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1
ISBN: 9787114119538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31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31人买过
  •   《交通流理论》共分为12章,第1章介绍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交通流调查;第3章介绍交通量特性;第4章介绍行车速度特性;第5章介绍车流密集度特性;第6章介绍交通流模型;第7章介绍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第8章介绍跟车理论;第9章介绍排队论及应用;第10章介绍连续流模型;第11章介绍宏观交通流模型;第12章介绍交叉口理论。
      《交通流理论》可供高等院校交通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交通系统学者、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从业者等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
    1.2 交通流理论研究内容
    1.3 本课程性质与要求
    思考题

    第2章 交通流调查
    2.1 概述
    2.2 交通量调查
    2.2.1 调查目的
    2.2.2 交通量调查的准备工作
    2.2.3 交通调查实施
    2.3 车速调查
    2.3.1 车速调查的目的
    2.3.2 车速调查方法
    2.4 交通密度调查
    2.4.1 交通密度调查的目的
    2.4.2 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2.5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思考题

    第3章 交通量特性
    3.1 概述
    3.2 交通量基本概念
    3.3 交通量时空统计特性
    3.3.1 交通量的时间统计特性
    3.3.2 交通量的空间统计特性
    3.4 交通量的方式分布
    3.5 交通量的统计分布
    3.5.1 离散型分布
    3.5.2 连续型分布
    思考题

    第4章 行车速度特性
    4.1 概述
    4.2 地点车速
    4.3 平均车速
    4.3.1 平均车速
    4.3.2 平均车速的变化特性
    4.4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
    4.5 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4.6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思考题

    第5章 车流密集度特性
    5.1 概述
    5.2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5.2.1 车头间距
    5.2.2 车头时距
    5.2.3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的关系
    5.3 密度和占有率
    5.3.1 密度
    5.3.2 占有率
    5.4 密度应用
    5.4.1 道路服务水平
    5.4.2 密度等值线图
    5.4.3 交通需求估计
    5.4.4 交通密集程度
    思考题

    第6章 交通流模型
    6.1 交通流基本模型
    6.2 速度-密度模型
    6.2.1 格林希尔兹(Greenshields)线性模型
    6.2.2 格林伯(Greenberg)模型
    6.2.3 安德伍德(Underwood)模型
    6.2.4 伊迪(Edie)模型(组合模型)
    6.3 流量-密度模型
    6.3.1 抛物线形的流量一密度模型
    6.3.2 对数模型
    6.3.3 不连续曲线模型
    6.3.4 流量-占有率曲线
    6.4.速度-流量模型
    6.4.1 格林希尔兹抛物线模型
    6.4.2 其他模型及曲线
    6.5 三维模型
    思考题

    第7章 交通参与者交通特性
    7.1 驾驶人交通特性
    7.1.1 驾驶人的基本特性
    7.1.2 驾驶行为
    7.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7.2.1 自行车的基本特性
    7.2.2 自行车流的基本特性
    7.3 行人特性
    7.3.1 行人交通流特性
    7.3.2 行人交通行为分类及影响因素
    思考题

    第8章 跟车理论
    8.1 概述
    8.2 车辆跟车行驶特性
    8.3 线性跟驰模型
    8.3.1 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
    8.3.2 实例分析
    8.4 线性模型的稳定性
    8.4.1 局部稳定性
    8.4.2 渐进稳定性
    8.4.3 次最近车辆的影响
    8.4.4 扰动的传播
    8.5 跟车模型的一般形式
    思考题

    第9章 排队论及应用
    9.1 概述
    9.2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9.2.1 “排队”与“排队系统”
    9.2.2 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
    9.2.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9.3 排队过程分析
    9.3.1 M/M/1系统
    9.3.2 M/M/N系统
    9.3.3 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排队模型
    9.4 道路的排队模型
    9.4.1 瓶颈处的排队特性
    9.4.2 在道路上的延滞
    思考题

