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

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5
版次: 01
ISBN: 9787115350848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7人买过
  •   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虽不能将这座宝库完全开发,但尽可能地从其中选取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选取的内容围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管理、处事谋略等方面,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其中的历史智慧。
      《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适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在校学生以及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文道,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类图书的策划编写。已策划编辑《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大全集》、《历史是什么玩意儿——中国卷》、《历史是什么玩意儿——世界卷》等书籍。 目 录

    第一篇 需要细细品味的历史事件

    第一章 行至在我,一线不乱的历史人物
    青梅煮酒,谁是真英雄 4
    陈平、王陵对分封诸吕的不同表态 5
    韩信被封王是福是祸 7
    激流勇退,张良得以安度晚年 8
    宋太祖巧选押伴使 10
    赵匡胤长子为何不称帝 11

    第二章 循环往复,值得琢磨的历史逻辑
    为何唯独孙叔敖的子孙可以世袭土地 14
    白圭的为商之道 16
    刘邦在鸿门宴中何以逃生 17
    不做忠臣做良臣的魏徵 19
    弥子瑕为何前宠后罪 20
    李为何高调收葬旧主 21
    蛰伏十年的马融 22
    刘歆聪明反被聪明误 24

    第三章 返观内照,正人衣冠的历史镜鉴
    庄公缘何一再姑息共叔段 28
    王湛到底是名士还是痴愚之人 29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1
    范雎忍辱,终成大业 32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34
    唐太宗如何以人为镜 35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36
    翰墨忠烈颜真卿 38
    身在匈奴心在汉,苏武牧羊 40

    第四章 主动出击,巧妙抓住历史拐点
    王述老来当仁不让 44
    孙权为何决定联盟 45
    孟尝君被罢官后却身价猛增 47
    人微言轻的穰苴如何立威 48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竟是宰相 50
    随何如何说服英布 51

    第二篇 站在高处才能参透的历史智慧

    第五章 视野开阔才能做好重大决策
    周公旦写诗救天下 56
    眼界狭小,黥布谋反失败 57
    王翦为何老来贪图财物 58
    唐寅险入政治漩涡 60
    出将入相,谢安的风流人生 61
    三朝元老,郭子仪荣耀始终 63
    王濬如何平息谗言 65

    第六章 洞察时势才能灵活应对困局
    摆火牛阵,田单大败燕军 68
    吊草人,张巡借箭胜敌 69
    弥留之际,姚崇如何为子孙消祸 71
    蔺相如巧为上司分析人际关系 72
    房琯牛车对阵成笑料 73
    施巧计,孙叔敖改高楚国车底座 74

    第七章 把握大局才能做好资源配置
    要离断臂,稳定吴国局势 76
    和气生财,范老翁躲过碰瓷风波 77
    乐羊为何大义灭亲 79
    真诚隐忍,张良收获《太公兵法》  80
    鬼谷子对孙膑和庞涓的考验 81
    田成子与子皮主仆换位的奥妙 82
    马援慧眼识英主,施展才华 83
    曹操借势创伟业 84

    第八章 境界高远才能明白如何取舍
    王晞苦辞高官 88
    宓子贱止民割麦的用意 89
    借道于晋,虞国被灭 90
    焚烧债券,冯谖替孟尝君买义 91
    千金买马骨的人才战略 93
    吝惜钱财,陶朱公长子坏了大事 94
    王秀之的淡泊人生 95
    吕端“难得糊涂”的宦海人生 97
    韩侂胄错综复杂的死因 98

    第三篇 帮助人们更好生存的历史经验

    第九章 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生存发展
    曹玮设计巧挫敌 104
    孙膑减灶诱庞涓 105
    阮籍醉酒保全身 106
    刘秀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107
    田忌赛马的启示 109
    曹刿如何打败齐桓公 110
    艾子献绳,齐宣王纳谏 111
    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 112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出奇制胜 114

    第十章 适度原则是生存的大智慧
    刘秀随势而动的用人策略 118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 119
    楚庄王绝缨得士 120
    宋襄公“仁义”之师却遭战败 122
    李密为王世充“养兵” 123
    破釜沉舟,项羽战巨鹿 124
    唐太宗对臣子的分寸尺度 126
    徐阶如何为民除害 127
    深受爱戴的扶苏为何自杀 129

