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村社改制模式与法治实践探索:基于广州实证考察

城镇化进程中村社改制模式与法治实践探索:基于广州实证考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9-12
ISBN: 978751970622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分类: 法律
  • 本书以广州的村社改制为研究对象,在广州选取五个典型的改制村落,进行实地考查,对“城中村”以及“亦农亦居”的独特社区等进行研究,探索由传统村社管理向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目标定位、路径及模式选择,进一步探讨落实政策的保障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社区规模与布局,完善创新“一级统筹、三级管理”的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村改居”社区服务社会化,夯实农村(城市化)社区服务体系基础,深化以集体成员权保障为基点的配套改制。本书的研究呈现出村社改制的真实面貌,用数据说话,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研究,非常有针对性,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改制中呈现出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可以为全国正在进行的改制提供范本和借鉴,非常有现实意义。 王权典,华南农业大学法学教授、农村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硕导。主要从事涉农暨城镇化法治、土地法、生态法及基层治理等研究和服务,涉及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土地管理、社会治理等法律政策的咨询评估论证;曾获得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村产权改革重才理论奖、诸多优秀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奖项。 

    陈玉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研究及其实践运用,从事城乡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会政策评估等领域实践研究和专业服务。 

    杜金沛,华南农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主要从事“三农”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曾兼广东省残联副主席,荣获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重要课题及其他项目20余项,撰写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曾获得省部领导批示,并有多项提案被全国及省政协采纳立案。 

    邓定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法学教师,硕导,兼职律师,地方法制与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专员,主要从事刑事法学和“三农”政策法规方面教学和法制服务,常年参与有关农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践研究和社会服务。 目录 

    第一篇村社综合改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以重启番禺“村改居”为契机 

    引言 

    一、城市化“村改居”的概念范畴及其政策意义 

    二、番禺城镇化暨村居转型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嵌入式”城镇化导致楼盘社区与本土村社毗邻而分隔 

    (二)项目建设驱动造就半城镇化社区或新的“城中村” 

    (三)都市型村庄与就地工业化形成“亦农亦居”之独特社区 

    (四)保留传统村庄管理模式暨城镇化相对滞缓的农村社区 

    三、番禺“村改居”进程受阻缘由暨待克服的难题 

    四、重启 “村改居”推动农村治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待转制社区治理体制转换之障碍 

    (二)兼顾不同利益诉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居)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社区资源优势 

    (四)由村社管理到社区治理转换的机制障碍 

    五、由传统村社管理向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的目标定位、基本路径及模式选择 

    (一)目标定位 

    (二)基本路径 

    (三)待转制社区治理创新模式 

    六、构建社区多元善治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村改居”条件和程序,保障“农转居”人员权利 

    (二)统筹规划为先,协调推进城中村(旧村)改造与转制 

    (三)推动街镇部分职能转换,去除其包揽一切的社会负担 

    (四)积极稳妥处置农村集体资产,优化集体资产管理机制 

    (五)协调“城中村(旧村)”改造与“村改居”利益保障的关键在于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治理体制和多元共治机制 

    (七)强化统筹城乡社区建设治理与公共服务保障 

    (八)推进“政经分离”后社区治理结构优化并配套完善 

    (九)消除村居转型之制度障碍暨优化城乡接轨之政策环境 

    七、落实政策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调整社区规模与布局 

    (二)完善创新“一级统筹、三级管理”的体制 

    (三)公共服务责任重心下移,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村改居”社区服务社会化 

    (五)夯实农村(城市化)社区服务体系基础 

    (六)深化以集体成员权保障为基点的配套改制 

    余论:深化番禺农村治理改革暨推动村居转型的基本建议 

    第二篇改革试点典型: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寮采村村社治理 

    ――创新特色农业发展暨土地整治策略 

    一、背景和意义 

    二、基本内容与结构 

    三、寮采村发展改革基础及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寮采村基本情况及发展基础条件 

    (二)寮采村村治基本格局及实践探索 

    (三)当前寮采村村治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四)寮采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五)寮采村土地利用及综合整治面临的问题 

    (六)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寮采村村社不稳定因素的凸显 

    (七)传统集体所有制格局下成员权资格界定的困境 

    四、寮采村发展转型的路径与综合施策的做法 

    (一)村治转型基本趋势及创新原则 

    (二)治理探索经历实践创新与机制创新的过程 

    (三)持续化解村社矛盾的基本思路与创新举措 

    (四)寮采村村治转型路径暨创新做法 

    (五)寮采村新型村社治理有效的特色机制 

    (六)寮采村产业发展及村庄整治的初步成效 

    (七)寮采村村社治理转型创新的启示意义 

    五、推进寮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一)寮采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二)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位必然要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三)打造休闲农业,将其作为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 