    第10章 连续流模型
    10.1 概述
    10.2 车流连续性方程
    10.2.1 方程的建立
    10.2.2 方程的求解
    10.3 交通波动理论及应用
    10.3.1 交通波的建立
    10.3.2 交通波模型的意义
    10.3.3 停车波和起动波
    10.3.4 交通波的计算解法及结果
    10.3.5 交通波的应用
    思考题

    第11章 宏观交通流模型
    11.1 出行时间模型
    11.1.1 以CBD为中心的交通特性
    11.1.2 距离CBD的平均速度
    11.2 一般网络模型
    11.2.1 网络通行能力
    11.2.2 速度和流量的关系
    11.2.3 结合路网参数的一般路网模型
    11.3 二流理论
    11.3.1 二流模型参数Tm和n
    11.3.2 二流模型参数:驾驶入行为的影响
    11.3.3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形态的影响
    11.3.4 二流模型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标定
    11.3.5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特征的影响
    11.4 二流模型和网络交通流模型
    11.4.1 模型体系1
    11.4.2 模型体系2
    11.4.3 模型体系3
    11.5 基于二流理论的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
    11.5.1 评价模型的建立
    11.5.2 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思考题

    第12章 交叉口理论
    12.1 概述
    12.2 可插车间隙理论
    12.2.1 可利用间隙与跟随时间
    12.2.2 临界间隙参数的估计
    12.2.3 间隙大小的分布
    12.3 二路停车控制的交叉口
    12.3.1 两股车流间的相互作用
    12.3.2 优先道路上两股或多股车流的相互作用
    12.4 信号交叉口
    12.4.1 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
    12.4.2 通行能力与饱和度
    12.4.3 车辆在交叉口的受阻滞过程
    12.4.4 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12.4.5 信号交叉口的运行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交通流理论》共分为12章,第1章介绍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交通流调查;第3章介绍交通量特性;第4章介绍行车速度特性;第5章介绍车流密集度特性;第6章介绍交通流模型;第7章介绍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第8章介绍跟车理论;第9章介绍排队论及应用;第10章介绍连续流模型;第11章介绍宏观交通流模型;第12章介绍交叉口理论。
      《交通流理论》可供高等院校交通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交通系统学者、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从业者等参考。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交通流理论发展简史
    1.2 交通流理论研究内容
    1.3 本课程性质与要求
    思考题

    第2章 交通流调查
    2.1 概述
    2.2 交通量调查
    2.2.1 调查目的
    2.2.2 交通量调查的准备工作
    2.2.3 交通调查实施
    2.3 车速调查
    2.3.1 车速调查的目的
    2.3.2 车速调查方法
    2.4 交通密度调查
    2.4.1 交通密度调查的目的
    2.4.2 交通密度调查的方法
    2.5 调查地点对数据性质的影响
    思考题

    第3章 交通量特性
    3.1 概述
    3.2 交通量基本概念
    3.3 交通量时空统计特性
    3.3.1 交通量的时间统计特性
    3.3.2 交通量的空间统计特性
    3.4 交通量的方式分布
    3.5 交通量的统计分布
    3.5.1 离散型分布
    3.5.2 连续型分布
    思考题

    第4章 行车速度特性
    4.1 概述
    4.2 地点车速
    4.3 平均车速
    4.3.1 平均车速
    4.3.2 平均车速的变化特性
    4.4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
    4.5 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4.6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
    思考题

    第5章 车流密集度特性
    5.1 概述
    5.2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
    5.2.1 车头间距
    5.2.2 车头时距
    5.2.3 车头间距与车头时距的关系
    5.3 密度和占有率
    5.3.1 密度
    5.3.2 占有率
    5.4 密度应用
    5.4.1 道路服务水平
    5.4.2 密度等值线图
    5.4.3 交通需求估计
    5.4.4 交通密集程度
    思考题

    第6章 交通流模型
    6.1 交通流基本模型
    6.2 速度-密度模型
    6.2.1 格林希尔兹(Greenshields)线性模型
    6.2.2 格林伯(Greenberg)模型
    6.2.3 安德伍德(Underwood)模型
    6.2.4 伊迪(Edie)模型(组合模型)
    6.3 流量-密度模型
    6.3.1 抛物线形的流量一密度模型
    6.3.2 对数模型
    6.3.3 不连续曲线模型
    6.3.4 流量-占有率曲线
    6.4.速度-流量模型
    6.4.1 格林希尔兹抛物线模型
    6.4.2 其他模型及曲线
    6.5 三维模型
    思考题

