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的魅力2018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4
版次: 1
ISBN: 9787301293508
定价: 1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684页
分类: 文学
142人买过
  •   201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双甲子华诞。作为北大杰出的老师、校友,回顾个人经历,讲述北大历史,弘扬北大精神,对于传承北大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党委宣传部特组织纪念文集,作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的重点书推出。本书中包含了北京大学近70余位著名学者、校友的文章,这是他们与北大密切相关的奋斗史,有成功、喜悦,也有寂寞、艰难、苦涩,这种经历与感悟,既是个人的回顾,也是对年轻后学的激励,更是北大精神传承很好的载体。   蒋朗朗,学者,副教授。祖籍江苏,1964年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偏重台湾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2012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兼)、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兼)。 目 录 

    序  袁行霈/1 

      

    北大人与中国文化梦 许渊冲/1 

    勇于创新 

      ——迎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张世英/9 

    我是北大法律人 蒲 坚/12 

    不忘初心,从一而终 韩济生/20 

    萦绕平生北大情 郭应禄/28 

    关于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忆 厉以宁/35 

    庆贺北大双甲子华诞 王理嘉/44 

    北大感悟 马克垚/53 

    琴韵书香悠远 

      ——北京大学120周年 谢 冕/59 

    我的北大情 严文明/67 

    未名湖的灵气 杨芙清/72 

    我在新北大早年的那些事 胡壮麟/80 

    我与北大俄罗斯学 李明滨/87 

    在我记忆中的慧修师 严家炎/96 

    从教学和基础研究到工业开发 

      ——自发单层分散现象的发现和 

    北大先锋公司的创办 谢有畅/101 

    从沙滩北大广场起步 杨应昌/106 

    从教60年叙怀 王阳元/113 

    教育树人 活力永续 

      ——铭谢北大母校的教育培养 王 颖/121 

    感恩北大 陈堃銶/126 

    赴美进修记事 应隆安/133 

    我对『图书馆学』的几点思考 吴慰慈/139 

    从北大到敦煌 樊锦诗/145 

    捕捉火花 

      ——陪苏先生聊天 郭大顺/150 

    怀念恩师张龙翔教授 居乃琥/159 

    我在北大听讲座 蒋廷瑜/164 

    我考古生涯的北大情怀 陈振裕/171 

    走在追求『合格』的路上 黄宗良/179 

    北大人 蒋绍愚/187 

    北京大学6206生活回忆 赵殿增/192 

    北大生活回忆 任光宣/197 

    我是如何走进金融领域教学和科研的 曹凤岐/203 

    微斯人,吾谁与归? 

