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307150133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6页
字数: 76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7人买过
  •   《结构力学》的各个章节,并且各有侧重。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针对具体结构选取计算简图,由刚度分布判断结构的内力图形状以及平面杆件结构变形曲线的绘制等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的。对各种平面杆件结构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校核及使用结构计算软件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章后配有独立思考和习题,对一些经典问题采用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章前均有课前导读,各章尾均有知识归纳,各章还有一些加深和拓展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自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绪论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结构的计算简图1.2.1 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1.2.2 平面杆件结构的简化1.2.3 结构计算简图示例1.3 平面杆件结构分类1.4 荷载分类知识归纳独立思考2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 概述2.2 平面体系的自由度和约束2.2.1 自由度2.2.2 约束2.2.3 计算自由度2.3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2.4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方法与举例2.5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3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3.1 单跨静定梁计算3.1.1 内力和符号规定3.1.2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3.1.3 内力图3.1.4 单跨斜梁3.2 多跨静定梁计算3.2.1 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特性3.2.2 多跨静定梁的传力关系和计算步骤3.3 简单静定平面刚架计算3.4 三铰刚架计算3.5 主从静定平面刚架计算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4 实体三铰拱4.1 概述4.2 实体三铰拱的数解法4.2.1 支座反力的计算公式4.2.2 内力的计算公式4.3 实体三铰拱的压力线4.4 实体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5 静定平面桁架5.1 概述5.2 结点法5.3 截面法5.4 结点法和截面法的联合应用5.5 对称桁架的计算5.6 各类平面梁式桁架比较5.7 组合结构的计算5.8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性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6 虚功原理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6.1 概述6.1.1 杆件结构的位移6.1.2 结构产生位移的外界因素6.1.3 计算位移的目的6.1.4 线弹性体系和非线性变形体系6.2 线性变形体系的实功及变形位能6.2.1 外力实功6.2.2 变形位能6.2.3 外力实功与变形位能6.3 刚体体系的虚功方程及其应用6.3.1 虚功的概念6.3.2 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6.3.3 虚功方程的两种应用6.4 平面杆件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6.4.1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6.4.2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和虚单位荷载法6.5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6.6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6.7 图形相乘法6.8 静定结构由温度变化及制造误差引起的位移计算6.9 静定结构由支座位移引起的位移计算6.10 线性变形体系的互等定理6. 10.1 功的互等定理6. 10.2 位移互等定理6. 10.3 反力互等定理6.10.4 反力与位移互等定理/115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7 力法7.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7.2 力法原理与力法典型方程7.3 荷载作用下各类超静定结构的计算7.3.1 超静定刚架7.3.2 铰接排架7.3.3 超静定桁架7.3.4 超静定组合结构7.3.5 超静定拱7.4 支座位移及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计算7.4.1 温度改变7.4.2 支座位移7.5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7.5.1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7.5.2 超静定结构在温度改变和支座位移作用下的位移计算7.6 超静定结构最终内力图的校核7.6.1 平衡条件校核7.6.2 位移条件校核7.7 对称性的利用7.7.1 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特点7.7.2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特点7.7.3 荷载分组7.7.4 半刚架法7.8 单跨超静定梁在外因作用下的杆端力计算7.8.1 由杆端位移引起的杆端力7.8.2 由荷载引起的杆端力7.8.3 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7.8.4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和载常数7.9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8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8.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8.1.1 关于位移法的简例8.1.2 位移法计算刚架的基本思路8.2 无侧移刚架的计算8.3 有侧移刚架的计算8.3.1 基本未知量的选取8.3.2 基本方程的建立8.4 位移法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8.5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8.5.1 转动刚度8.5.2 分配系数μ8.5.3 传递系数8.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刚架8.7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变形特点8.7.1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8.7.2 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力法和位移法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9 影响线和内力包络图9.1 影响线的概念9.2 用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9.2.1 支座反力影响线9.2.2 弯矩影响线9.2.3 剪力影响线9.3 用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9.4 利用影响线求影响量9.5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9.5.1 可动均布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9.5.2 移动行列荷载的最不利位置9.6 超静定梁影响线的概念9.6.1 静力法9.6.2 机动法9.7 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9.7.1 简支梁内力包络图9.7.2 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0 矩阵位移法10.1 概述10.2 单元刚度矩阵10.2.1 单元的划分10.2.2 单元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表示方法10.2.3 单元刚度矩阵10.3 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10.4 连续梁的结构刚度矩阵10.5 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结构刚度矩阵10.6 用先处理法计算一般平面杆件结构10.7 等效结点荷载10.8 矩阵位移法的后处理法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1 结构弹性稳定计算11.1 概述11.1.1 分支点失稳11.1.2 极值点失稳11.2 用静力法确定等截面压杆的临界荷载11.3 用静力法确定变截面压杆的临界荷载11.4 等截面直杆稳定11.4.1 刚性支承上等截面直杆的稳定11.4.2 具有弹性支承的等截面直杆的稳定11.5 偏心受压直杆稳定11.6 刚架稳定11.6.1 考虑轴向力效应的转角位移方程11.6.2 按位移法组成稳定方程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2 结构动力学12.1 概述12.1.1 动力学的特点12.1.2 动力学的任务和内容12.1.3 动力荷载的分类12.2 结构动力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12.2.1 动力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12.2.2 体系自由度的简化12.2.3 体系自由度的确定12.3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3.1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12.3.