    第7章 交通参与者交通特性
    7.1 驾驶人交通特性
    7.1.1 驾驶人的基本特性
    7.1.2 驾驶行为
    7.2 非机动车交通特性
    7.2.1 自行车的基本特性
    7.2.2 自行车流的基本特性
    7.3 行人特性
    7.3.1 行人交通流特性
    7.3.2 行人交通行为分类及影响因素
    思考题

    第8章 跟车理论
    8.1 概述
    8.2 车辆跟车行驶特性
    8.3 线性跟驰模型
    8.3.1 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
    8.3.2 实例分析
    8.4 线性模型的稳定性
    8.4.1 局部稳定性
    8.4.2 渐进稳定性
    8.4.3 次最近车辆的影响
    8.4.4 扰动的传播
    8.5 跟车模型的一般形式
    思考题

    第9章 排队论及应用
    9.1 概述
    9.2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9.2.1 “排队”与“排队系统”
    9.2.2 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
    9.2.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9.3 排队过程分析
    9.3.1 M/M/1系统
    9.3.2 M/M/N系统
    9.3.3 一般服务时间的M/G/1排队模型
    9.4 道路的排队模型
    9.4.1 瓶颈处的排队特性
    9.4.2 在道路上的延滞
    思考题

    第10章 连续流模型
    10.1 概述
    10.2 车流连续性方程
    10.2.1 方程的建立
    10.2.2 方程的求解
    10.3 交通波动理论及应用
    10.3.1 交通波的建立
    10.3.2 交通波模型的意义
    10.3.3 停车波和起动波
    10.3.4 交通波的计算解法及结果
    10.3.5 交通波的应用
    思考题

    第11章 宏观交通流模型
    11.1 出行时间模型
    11.1.1 以CBD为中心的交通特性
    11.1.2 距离CBD的平均速度
    11.2 一般网络模型
    11.2.1 网络通行能力
    11.2.2 速度和流量的关系
    11.2.3 结合路网参数的一般路网模型
    11.3 二流理论
    11.3.1 二流模型参数Tm和n
    11.3.2 二流模型参数:驾驶入行为的影响
    11.3.3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形态的影响
    11.3.4 二流模型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标定
    11.3.5 二流模型参数:路网特征的影响
    11.4 二流模型和网络交通流模型
    11.4.1 模型体系1
    11.4.2 模型体系2
    11.4.3 模型体系3
    11.5 基于二流理论的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
    11.5.1 评价模型的建立
    11.5.2 城市道路网络宏观交通特性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思考题

    第12章 交叉口理论
    12.1 概述
    12.2 可插车间隙理论
    12.2.1 可利用间隙与跟随时间
    12.2.2 临界间隙参数的估计
    12.2.3 间隙大小的分布
    12.3 二路停车控制的交叉口
    12.3.1 两股车流间的相互作用
    12.3.2 优先道路上两股或多股车流的相互作用
    12.4 信号交叉口
    12.4.1 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
    12.4.2 通行能力与饱和度
    12.4.3 车辆在交叉口的受阻滞过程
    12.4.4 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12.4.5 信号交叉口的运行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交通流理论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徐建闽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梁国华、沈旅欧、邓亚娟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工程CAD/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蔡志理 著
交通流理论
交通调查与分析
马超群、王建军、王卫杰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工程实验指导书
龙科军、蒋阳升、梁衡弘、卢凯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与环境/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张建旭、王晓宁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运输经济学
蒋惠园、曹玉姣、王晚香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工程专业英语
邬岚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仿真
任其亮、刘博航 著
交通流理论
城市交通场站与枢纽规划设计
邓亚娟、韩胜风、梁国华 编
交通流理论
道路交通安全
张卫华 编
交通流理论
交通版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
陈峻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