      ——怀念张冠尧先生 罗 芃/210 

    英雄气 君子风 燕园情 

      ——纪念北大120周年华诞 袁 明/216 

    北大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葛晓音/224 

    我的北大60年记忆 王缉慈/230 

    传承与创新 

      ——执教燕园 李孝聪/236 

    在北大,英雄不问来路 蔡运龙/242 

    北大与我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世杰/247 

    一本四十多年前的讲义 唐晓峰/253 

    黄枬森先生的最后斗争和精神魅力 

      ——晚年拼搏与哲学遗愿 王 东/260 

    甘甜的责任 王思斌/272 

    戊戌而立 今又戊戌 王 迅/279 

    网络世界的乐和烦 赵敦华/283 

    我所认识的一位北大人 

      ——潘乃穆老师和她整理出版的潘光旦先生遗著 马 戎/291 

    北大往事及两篇作业 高洪波/300 

    北大的魅力和我的两个北大导师 辜正坤/309 

    回首往事 感念北大 仝 华/321 

    永远的北大 倪晓建/328 

    北大学术传统是中华文化瑰宝 

      ——为母校校庆120周年而作 王小甫/334 

    我的北大情结 曾 毅/340 

    北大忆往 张学智/349 

    时代精神的丰碑 李 强/357 

    北大:一座驿站 曹文轩/364 

    我与北大的结缘 何怀宏/376 

    我来北大教书 牛 军/381 

    在燕园做片红叶也幸福 平新乔/387 

    北大的先生和学生 韩茂莉/393 

    未名湖是有灵魂的 王岳川/404 

    精神的源泉 永远的学堂 

      ——写在北大120周年华诞之际 陈十一/412 

    忆俞伟超 林梅村 /420 

    向大师致敬 孙祁祥/4281978年我的北大记忆 吴志攀/435 

    我在北大写《华夏主义》 叶自成/442 

    我的北大岁月 

      ——人口健康交叉学科研究的求索之路 郑晓瑛/450 

    《走进北大》画册背后的故事 王恩哥 /458 

    跳跃的记忆:北大—剑桥—北大 周力平/464 

    擦亮北大这盏灯 刘震云/475 

    思想之乡 王一川/478 

    骋怀学海记 王余光/488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关 平/496 

    我与北大:精神的魅力 水 涛/501 

    寻根京师大学堂 饶 毅/508 

    我在北大参加的三个专书读书会 孙玉文/512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 

      ——北大和我的故事 谢晓亮/522 

     沐浴在燕园的春风里 袁毓林/531 

    成长中的感悟 梅 宏/535 

    为还我一个美丽的故乡 俞孔坚/545 

    燕园与静园 

      ——我们北大的校园 孔庆东/553 

    杂忆我的北大生活 苏彦捷/564 

    北大的楼和北大的人 姚 洋/569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我与北大天文 刘晓为/577 

    像未名湖一样宁静 陆绍阳/586 

    师恩无期德永恒 

      ——追念我的本科“导师”成汉昌教授 臧运祜/591 

    数学人的情怀 张平文/596 

    无处不在的北大 

      ——兼贺北大120年校庆 董 强/605 

    我在北大学考古 韩建业/611 

    我眼中的北大天文赛先生 张 冰/619 

    我的北大 田晓菲/624 

    坚守与淡泊 

      ——为庆祝母校北京大学120周年而作 王曙光/627 

    记靳公 吴增定/638 

    我和我的老师 吴 飞/644 

    从激光加速到激光加速器 

      ——写在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之际 颜学庆/651 

    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 陈 鹏/656
  • 内容简介:
      201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双甲子华诞。作为北大杰出的老师、校友,回顾个人经历,讲述北大历史,弘扬北大精神,对于传承北大乃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学校党委宣传部特组织纪念文集,作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的重点书推出。本书中包含了北京大学近70余位著名学者、校友的文章,这是他们与北大密切相关的奋斗史,有成功、喜悦,也有寂寞、艰难、苦涩,这种经历与感悟,既是个人的回顾,也是对年轻后学的激励,更是北大精神传承很好的载体。
  • 作者简介:
      蒋朗朗,学者,副教授。祖籍江苏,1964年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偏重台湾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2012年3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兼)、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兼)。
  • 目录:
    目 录 

    序  袁行霈/1 

      

    北大人与中国文化梦 许渊冲/1 

    勇于创新 

      ——迎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张世英/9 

    我是北大法律人 蒲 坚/12 

    不忘初心,从一而终 韩济生/20 

    萦绕平生北大情 郭应禄/28 

    关于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忆 厉以宁/35 

    庆贺北大双甲子华诞 王理嘉/44 

    北大感悟 马克垚/53 

    琴韵书香悠远 

      ——北京大学120周年 谢 冕/59 

    我的北大情 严文明/67 

    未名湖的灵气 杨芙清/72 

    我在新北大早年的那些事 胡壮麟/80 

    我与北大俄罗斯学 李明滨/87 

    在我记忆中的慧修师 严家炎/96 

    从教学和基础研究到工业开发 

      ——自发单层分散现象的发现和 

    北大先锋公司的创办 谢有畅/101 

    从沙滩北大广场起步 杨应昌/106 

    从教60年叙怀 王阳元/113 

    教育树人 活力永续 

      ——铭谢北大母校的教育培养 王 颖/121 

    感恩北大 陈堃銶/126 

    赴美进修记事 应隆安/133 

    我对『图书馆学』的几点思考 吴慰慈/139 

    从北大到敦煌 樊锦诗/145 

    捕捉火花 

      ——陪苏先生聊天 郭大顺/150 

    怀念恩师张龙翔教授 居乃琥/159 

    我在北大听讲座 蒋廷瑜/164 

    我考古生涯的北大情怀 陈振裕/171 

    走在追求『合格』的路上 黄宗良/179 

    北大人 蒋绍愚/187 

    北京大学6206生活回忆 赵殿增/192 

    北大生活回忆 任光宣/197 

    我是如何走进金融领域教学和科研的 曹凤岐/203 

    微斯人,吾谁与归? 