    第十一章 目光敏锐才能有的放矢
    听不懂言外之意,县令闹笑话 132
    旷世之才,庞统官至何处  133
    明察秋毫,晋文公巧断案 135
    箕子从象牙筷预见未来 136
    屠夫为何不娶公主 137
    连夜狂奔二百里,赵匡胤勇夺清流关 138
    当皇帝后,宋徽宗的时间都去哪了 140
    孙膑和庞涓的“信息战” 141
    赵广汉放纵京城盗贼只为摸清底细 143
    为成大业,韩信忍胯下之辱 145

    第十二章 准确掌握信息才能获得优势
    解鞍扎营,李广巧退匈奴 148
    凭借演技,陈平贼船脱险 149
    袁崇焕为何被崇祯杀害 150
    公子元出兵伐郑又为何火速撤兵 151
    《韩熙载夜宴图》一当一还的背后 153
    曾参的母亲为何离家出逃 154
    郭子仪四门大开表忠诚 156
    水淹晋阳,智伯自取灭亡 157

    第四篇 教会人们待人接物的历史教材

    第十三章 历史告诉我们做人要修身养德
    身居高位还能谦虚镇定的向敏中 162
    被诬谋反的石苞身正不怕影斜 163
    顾全大局,蔺相如感动廉颇 165
    卫青恪守君臣之道得盛宠 166
    徐达为何宁死不受赏赐 167
    刚愎自用,马谡失街亭 168
    海瑞为何被关在大狱 169
    因酒误事,灌夫窦婴被杀 170
    七擒七纵,诸葛亮收服孟获 172
    羊祜以怀柔之术成伐吴之功 173
    公仪休爱鱼却不收鱼 175
    为什么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177

    第十四章 历史告诉我们凡事要留有余地
    杨修为何因“鸡肋”丢性命 180
    苏轼为何杜撰阎罗王的故事 181
    死灰复燃,韩安国谢狱吏 183
    射杀齐桓公的管仲为何被原谅 184
    好人袁盎终有好报 185
    皇帝的母亲另有其人 186
    丙吉没去过边疆却尽知边疆事 187

    第十五章 历史告诉我们智慧可以规避风险
    司马熹不一样的立后方法 190
    宋英宗的“空白”诏令 191
    “无为”丞相竟然治理好了国家 192
    唐高宗的立后风波 194
    无底玉器对韩昭侯的启发 195
    张咏为何推荐寇准读《霍光传》 196
    王羲之如何躲过伯父的利剑 197
    郭德成为何出家为僧 198
    隰斯弥为何不砍掉家中大树 200

    第五篇 团结互助才能天宽地广的历史规律

    第十六章 优势互补才能共创双赢
    不费一兵一卒,楚文王消灭息国 204
    司马睿如何登上皇位 205
    楚襄王集群臣意见保领土 206
    英雄豪杰善借力 208
    帝王成就霸业的共同点 209
    周勃曾被狱吏救了性命 210
    运用鸡鸣狗盗,孟尝君逃离秦国 211

    第十七章 人的感情也是一种资源
    善待人才,孟尝君保全国家 214
    曹操如何从华容道成功逃走 215
    为何名臣良将都在李世民帐下 216
    吴起和刘备的士兵为何如此忠心 217
    曹操为何不立曹植为太子 218
    善于改造恶人的朱博 219
    荆轲刺秦王的动力 220
    诸葛亮鞠躬尽瘁是为何 221
    名将如何对待士兵 223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始末 225

    第十八章 学会妥善调配各种力量
    曹操为何不追剿袁绍的两个儿子 228
    桃子竟然整治了“齐国三杰” 229
    郑袖为何放走张仪 231
    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233
    三千越甲能吞吴 234