    (四)实现休闲农业三产融合的内容 

    (五)培育与强化“双驱动”引领的发展主体 

    (六)世外桃源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特点 

    六、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结构优化及提升思路与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三)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和村庄规划用地政策机制 

    (四)加强寮采村农产品品牌建设 

    (五)发展寮采村民宿经济和探索农业电商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暨壮大有生力量 

    七、结论与建议:深化配套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建议 

    (二)促进有效治理与发展转型的基本路径 

    (三)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三篇社区微治理:增城永宁街道凤馨苑社区共建 

    ――“志愿型参与社区”微治理模式 

    一、背景 

    二、模式特点 

    (一)参与基础:场地为基础,组织为抓手,志愿为引领 

    (二)参与形式:慈善立意,活动立体,公共立本 

    (三)参与格局:居委统筹,多元参与,优势主导 

    三、工作亮点 

    (一)成立志愿服务队 

    (二)开展常态志愿活动 

    (三)开展平安家园巡逻 

    (四)系统开展社团活动 

    (五)搭建社区服务互动信息平台 

    四、主要成效 

    五、启示和展望 

    附:永宁街凤馨苑社区动员与居民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一、居民社区参与状况 

    二、居民社区参与心理 

    三、社区社会组织活动信息居民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四、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宣传动员方式与居民参与情况 

    五、总体分析 

    第四篇渔村改制:城镇化进程中海珠渔村(社)改制调查研究 

    一、前言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 

    (四)改制需要特别关注并克服的难点 

    (五)需要调查收集的基础材料及基本情况 

    二、海珠区渔村的基本社情、治理结构及隶属关系 

    (一)渔村原有组织形态及隶属关系沿革 

    (二)渔村(社)治理结构、人口构成及渔船基本情况 

    三、关于海珠区渔村(社)社情民意的基本调查 

    (一)渔村(社)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渔民对生活与国家扶助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三)有关渔社转制议题的民调反映状况 

    (四)渔(村)社改制基础条件小结 

    (五)调查不足之处 

    四、关于海珠区渔村(社)经济组织现状及问题梳理 

    (一)渔业经济和渔民生计状况 

    (二)渔村组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三)渔村(社)集体资产及渔民家庭资产状况 

    (四)关于基本形势的判断 

    五、海珠区渔村社区化管理改制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城市新社区建设背景下渔村改制转型的特征 

    (二)城市化渔村新社区的管理需求 

    (三)渔村(社)现行管理体制运行的掣肘 

    六、海珠区渔村改制暨新社区建设的方针、原则及路径 

    (一)基本方针 

    (二)基本原则:实施村社一体化,完善渔村社区治理结构 

    (三)基本路径:推行“渔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七、海珠区渔村(社)管理改制与服务创新基本方案 

    (一)海珠区渔村改制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海珠区渔村(社)改制组织类型及转制模式 

    八、促进海珠区渔村(社)改制与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谋划渔村改制社区建设的总体方案及制订规划 