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12.3.3 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频率12.3.4 简谐振动的特性12.4 单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12.4.1 简谐荷载12.4.2 冲击荷载12.5 考虑阻尼影响的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12.5.1 有阻尼的自由振动12.5.2 一般动力荷载下结构的动力反应12.5.3 简谐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和动力性能12.6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6.1 运动方程的建立12.6.2 频率方程和频率12.6.3 主振型12.6.4 运动方程的一般解12.7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12.8 一般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8.1 柔度法12.8.2 刚度法12.8.3 振型的正交性12.8.4 运动方程的一般解12.9 振型分解法12.9.1 广义坐标的概念12.9.2 按振型分解法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不考虑阻尼影响12.9.3 按振型分解法计算有阻尼受迫振动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3 结构力学总论13.1 几种常见结构体系的计算简图13.1.1 矩形板及其简化13.1.2 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的荷载传递方式及其简化13.1.3 规则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结构计算简图13.2 刚度分布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1 转动刚度分布对无侧移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2 侧向刚度分布对侧移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3 刚度分布对一般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3 杆件结构的变形形式13.3.1 杆件结构变形的基本规律13.3.2 杆件结构弯曲变形曲线的计算13.3.3 一些典型超静定结构变形曲线示意图13.4 广义单元和子结构的应用13.4.1 广义单元及其刚度矩阵13.4.2 子结构的应用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4 结构力学问题的计算机求解14.1 SAP2000软件简介14.1.1 SAP2000简介14.1.2 SAP2000基本操作过程14.2 静定结构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1 静定梁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2 静定桁架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3 三铰拱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3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4 结构振型曲线14.5 结构弹性稳定荷载与屈曲模式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结构力学》的各个章节,并且各有侧重。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针对具体结构选取计算简图,由刚度分布判断结构的内力图形状以及平面杆件结构变形曲线的绘制等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的。对各种平面杆件结构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校核及使用结构计算软件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章后配有独立思考和习题,对一些经典问题采用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章前均有课前导读,各章尾均有知识归纳,各章还有一些加深和拓展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自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目录:
    1 绪论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结构的计算简图1.2.1 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1.2.2 平面杆件结构的简化1.2.3 结构计算简图示例1.3 平面杆件结构分类1.4 荷载分类知识归纳独立思考2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 概述2.2 平面体系的自由度和约束2.2.1 自由度2.2.2 约束2.2.3 计算自由度2.3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2.4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方法与举例2.5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3 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3.1 单跨静定梁计算3.1.1 内力和符号规定3.1.2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3.1.3 内力图3.1.4 单跨斜梁3.2 多跨静定梁计算3.2.1 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特性3.2.2 多跨静定梁的传力关系和计算步骤3.3 简单静定平面刚架计算3.4 三铰刚架计算3.5 主从静定平面刚架计算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4 实体三铰拱4.1 概述4.2 实体三铰拱的数解法4.2.1 支座反力的计算公式4.2.2 内力的计算公式4.3 实体三铰拱的压力线4.4 实体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5 静定平面桁架5.1 概述5.2 结点法5.3 截面法5.4 结点法和截面法的联合应用5.5 对称桁架的计算5.6 各类平面梁式桁架比较5.7 组合结构的计算5.8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性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6 虚功原理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6.1 概述6.1.1 杆件结构的位移6.1.2 结构产生位移的外界因素6.1.3 计算位移的目的6.1.4 线弹性体系和非线性变形体系6.2 线性变形体系的实功及变形位能6.2.1 外力实功6.2.2 变形位能6.2.3 外力实功与变形位能6.3 刚体体系的虚功方程及其应用6.3.1 虚功的概念6.3.2 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6.3.3 虚功方程的两种应用6.4 平面杆件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6.4.1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6.4.2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和虚单位荷载法6.5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6.6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6.7 图形相乘法6.8 静定结构由温度变化及制造误差引起的位移计算6.9 静定结构由支座位移引起的位移计算6.10 线性变形体系的互等定理6. 10.1 功的互等定理6. 10.2 位移互等定理6. 