    第十九章 沟通是一种微妙的功夫
    许允提拔同乡为何却获奖赏 238
    徐文远为何深处乱世却屡被重用 238
    诸葛亮如何激发张飞斗志 240
    春秋时期齐楚之战为何不了了之 241
    犹豫不决,郗隆丧失主动权 243
    为什么只有触龙能说服赵太后 244
    身处危机,王守仁如何化解 245
    魏王为何疏远信陵君 246
    孔融为何被杀 247
  •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虽不能将这座宝库完全开发,但尽可能地从其中选取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选取的内容围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管理、处事谋略等方面,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其中的历史智慧。
      《每天一堂历史智慧课》适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在校学生以及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 作者简介:
      文道,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类图书的策划编写。已策划编辑《一本书读通历代趣闻轶事大全集》、《历史是什么玩意儿——中国卷》、《历史是什么玩意儿——世界卷》等书籍。
  • 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需要细细品味的历史事件

    第一章 行至在我,一线不乱的历史人物
    青梅煮酒,谁是真英雄 4
    陈平、王陵对分封诸吕的不同表态 5
    韩信被封王是福是祸 7
    激流勇退,张良得以安度晚年 8
    宋太祖巧选押伴使 10
    赵匡胤长子为何不称帝 11

    第二章 循环往复,值得琢磨的历史逻辑
    为何唯独孙叔敖的子孙可以世袭土地 14
    白圭的为商之道 16
    刘邦在鸿门宴中何以逃生 17
    不做忠臣做良臣的魏徵 19
    弥子瑕为何前宠后罪 20
    李为何高调收葬旧主 21
    蛰伏十年的马融 22
    刘歆聪明反被聪明误 24

    第三章 返观内照,正人衣冠的历史镜鉴
    庄公缘何一再姑息共叔段 28
    王湛到底是名士还是痴愚之人 29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1
    范雎忍辱,终成大业 32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34
    唐太宗如何以人为镜 35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36
    翰墨忠烈颜真卿 38
    身在匈奴心在汉,苏武牧羊 40

    第四章 主动出击,巧妙抓住历史拐点
    王述老来当仁不让 44
    孙权为何决定联盟 45
    孟尝君被罢官后却身价猛增 47
    人微言轻的穰苴如何立威 48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竟是宰相 50
    随何如何说服英布 51

    第二篇 站在高处才能参透的历史智慧

    第五章 视野开阔才能做好重大决策
    周公旦写诗救天下 56
    眼界狭小,黥布谋反失败 57
    王翦为何老来贪图财物 58
    唐寅险入政治漩涡 60
    出将入相,谢安的风流人生 61
    三朝元老,郭子仪荣耀始终 63
    王濬如何平息谗言 65

    第六章 洞察时势才能灵活应对困局
    摆火牛阵,田单大败燕军 68
    吊草人,张巡借箭胜敌 69
    弥留之际,姚崇如何为子孙消祸 71
    蔺相如巧为上司分析人际关系 72
    房琯牛车对阵成笑料 73
    施巧计,孙叔敖改高楚国车底座 74

    第七章 把握大局才能做好资源配置
    要离断臂,稳定吴国局势 76
    和气生财,范老翁躲过碰瓷风波 77
    乐羊为何大义灭亲 79
    真诚隐忍,张良收获《太公兵法》  80
    鬼谷子对孙膑和庞涓的考验 81
    田成子与子皮主仆换位的奥妙 82
    马援慧眼识英主,施展才华 83
    曹操借势创伟业 84

    第八章 境界高远才能明白如何取舍
    王晞苦辞高官 88
    宓子贱止民割麦的用意 89
    借道于晋,虞国被灭 90
    焚烧债券,冯谖替孟尝君买义 91
    千金买马骨的人才战略 93
    吝惜钱财,陶朱公长子坏了大事 94
    王秀之的淡泊人生 95
    吕端“难得糊涂”的宦海人生 97
    韩侂胄错综复杂的死因 98

    第三篇 帮助人们更好生存的历史经验

    第九章 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生存发展
    曹玮设计巧挫敌 104
    孙膑减灶诱庞涓 105
    阮籍醉酒保全身 106
    刘秀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107
    田忌赛马的启示 109
    曹刿如何打败齐桓公 110
    艾子献绳,齐宣王纳谏 111
    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 112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出奇制胜 114

    第十章 适度原则是生存的大智慧
    刘秀随势而动的用人策略 118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 119
    楚庄王绝缨得士 120
    宋襄公“仁义”之师却遭战败 122
    李密为王世充“养兵” 123
    破釜沉舟,项羽战巨鹿 124
    唐太宗对臣子的分寸尺度 126
    徐阶如何为民除害 127
    深受爱戴的扶苏为何自杀 129