      ——怀念张冠尧先生 罗 芃/210 

    英雄气 君子风 燕园情 

      ——纪念北大120周年华诞 袁 明/216 

    北大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葛晓音/224 

    我的北大60年记忆 王缉慈/230 

    传承与创新 

      ——执教燕园 李孝聪/236 

    在北大,英雄不问来路 蔡运龙/242 

    北大与我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世杰/247 

    一本四十多年前的讲义 唐晓峰/253 

    黄枬森先生的最后斗争和精神魅力 

      ——晚年拼搏与哲学遗愿 王 东/260 

    甘甜的责任 王思斌/272 

    戊戌而立 今又戊戌 王 迅/279 

    网络世界的乐和烦 赵敦华/283 

    我所认识的一位北大人 

      ——潘乃穆老师和她整理出版的潘光旦先生遗著 马 戎/291 

    北大往事及两篇作业 高洪波/300 

    北大的魅力和我的两个北大导师 辜正坤/309 

    回首往事 感念北大 仝 华/321 

    永远的北大 倪晓建/328 

    北大学术传统是中华文化瑰宝 

      ——为母校校庆120周年而作 王小甫/334 

    我的北大情结 曾 毅/340 

    北大忆往 张学智/349 

    时代精神的丰碑 李 强/357 

    北大:一座驿站 曹文轩/364 

    我与北大的结缘 何怀宏/376 

    我来北大教书 牛 军/381 

    在燕园做片红叶也幸福 平新乔/387 

    北大的先生和学生 韩茂莉/393 

    未名湖是有灵魂的 王岳川/404 

    精神的源泉 永远的学堂 

      ——写在北大120周年华诞之际 陈十一/412 

    忆俞伟超 林梅村 /420 

    向大师致敬 孙祁祥/4281978年我的北大记忆 吴志攀/435 

    我在北大写《华夏主义》 叶自成/442 

    我的北大岁月 

      ——人口健康交叉学科研究的求索之路 郑晓瑛/450 

    《走进北大》画册背后的故事 王恩哥 /458 

    跳跃的记忆:北大—剑桥—北大 周力平/464 

    擦亮北大这盏灯 刘震云/475 

    思想之乡 王一川/478 

    骋怀学海记 王余光/488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关 平/496 

    我与北大:精神的魅力 水 涛/501 

    寻根京师大学堂 饶 毅/508 

    我在北大参加的三个专书读书会 孙玉文/512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 

      ——北大和我的故事 谢晓亮/522 

     沐浴在燕园的春风里 袁毓林/531 

    成长中的感悟 梅 宏/535 

    为还我一个美丽的故乡 俞孔坚/545 

    燕园与静园 

      ——我们北大的校园 孔庆东/553 

    杂忆我的北大生活 苏彦捷/564 

    北大的楼和北大的人 姚 洋/569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我与北大天文 刘晓为/577 

    像未名湖一样宁静 陆绍阳/586 

    师恩无期德永恒 

      ——追念我的本科“导师”成汉昌教授 臧运祜/591 

    数学人的情怀 张平文/596 

    无处不在的北大 

      ——兼贺北大120年校庆 董 强/605 

    我在北大学考古 韩建业/611 

    我眼中的北大天文赛先生 张 冰/619 

    我的北大 田晓菲/624 

    坚守与淡泊 

      ——为庆祝母校北京大学120周年而作 王曙光/627 

    记靳公 吴增定/638 

    我和我的老师 吴 飞/644 

    从激光加速到激光加速器 

      ——写在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之际 颜学庆/651 

    我们这一代的爱国表达 陈 鹏/65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科护理(第4版)
吴学华,李正姐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入门
陈碧霞、杨成、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编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病患者的艺术作品(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法]法比安娜·于 拉克 著;郝淑芬 译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修订版)(DSM-5-TR)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 张道龙译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编著, 张道龙 译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
颜晓峰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病预后档案:从遗弃中诞生
穆戈 著;博集天卷 出品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分析基础:五次演讲及其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分析研究(第九辑)
霍大同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疾病啮齿类动物模型及行为学实验
崔东红 徐林 主编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科护理学(新形态一体化系列教材)
周丽、张明娥、王香妮 编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治与康复护理
赵娜,吴铮,王晓红
精神的魅力2018
精神科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许冬梅王绍礼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精神的魅力2018
画品北大
蒋朗朗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