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大运河遗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516011560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4页
字数: 34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2018 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4 周年,各地又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亲历者,不禁感慨万千。世界遗产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世界遗产工作者们仍在为保护与传承默默耕耘着,并且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遗产价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广泛而具有深度的成果。
       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除了工程技术上溯久远,流程之长无出其右,重要的,是附着其上的厚重而坚实的运河文化熠熠生辉。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条母亲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作为世界遗产,对大运河是有严格而科学的界定的,由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外界宣传不够,所以虽然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了,但外界对世遗产之一——中国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社会上需要一本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科学解读的书籍。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亲历者,也是运河文化的研究者,姜师立先生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承担了许多遗产申报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如今他将多年来积累的珍贵资料和研究成果整理成《中国大运河遗产》一书出版,这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目前为止国内从世界遗产的角度介绍中国大运河的书籍,该书科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特点及保护利用要求,详细列举了中国大运河的四大类遗产:运河水工遗产、附属遗产、相关遗产及综合遗存。该书共分九章,分别是世界遗产基本概念、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国大运河遗产概述、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一)、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二)、中国大运河附属遗产、中国大运河相关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中国大运河遗产的利用。此外,还有三个附录,分别是中国世界遗产介绍、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及与中国大运河的对比分析、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大事记,让读者对中国大运河以及世界遗产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相信这无论对文化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有一定的裨益。
       与以前出版的关于大运河的专著相比,本书的特色,一是从纯世界遗产的角度来介绍中国大运河,不是泛文化的介绍;二是用科学严谨的专业笔法、教科书式的写法、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中国大运河,参阅了《中国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和《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等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从世界遗产的角度介绍大运河遗产,特别是每个遗产点都配了现状图,有的还配有平面图和立面图,以方便读者了解大运河,研究大运河。
       关于中国大运河,保护和研究都没有休止符,研究为保护提供支撑,保护又不断地为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中国大运河遗产》一书是对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的精华体现,同时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具有极强的出版价值。 第一章

    世界遗产基本概念 

    一、世界遗产的由来 

    二、世界遗产公约 

    三、世界遗产名录 

    四、世界遗产的分类 

    五、世界遗产提名与申报 

    六、中国与世界遗产 

    第二章

    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 

    一、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提出 

    二、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过程 

    三、中国大运河的申遗主体 

    第三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概述 

    一、中国大运河概念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价值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的组成 

    第四章

    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一) 

    一、通济渠 

    二、卫河 

    三、淮扬运河 

    四、江南运河 

    五、浙东运河 

    六、通惠河 

    七、北运河 

    八、南运河 

    九、会通河 

    十、中河 

    第五章

    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二) 

    一、中国大运河湖泊遗产 

    二、中国大运河水工设施 

    第六章

    中国大运河附属遗存 

    一、中国大运河配套设施 

    二、中国大运河管理设施 

    第七章

    中国大运河相关遗产 

    一、相关古建筑群 

    二、历史文化街区 

    三、中国大运河综合遗存  

    第八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一、中国大运河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状况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现状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面临的保护压力 

    四、法律保护 

    五、规划保护 

    六、保护管理机制与机构 

    七、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 

    第九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的利用 

    一、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必要性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路径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原则 

    附录一

    中国世界遗产介绍(53 处)(截至2018 年) 

    附录二

    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及与中国大运河的对比分析 

    一、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 

    二、中国大运河与世界水利水运遗产的对比分析 

    三、对比分析结论 

    附录三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大事记 



  • 内容简介:
    2018 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4 周年,各地又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亲历者,不禁感慨万千。世界遗产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世界遗产工作者们仍在为保护与传承默默耕耘着,并且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遗产价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广泛而具有深度的成果。
       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除了工程技术上溯久远,流程之长无出其右,重要的,是附着其上的厚重而坚实的运河文化熠熠生辉。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条母亲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作为世界遗产,对大运河是有严格而科学的界定的,由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外界宣传不够,所以虽然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了,但外界对世遗产之一——中国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社会上需要一本对中国大运河进行科学解读的书籍。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亲历者,也是运河文化的研究者,姜师立先生在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承担了许多遗产申报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如今他将多年来积累的珍贵资料和研究成果整理成《中国大运河遗产》一书出版,这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目前为止国内从世界遗产的角度介绍中国大运河的书籍,该书科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特点及保护利用要求,详细列举了中国大运河的四大类遗产:运河水工遗产、附属遗产、相关遗产及综合遗存。该书共分九章,分别是世界遗产基本概念、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国大运河遗产概述、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一)、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二)、中国大运河附属遗产、中国大运河相关遗产、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中国大运河遗产的利用。此外,还有三个附录,分别是中国世界遗产介绍、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及与中国大运河的对比分析、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大事记,让读者对中国大运河以及世界遗产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相信这无论对文化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有一定的裨益。
       与以前出版的关于大运河的专著相比,本书的特色,一是从纯世界遗产的角度来介绍中国大运河,不是泛文化的介绍;二是用科学严谨的专业笔法、教科书式的写法、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中国大运河,参阅了《中国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和《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等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从世界遗产的角度介绍大运河遗产,特别是每个遗产点都配了现状图,有的还配有平面图和立面图,以方便读者了解大运河,研究大运河。
       关于中国大运河,保护和研究都没有休止符,研究为保护提供支撑,保护又不断地为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中国大运河遗产》一书是对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成果的精华体现,同时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具有极强的出版价值。
  • 目录:
    第一章

    世界遗产基本概念 

    一、世界遗产的由来 

    二、世界遗产公约 

    三、世界遗产名录 

    四、世界遗产的分类 

    五、世界遗产提名与申报 

    六、中国与世界遗产 

    第二章

    中国大运河申遗过程 

    一、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提出 

    二、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过程 

    三、中国大运河的申遗主体 

    第三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概述 

    一、中国大运河概念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价值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的组成 

    第四章

    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一) 

    一、通济渠 

    二、卫河 

    三、淮扬运河 

    四、江南运河 

    五、浙东运河 

    六、通惠河 

    七、北运河 

    八、南运河 

    九、会通河 

    十、中河 

    第五章

    中国大运河水工遗存(二) 

    一、中国大运河湖泊遗产 

    二、中国大运河水工设施 

    第六章

    中国大运河附属遗存 

    一、中国大运河配套设施 

    二、中国大运河管理设施 

    第七章

    中国大运河相关遗产 

    一、相关古建筑群 

    二、历史文化街区 

    三、中国大运河综合遗存  

    第八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一、中国大运河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状况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现状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面临的保护压力 

    四、法律保护 

    五、规划保护 

    六、保护管理机制与机构 

    七、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 

    第九章

    中国大运河遗产的利用 

    一、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必要性 

    二、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路径 

    三、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的原则 

    附录一

    中国世界遗产介绍(53 处)(截至2018 年) 

    附录二

    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及与中国大运河的对比分析 

    一、世界水利水运遗产介绍 

    二、中国大运河与世界水利水运遗产的对比分析 

    三、对比分析结论 

    附录三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大事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大运河旅游
姜师立 潘娟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大运河人物
姜师立;杨青
中国大运河遗产
传奇中国:大运河
姜师立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大运河开凿第一人——夫差》(“大运河人物故事”丛书)
姜师立
中国大运河遗产
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
姜师立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姜师立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姜师立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大运河·扬州
姜师立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中国大运河文化
姜师立
中国大运河遗产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
姜师立、陈跃、文啸 著
中国大运河遗产
京杭大运河遗产监测技术与应用
姜师立、唐剑波、张益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