑的三步曲
    第一节第一步:初学前的准备,解决三个感觉
    一、对轮滑器材和服装的感觉
    (一)头盔
    (二)护腕
    (三)护肘
    (四)护膝
    二、对轮滑支撑与对地面的感觉
    三、对滑轮滚动而产生“滑动”的感觉
    第二节第二步:初学人门不难,越学兴趣越浓
    一、在草地和软地面上的站立
    二、在硬地面上的站立
    三、使用不同轮刃的站立
    四、选择不同脚位的站立
    (一)V字形站立
    (二)A字形站立
    (三)剪式站立
    五、原地单腿支撑平衡动作
    六、原地移动身体重心动作
    七、原地平抬轮滑鞋踏步动作
    八、原地蹲起动作
    九、原地两脚交替前后滑动动作
    十、向体侧和向前做高抬腿移步动作
    十一、直道滑行动作
    (一)直道单腿蹬地后双蹲惯性滑动作
    (二)直道双腿交替蹬地,单、双腿交替滑行动作
    (三)葫芦步滑法
    (四)横向移动重心动作
    (五)蹬动与滑步相协调的动作
    十二、弯道滑行
    (一)转弯动作
    (二)站立向左交叉压步走
    (三)站立向左连续交叉压步走
    (四)右腿连续单次蹬地动作
    (五)右腿连续两次蹬地后左腿单腿向左倾倒动作
    (六)右腿两次蹬地后左腿向右蹬地动作
    (七)弯道连续交叉压步动作
    (八)向左交叉压步的控制动作
    第三节第三步:强身健体有道,安全非常重要
    一、轮滑鞋制动器停止法
    二、T字形停止法
    三、旋转停止法
    四、A字形点地停止法
    五、向前跪趴式摔倒法
    六、安全的站立方法

    第三章速度轮滑滑跑技术、教法与风格
    第一节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生理特点与术语
    一、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与生理特点
    (一)速度轮滑运动解剖特点
    (二)速度轮滑运动生理特点
    二、技术术语
    第二节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及其教法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变化
    (二)静态滑跑姿势通用基本标准
    (三)动态中的滑跑姿势分析
    (四)保持正确滑跑基本姿势的几点知识
    二、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教法
    第三节速度轮滑滑跑技术分析、教学方法、滑跑特点与风格
    一、技术分析
    (一)直道滑跑技术分析
    (二)弯道滑跑技术分析
    (三)起跑技术分析
    (四)冲刺技术分析
    (五)超越与尾随技术分析
    (六)接力技术分析
    二、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及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
    (一)双蹬技术
    (二)双蹬技术的教学方法
    (三)双蹬技术教学的建议
    三、速度轮滑短、中、长各项目的滑跑技术特点
    (一)公路200米与场地300米滑跑技术特点
    (二)500米与1000米滑跑技术特点
    (三)长距离与马拉松滑跑技术特点
    四、关于速度轮滑滑跑技术风格问题
    (一)滑跑技术风格的内涵
    (二)滑跑技术风格的现状
    (三)滑跑技术风格的顶峰感悟(高峰体验)

    第四章速度轮滑运动的科学训练
    第一节速度轮滑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一、速度轮滑、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相关与区别
    二、速度轮滑运动的能量训练与供能特点
    (一)速度轮滑能量训练分类
    (二)关于能量训练的特征及训练手段
    第二节速度轮滑运动的训练方法
    一、持续训练法
    (一)持续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持续训练法的运用
    二、间歇训练法
    (一)间歇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间歇训练法的运用
    (三)间歇训练法的注意事项
    三、重复训练法
    (一)重复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重复训练法的运用
    四、循环训练法
    (一)循环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五、短冲训练法
    (一)短冲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短冲训练法的运用
    六、变速训练法
    (一)变速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变速训练法的运用
    七、法特莱克训练法
    (一)法特莱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法特莱克训练法的运用
    八、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
    (一)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运用
    九、变换训练法
    (一)变换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二)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十、测验、比赛法
    (一)测验、比赛法的构成因素
    (二)测验、比赛法的运用
    第三节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
    (一)力量训练
    (二)速度训练
    (三)耐久力训练
    (四)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训练
    (五)灵敏性训练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基本功动作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手段
    第四节速度轮滑运动的战术训练
    一、速度轮滑运动战术的内容与特点
    二、速度轮滑不同项目的战术特点
    (一)公路200米个人计时赛和场地300米个人计时赛
    (二)500米计时赛
    (三)1000米计时赛
    (四)5000米(或10000米)积分淘汰赛
    (五)长距离淘汰赛
    (六)马拉松赛
    三、速度轮滑战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一)战术训练方法
    (二)战术训练手段
    (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四)教练员在竞赛中的指挥
    第五节速度轮滑训练计划的制定
    一、多年训练规划
    二、全年(大周期)训练计划
    (一)全年各训练时期的任务
    (二)全年各时期训练的内容与手段
    (三)全年各时期训练负荷与比重的安排
    三、月(中周期)训练计划与小周期训练计划
    (一)月(中周期)训练计划
    (二)小周期训练计划
    四、课时计划(教案)

    第五章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运动器材与服饰
    第一节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
    一、速度轮滑场地赛标准场地
    二、速度轮滑公路赛跑道
    第二节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与服饰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
    二、速度轮滑器材的保养
    三、速度轮滑运动员的服饰
    编后语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轮滑
高一、邓立平 著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最快的恐龙/吼恐龙来了
[美]唐·莱森 著;陈婧 译;[加]约翰·宾登 绘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制胜:达到运动巅峰的100个速度训练
刘建桥、赵超越 译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灵敏和反应训练(第3版)
陈洋、周亢亢 译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管理:一本为决策者和从业者制定的道路安全手册
何勇 译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激情冒险三部曲(套装共3册)
[荷]露丝·维洛克斯 著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比燕子还快的马——冷科普绘本馆
纸上魔方 著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和加速度
[英]理查·斯皮尔伯利(Richard Spilsbury) 著;李慧杰 译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与规模——碳中和的OKR行动指南
约翰·杜尔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训练:理论要点、动作练习与运动专项训练计划
[英]伊恩·杰弗里斯(Ian Jeffreys) 著;[美]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沈兆喆 译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文化:即时性的到来
[英]约翰·汤姆林森 著;张仲沾 译;高红霞;张丹旸
速度轮滑运动技术与训练
速度就是生命
[美]戴维斯 著;钱建初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