10.3 反力互等定理6.10.4 反力与位移互等定理/115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7 力法7.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7.2 力法原理与力法典型方程7.3 荷载作用下各类超静定结构的计算7.3.1 超静定刚架7.3.2 铰接排架7.3.3 超静定桁架7.3.4 超静定组合结构7.3.5 超静定拱7.4 支座位移及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计算7.4.1 温度改变7.4.2 支座位移7.5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7.5.1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7.5.2 超静定结构在温度改变和支座位移作用下的位移计算7.6 超静定结构最终内力图的校核7.6.1 平衡条件校核7.6.2 位移条件校核7.7 对称性的利用7.7.1 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特点7.7.2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特点7.7.3 荷载分组7.7.4 半刚架法7.8 单跨超静定梁在外因作用下的杆端力计算7.8.1 由杆端位移引起的杆端力7.8.2 由荷载引起的杆端力7.8.3 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的转角位移方程7.8.4 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和载常数7.9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8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8.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8.1.1 关于位移法的简例8.1.2 位移法计算刚架的基本思路8.2 无侧移刚架的计算8.3 有侧移刚架的计算8.3.1 基本未知量的选取8.3.2 基本方程的建立8.4 位移法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8.5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8.5.1 转动刚度8.5.2 分配系数μ8.5.3 传递系数8.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刚架8.7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变形特点8.7.1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8.7.2 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力法和位移法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9 影响线和内力包络图9.1 影响线的概念9.2 用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9.2.1 支座反力影响线9.2.2 弯矩影响线9.2.3 剪力影响线9.3 用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9.4 利用影响线求影响量9.5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9.5.1 可动均布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9.5.2 移动行列荷载的最不利位置9.6 超静定梁影响线的概念9.6.1 静力法9.6.2 机动法9.7 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9.7.1 简支梁内力包络图9.7.2 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0 矩阵位移法10.1 概述10.2 单元刚度矩阵10.2.1 单元的划分10.2.2 单元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表示方法10.2.3 单元刚度矩阵10.3 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10.4 连续梁的结构刚度矩阵10.5 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结构刚度矩阵10.6 用先处理法计算一般平面杆件结构10.7 等效结点荷载10.8 矩阵位移法的后处理法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1 结构弹性稳定计算11.1 概述11.1.1 分支点失稳11.1.2 极值点失稳11.2 用静力法确定等截面压杆的临界荷载11.3 用静力法确定变截面压杆的临界荷载11.4 等截面直杆稳定11.4.1 刚性支承上等截面直杆的稳定11.4.2 具有弹性支承的等截面直杆的稳定11.5 偏心受压直杆稳定11.6 刚架稳定11.6.1 考虑轴向力效应的转角位移方程11.6.2 按位移法组成稳定方程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2 结构动力学12.1 概述12.1.1 动力学的特点12.1.2 动力学的任务和内容12.1.3 动力荷载的分类12.2 结构动力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12.2.1 动力分析中体系的自由度12.2.2 体系自由度的简化12.2.3 体系自由度的确定12.3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3.1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12.3.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12.3.3 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频率12.3.4 简谐振动的特性12.4 单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12.4.1 简谐荷载12.4.2 冲击荷载12.5 考虑阻尼影响的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12.5.1 有阻尼的自由振动12.5.2 一般动力荷载下结构的动力反应12.5.3 简谐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和动力性能12.6 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6.1 运动方程的建立12.6.2 频率方程和频率12.6.3 主振型12.6.4 运动方程的一般解12.7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12.8 一般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12.8.1 柔度法12.8.2 刚度法12.8.3 振型的正交性12.8.4 运动方程的一般解12.9 振型分解法12.9.1 广义坐标的概念12.9.2 按振型分解法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不考虑阻尼影响12.9.3 按振型分解法计算有阻尼受迫振动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3 结构力学总论13.1 几种常见结构体系的计算简图13.1.1 矩形板及其简化13.1.2 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的荷载传递方式及其简化13.1.3 规则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结构计算简图13.2 刚度分布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1 转动刚度分布对无侧移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2 侧向刚度分布对侧移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2.3 刚度分布对一般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13.3 杆件结构的变形形式13.3.1 杆件结构变形的基本规律13.3.2 杆件结构弯曲变形曲线的计算13.3.3 一些典型超静定结构变形曲线示意图13.4 广义单元和子结构的应用13.4.1 广义单元及其刚度矩阵13.4.2 子结构的应用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14 结构力学问题的计算机求解14.1 SAP2000软件简介14.1.1 SAP2000简介14.1.2 SAP2000基本操作过程14.2 静定结构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1 静定梁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2 静定桁架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2.3 三铰拱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3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与变形曲线14.4 结构振型曲线14.5 结构弹性稳定荷载与屈曲模式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习题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