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

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7
版次: 1
ISBN: 978756096258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5页
字数: 25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25人买过
  •   《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分析了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领域的发展历程,站在多维和立体的视角。从事业、管理、业务、理念和效果五个方面,对该时段中国对外宣传领域进行了层层剖析,并就该段历史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习少颖,陕西西安人。供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12年,发表新闻作品5000余篇,获省、部级各类新闻奖项20余个。在武汉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2008年获新闻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传播,在新闻传播学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导论/001
    一、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001
    二、基本概念阐述/005
    1.宣传与对外宣传/005
    2.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007
    三、相关研究综述/009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013
    第一章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发展/015
    第一节多语种对外报刊的勃兴/015
    1.对外刊物的发展/015
    2.外文报纸的短期存在/021
    3.对内报刊的对外使命/023
    第二节通讯社/026
    1.新华通讯社/026
    2.中国新闻社/029
    第三节对外广播/032
    1.对外广播的硬件建设/033
    2.多语种广播的开办/037
    3.对外寄送广播节目/039
    第四节电影和电视/041
    1.新闻纪录电影的对外宣传/041
    2.其他类型影片的对外宣传/043
    3.对外电视节目输出/045
    第五节国际交往与合作/047
    1.大众媒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047
    2.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049
    3.官方外交/052
    4.国际友人传播/055
    第六节对外宣传的教育与人才培养/059
    1.归侨与外国专家的贡献/059
    2.外语人才的培养/060
    第七节结语/063

    第二章中国对外宣传的基本政策及管理体制演变/065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政策概述/065
    1.对外宣传的基本政策/065
    2.对外宣传的事业政策/067
    3.对外宣传的业务政策/070
    4.早期新闻法规的制定/074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行政管理/075
    1.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075
    2.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变迁/082
    3.多层次的民间对外宣传体系/085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业务管理/089
    1.对外宣传的内容制作机制/089
    2.对外宣传的推广机制/093
    3.对外宣传的反馈机制/097
    第四节结语/102
    1.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103
    2.分散、多变的管理格局/104
    3.党政一体、政事一体的管理体制/104
    4.外宣服从内宣的管理思想/105

    第三章中国对外宣传的内容、形式及其表现策略门/106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内容/106
    1.国内新闻的报道/106
    2.国际新闻的报道/113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形式/119
    1.消息/119
    2.专题/125
    3.评论/127
    4.图片/131
    5.文风/133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表现策略/137
    1.“暴风骤雨”与“和风细雨”/137
    2.报道“一般中国人的生活”/139
    3.“软”、“灰”、“第三调”的隐蔽性策略/140
    4.用事实说话/142
    5.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144
    6.“三性结合”、“三因制宜”,讲究报道的针对性/14
    7.既斗争又友好/147
    第四节结语,148

    第四章中国对外宣传的理念和业务准则门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基本理念/151
    1.对外宣传理念的来源/151
    2.以内定外的理念基调/155
    3.鼓动与解释的观念交织/158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基本原则/161
    1.实事求是/161
    2.内外有别,外外有别/163
    3.以我为主,宁左勿右/165
    4.求同存异/167
    5.党性原则/169
    6.以正面报道为主/170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基本定位/172
    1.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172
    2.对外宣传的功能:配合国家的内政外交/175
    3.对外宣传的对象:最广泛的世界人民/177
    4.对外宣传的性质:阶级斗争的工具/179
    第四节结语/180