    第十一章 目光敏锐才能有的放矢
    听不懂言外之意,县令闹笑话 132
    旷世之才,庞统官至何处  133
    明察秋毫,晋文公巧断案 135
    箕子从象牙筷预见未来 136
    屠夫为何不娶公主 137
    连夜狂奔二百里,赵匡胤勇夺清流关 138
    当皇帝后,宋徽宗的时间都去哪了 140
    孙膑和庞涓的“信息战” 141
    赵广汉放纵京城盗贼只为摸清底细 143
    为成大业,韩信忍胯下之辱 145

    第十二章 准确掌握信息才能获得优势
    解鞍扎营,李广巧退匈奴 148
    凭借演技,陈平贼船脱险 149
    袁崇焕为何被崇祯杀害 150
    公子元出兵伐郑又为何火速撤兵 151
    《韩熙载夜宴图》一当一还的背后 153
    曾参的母亲为何离家出逃 154
    郭子仪四门大开表忠诚 156
    水淹晋阳,智伯自取灭亡 157

    第四篇 教会人们待人接物的历史教材

    第十三章 历史告诉我们做人要修身养德
    身居高位还能谦虚镇定的向敏中 162
    被诬谋反的石苞身正不怕影斜 163
    顾全大局,蔺相如感动廉颇 165
    卫青恪守君臣之道得盛宠 166
    徐达为何宁死不受赏赐 167
    刚愎自用,马谡失街亭 168
    海瑞为何被关在大狱 169
    因酒误事,灌夫窦婴被杀 170
    七擒七纵,诸葛亮收服孟获 172
    羊祜以怀柔之术成伐吴之功 173
    公仪休爱鱼却不收鱼 175
    为什么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177

    第十四章 历史告诉我们凡事要留有余地
    杨修为何因“鸡肋”丢性命 180
    苏轼为何杜撰阎罗王的故事 181
    死灰复燃,韩安国谢狱吏 183
    射杀齐桓公的管仲为何被原谅 184
    好人袁盎终有好报 185
    皇帝的母亲另有其人 186
    丙吉没去过边疆却尽知边疆事 187

    第十五章 历史告诉我们智慧可以规避风险
    司马熹不一样的立后方法 190
    宋英宗的“空白”诏令 191
    “无为”丞相竟然治理好了国家 192
    唐高宗的立后风波 194
    无底玉器对韩昭侯的启发 195
    张咏为何推荐寇准读《霍光传》 196
    王羲之如何躲过伯父的利剑 197
    郭德成为何出家为僧 198
    隰斯弥为何不砍掉家中大树 200

    第五篇 团结互助才能天宽地广的历史规律

    第十六章 优势互补才能共创双赢
    不费一兵一卒,楚文王消灭息国 204
    司马睿如何登上皇位 205
    楚襄王集群臣意见保领土 206
    英雄豪杰善借力 208
    帝王成就霸业的共同点 209
    周勃曾被狱吏救了性命 210
    运用鸡鸣狗盗,孟尝君逃离秦国 211

    第十七章 人的感情也是一种资源
    善待人才,孟尝君保全国家 214
    曹操如何从华容道成功逃走 215
    为何名臣良将都在李世民帐下 216
    吴起和刘备的士兵为何如此忠心 217
    曹操为何不立曹植为太子 218
    善于改造恶人的朱博 219
    荆轲刺秦王的动力 220
    诸葛亮鞠躬尽瘁是为何 221
    名将如何对待士兵 223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始末 225

    第十八章 学会妥善调配各种力量
    曹操为何不追剿袁绍的两个儿子 228
    桃子竟然整治了“齐国三杰” 229
    郑袖为何放走张仪 231
    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233
    三千越甲能吞吴 234

    第十九章 沟通是一种微妙的功夫
    许允提拔同乡为何却获奖赏 238
    徐文远为何深处乱世却屡被重用 238
    诸葛亮如何激发张飞斗志 240
    春秋时期齐楚之战为何不了了之 241
    犹豫不决,郗隆丧失主动权 243
    为什么只有触龙能说服赵太后 244
    身处危机,王守仁如何化解 245
    魏王为何疏远信陵君 246
    孔融为何被杀 247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