    (二)建立健全渔村改制社区建设的领导协调机制 

    (三)完善渔村融入城市化社区治理结构 

    (四)建立渔村改制社区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完善渔村改制社区建设保障 

    (六)构建完善渔村改制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九、有关改制策略及配套措施的建议 

    (一)基本策略 

    (二)配套措施 

    第五篇公司化改制:海珠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革探索 

    ――调研报告暨政策建议 

    一、前言 

    二、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改革现状 

    三、社区股份合作制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动因基础分析 

    (一)改制的必要性 

    (二)改制的可行性 

    (三)改制的障碍因素 

    四、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目前的股权设置、运作形式与规范的公司企业之比较 

    (一)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基本形式及治理结构 

    (二)以琶洲经联社为例的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社资产结 

    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 

    (三)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规范的公司企业之间的差异 

    五、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公司化改制的合法性 

    (二)公司化改制的正当性 

    六、海珠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基本方案及利弊分析 

    (一)公司化改制方案构思 

    (二)对拟试点的琶洲经联社及所属经济社的改制方案建议 

    (三)关于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基本程序 

    七、有关政策指引及扶持措施的建议 

    (一)基本的政策措施 

    (二)补充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广州的村社改制为研究对象,在广州选取五个典型的改制村落,进行实地考查,对“城中村”以及“亦农亦居”的独特社区等进行研究,探索由传统村社管理向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目标定位、路径及模式选择,进一步探讨落实政策的保障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社区规模与布局,完善创新“一级统筹、三级管理”的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村改居”社区服务社会化,夯实农村(城市化)社区服务体系基础,深化以集体成员权保障为基点的配套改制。本书的研究呈现出村社改制的真实面貌,用数据说话,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研究,非常有针对性,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改制中呈现出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可以为全国正在进行的改制提供范本和借鉴,非常有现实意义。
  • 作者简介:
    王权典,华南农业大学法学教授、农村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硕导。主要从事涉农暨城镇化法治、土地法、生态法及基层治理等研究和服务,涉及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土地管理、社会治理等法律政策的咨询评估论证;曾获得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村产权改革重才理论奖、诸多优秀调研报告或论文等奖项。 

    陈玉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致力于社会学理论研究及其实践运用,从事城乡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社会政策评估等领域实践研究和专业服务。 

    杜金沛,华南农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主要从事“三农”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曾兼广东省残联副主席,荣获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重要课题及其他项目20余项,撰写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曾获得省部领导批示,并有多项提案被全国及省政协采纳立案。 

    邓定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法学教师,硕导,兼职律师,地方法制与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专员,主要从事刑事法学和“三农”政策法规方面教学和法制服务,常年参与有关农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践研究和社会服务。
  • 目录:
    目录 

    第一篇村社综合改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以重启番禺“村改居”为契机 

    引言 

    一、城市化“村改居”的概念范畴及其政策意义 

    二、番禺城镇化暨村居转型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嵌入式”城镇化导致楼盘社区与本土村社毗邻而分隔 

    (二)项目建设驱动造就半城镇化社区或新的“城中村” 

    (三)都市型村庄与就地工业化形成“亦农亦居”之独特社区 

    (四)保留传统村庄管理模式暨城镇化相对滞缓的农村社区 

    三、番禺“村改居”进程受阻缘由暨待克服的难题 

    四、重启 “村改居”推动农村治理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待转制社区治理体制转换之障碍 

    (二)兼顾不同利益诉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居)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社区资源优势 

    (四)由村社管理到社区治理转换的机制障碍 

    五、由传统村社管理向社区治理体制转型的目标定位、基本路径及模式选择 

    (一)目标定位 

    (二)基本路径 

    (三)待转制社区治理创新模式 

    六、构建社区多元善治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村改居”条件和程序,保障“农转居”人员权利 

    (二)统筹规划为先,协调推进城中村(旧村)改造与转制 

    (三)推动街镇部分职能转换,去除其包揽一切的社会负担 

    (四)积极稳妥处置农村集体资产,优化集体资产管理机制 

    (五)协调“城中村(旧村)”改造与“村改居”利益保障的关键在于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治理体制和多元共治机制 

    (七)强化统筹城乡社区建设治理与公共服务保障 

    (八)推进“政经分离”后社区治理结构优化并配套完善 

    (九)消除村居转型之制度障碍暨优化城乡接轨之政策环境 

    七、落实政策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调整社区规模与布局 

    (二)完善创新“一级统筹、三级管理”的体制 

    (三)公共服务责任重心下移,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村改居”社区服务社会化 

    (五)夯实农村(城市化)社区服务体系基础 

    (六)深化以集体成员权保障为基点的配套改制 

    余论:深化番禺农村治理改革暨推动村居转型的基本建议 

    第二篇改革试点典型: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寮采村村社治理 

    ――创新特色农业发展暨土地整治策略 

    一、背景和意义 

    二、基本内容与结构 

    三、寮采村发展改革基础及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寮采村基本情况及发展基础条件 

    (二)寮采村村治基本格局及实践探索 

    (三)当前寮采村村治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四)寮采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五)寮采村土地利用及综合整治面临的问题 

    (六)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寮采村村社不稳定因素的凸显 

    (七)传统集体所有制格局下成员权资格界定的困境 

    四、寮采村发展转型的路径与综合施策的做法 

    (一)村治转型基本趋势及创新原则 

    (二)治理探索经历实践创新与机制创新的过程 

    (三)持续化解村社矛盾的基本思路与创新举措 

    (四)寮采村村治转型路径暨创新做法 

    (五)寮采村新型村社治理有效的特色机制 

    (六)寮采村产业发展及村庄整治的初步成效 

    (七)寮采村村社治理转型创新的启示意义 

    五、推进寮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一)寮采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二)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位必然要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三)打造休闲农业,将其作为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 