    第五章中国对外宣传的效果门
    第一节一种现实:中国官方期望的效果/182
    1.对外宣传效果的T般呈现/182
    2.对外媒体推进国家对外交往/186
    3.中国期望建立的国家形象/188
    第二节另一种现实:西方及其他民族主义国家的中国印象/195
    1.未知、被禁止的中国/195
    2.中国的另一种世界镜像/199
    第三节主要原因分析/205
    1.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206
    2.中国对外宣传的策略失误/209
    3.美苏等国争夺全球及区域霸权/212
    第四节结语/214
    结语/217
    一、1949-1966年奠定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基本框架/217
    二、反思之一:对外宣传应与国家内政外交保持一定距离/218
    三、反思之二:中国对外宣传发展缺乏整体规划/220
    四、反思之三:对外宣传应重视价值观念的对外传播/223
    五、期望:应建立对外宣传的民间体系/226
    主要参考文献/228
    后记/235
  • 内容简介:
      《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分析了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领域的发展历程,站在多维和立体的视角。从事业、管理、业务、理念和效果五个方面,对该时段中国对外宣传领域进行了层层剖析,并就该段历史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 作者简介:
      习少颖,陕西西安人。供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12年,发表新闻作品5000余篇,获省、部级各类新闻奖项20余个。在武汉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2008年获新闻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传播,在新闻传播学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 目录:
    导论/001
    一、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001
    二、基本概念阐述/005
    1.宣传与对外宣传/005
    2.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007
    三、相关研究综述/009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013
    第一章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发展/015
    第一节多语种对外报刊的勃兴/015
    1.对外刊物的发展/015
    2.外文报纸的短期存在/021
    3.对内报刊的对外使命/023
    第二节通讯社/026
    1.新华通讯社/026
    2.中国新闻社/029
    第三节对外广播/032
    1.对外广播的硬件建设/033
    2.多语种广播的开办/037
    3.对外寄送广播节目/039
    第四节电影和电视/041
    1.新闻纪录电影的对外宣传/041
    2.其他类型影片的对外宣传/043
    3.对外电视节目输出/045
    第五节国际交往与合作/047
    1.大众媒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047
    2.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049
    3.官方外交/052
    4.国际友人传播/055
    第六节对外宣传的教育与人才培养/059
    1.归侨与外国专家的贡献/059
    2.外语人才的培养/060
    第七节结语/063

    第二章中国对外宣传的基本政策及管理体制演变/065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政策概述/065
    1.对外宣传的基本政策/065
    2.对外宣传的事业政策/067
    3.对外宣传的业务政策/070
    4.早期新闻法规的制定/074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行政管理/075
    1.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075
    2.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变迁/082
    3.多层次的民间对外宣传体系/085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业务管理/089
    1.对外宣传的内容制作机制/089
    2.对外宣传的推广机制/093
    3.对外宣传的反馈机制/097
    第四节结语/102
    1.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103
    2.分散、多变的管理格局/104
    3.党政一体、政事一体的管理体制/104
    4.外宣服从内宣的管理思想/105

    第三章中国对外宣传的内容、形式及其表现策略门/106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内容/106
    1.国内新闻的报道/106
    2.国际新闻的报道/113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形式/119
    1.消息/119
    2.专题/125
    3.评论/127
    4.图片/131
    5.文风/133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表现策略/137
    1.“暴风骤雨”与“和风细雨”/137
    2.报道“一般中国人的生活”/139
    3.“软”、“灰”、“第三调”的隐蔽性策略/140
    4.用事实说话/142
    5.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144
    6.“三性结合”、“三因制宜”,讲究报道的针对性/14
    7.既斗争又友好/147
    第四节结语,148

    第四章中国对外宣传的理念和业务准则门
    第一节对外宣传的基本理念/151
    1.对外宣传理念的来源/151
    2.以内定外的理念基调/155
    3.鼓动与解释的观念交织/158
    第二节对外宣传的基本原则/161
    1.实事求是/161
    2.内外有别,外外有别/163
    3.以我为主,宁左勿右/165
    4.求同存异/167
    5.党性原则/169
    6.以正面报道为主/170
    第三节对外宣传的基本定位/172
    1.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了解中国/172
    2.对外宣传的功能:配合国家的内政外交/175
    3.对外宣传的对象:最广泛的世界人民/177
    4.对外宣传的性质:阶级斗争的工具/179
    第四节结语/180

    第五章中国对外宣传的效果门
    第一节一种现实:中国官方期望的效果/182
    1.对外宣传效果的T般呈现/182
    2.对外媒体推进国家对外交往/186
    3.中国期望建立的国家形象/188
    第二节另一种现实:西方及其他民族主义国家的中国印象/195
    1.未知、被禁止的中国/195
    2.中国的另一种世界镜像/199
    第三节主要原因分析/205
    1.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206
    2.中国对外宣传的策略失误/209
    3.美苏等国争夺全球及区域霸权/212
    第四节结语/214
    结语/217
    一、1949-1966年奠定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基本框架/217
    二、反思之一:对外宣传应与国家内政外交保持一定距离/218
    三、反思之二:中国对外宣传发展缺乏整体规划/220
    四、反思之三:对外宣传应重视价值观念的对外传播/223
    五、期望:应建立对外宣传的民间体系/226
    主要参考文献/228
    后记/23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