    (四)实现休闲农业三产融合的内容 

    (五)培育与强化“双驱动”引领的发展主体 

    (六)世外桃源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特点 

    六、寮采村都市型现代农业结构优化及提升思路与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三)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和村庄规划用地政策机制 

    (四)加强寮采村农产品品牌建设 

    (五)发展寮采村民宿经济和探索农业电商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暨壮大有生力量 

    七、结论与建议:深化配套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建议 

    (二)促进有效治理与发展转型的基本路径 

    (三)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三篇社区微治理:增城永宁街道凤馨苑社区共建 

    ――“志愿型参与社区”微治理模式 

    一、背景 

    二、模式特点 

    (一)参与基础:场地为基础,组织为抓手,志愿为引领 

    (二)参与形式:慈善立意,活动立体,公共立本 

    (三)参与格局:居委统筹,多元参与,优势主导 

    三、工作亮点 

    (一)成立志愿服务队 

    (二)开展常态志愿活动 

    (三)开展平安家园巡逻 

    (四)系统开展社团活动 

    (五)搭建社区服务互动信息平台 

    四、主要成效 

    五、启示和展望 

    附:永宁街凤馨苑社区动员与居民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一、居民社区参与状况 

    二、居民社区参与心理 

    三、社区社会组织活动信息居民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四、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宣传动员方式与居民参与情况 

    五、总体分析 

    第四篇渔村改制:城镇化进程中海珠渔村(社)改制调查研究 

    一、前言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 

    (四)改制需要特别关注并克服的难点 

    (五)需要调查收集的基础材料及基本情况 

    二、海珠区渔村的基本社情、治理结构及隶属关系 

    (一)渔村原有组织形态及隶属关系沿革 

    (二)渔村(社)治理结构、人口构成及渔船基本情况 

    三、关于海珠区渔村(社)社情民意的基本调查 

    (一)渔村(社)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渔民对生活与国家扶助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三)有关渔社转制议题的民调反映状况 

    (四)渔(村)社改制基础条件小结 

    (五)调查不足之处 

    四、关于海珠区渔村(社)经济组织现状及问题梳理 

    (一)渔业经济和渔民生计状况 

    (二)渔村组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三)渔村(社)集体资产及渔民家庭资产状况 

    (四)关于基本形势的判断 

    五、海珠区渔村社区化管理改制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城市新社区建设背景下渔村改制转型的特征 

    (二)城市化渔村新社区的管理需求 

    (三)渔村(社)现行管理体制运行的掣肘 

    六、海珠区渔村改制暨新社区建设的方针、原则及路径 

    (一)基本方针 

    (二)基本原则:实施村社一体化,完善渔村社区治理结构 

    (三)基本路径:推行“渔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 

    七、海珠区渔村(社)管理改制与服务创新基本方案 

    (一)海珠区渔村改制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海珠区渔村(社)改制组织类型及转制模式 

    八、促进海珠区渔村(社)改制与完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科学谋划渔村改制社区建设的总体方案及制订规划 

    (二)建立健全渔村改制社区建设的领导协调机制 

    (三)完善渔村融入城市化社区治理结构 

    (四)建立渔村改制社区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完善渔村改制社区建设保障 

    (六)构建完善渔村改制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九、有关改制策略及配套措施的建议 

    (一)基本策略 

    (二)配套措施 

    第五篇公司化改制:海珠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革探索 

    ――调研报告暨政策建议 

    一、前言 

    二、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改革现状 

    三、社区股份合作制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动因基础分析 

    (一)改制的必要性 

    (二)改制的可行性 

    (三)改制的障碍因素 

    四、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目前的股权设置、运作形式与规范的公司企业之比较 

    (一)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基本形式及治理结构 

    (二)以琶洲经联社为例的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社资产结 

    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 

    (三)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规范的公司企业之间的差异 

    五、海珠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公司化改制的合法性 

    (二)公司化改制的正当性 

    六、海珠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基本方案及利弊分析 

    (一)公司化改制方案构思 

    (二)对拟试点的琶洲经联社及所属经济社的改制方案建议 

    (三)关于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制的基本程序 

    七、有关政策指引及扶持措施的建议 

    (一)基本的政策措施 

    (二)补充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