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2-05
版次: 1
ISBN: 9787532757442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0页
字数: 9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译文随笔
分类: 文学
176人买过
  • 一九二○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中译本由已故著名翻译家汤永宽操刀,数年前曾以《不固定的圣节》为标题出版过。本次重新推出,不但按约定俗成的习惯修正了书名的译法、审订了译文,而且精心选择了五十幅与《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内容密切相关的珍贵照片(包括当时巴黎的实景照片和书中所列的作家艺术家的肖像),使《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成为城市文艺青年、小资读者“珍藏往日巴黎”的不二选择。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译者前记



    说明

    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

    斯泰因小姐的教诲

    “迷惘的一代”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塞纳河畔的人们

    一个虚假的春季

    一项副业的终结

    饥饿是很好的锻炼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和魔鬼的门徒

    一个新流派的诞生

    和帕散在圆顶咖啡馆

    埃兹拉·庞德和他的“才智之士”

    一个相当奇妙的结局

    一个注定快要死的人

    埃文希普曼在丁香园咖啡馆

    一个邪恶的特工人员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鹰不与他人共享

    一个尺寸大小的问题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附录关于《流动的盛宴》

    虚构“现场”——代编后记



  • 内容简介:
    一九二○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中译本由已故著名翻译家汤永宽操刀,数年前曾以《不固定的圣节》为标题出版过。本次重新推出,不但按约定俗成的习惯修正了书名的译法、审订了译文,而且精心选择了五十幅与《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内容密切相关的珍贵照片(包括当时巴黎的实景照片和书中所列的作家艺术家的肖像),使《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成为城市文艺青年、小资读者“珍藏往日巴黎”的不二选择。
  • 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 目录:
    译者前记



    说明

    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

    斯泰因小姐的教诲

    “迷惘的一代”

    莎士比亚图书公司

    塞纳河畔的人们

    一个虚假的春季

    一项副业的终结

    饥饿是很好的锻炼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和魔鬼的门徒

    一个新流派的诞生

    和帕散在圆顶咖啡馆

    埃兹拉·庞德和他的“才智之士”

    一个相当奇妙的结局

    一个注定快要死的人

    埃文希普曼在丁香园咖啡馆

    一个邪恶的特工人员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鹰不与他人共享

    一个尺寸大小的问题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附录关于《流动的盛宴》

    虚构“现场”——代编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流动的盛宴
培根随笔
[英]培根(Bacon F.) 著;蒲隆 译
流动的盛宴
最美的决定(译文随笔)
[美]E·B·怀特 著;张冲、张琼 译
流动的盛宴
E·B·怀特随笔
[美]E·B·怀特 著;贾辉丰 译
流动的盛宴
译文随笔: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美]E·B·怀特 著;孙仲旭 译
流动的盛宴
伊利亚随笔选(译文随笔)
[英]查尔斯·兰姆 著;刘炳善 译
流动的盛宴
反对阐释
[美]桑塔格 著;程巍 译
流动的盛宴
意大利的黄昏
[英]D.H.劳伦斯 著;刘志刚 译
流动的盛宴
见闻札记
[美]欧文 著;高健 译
流动的盛宴
枕边书与床头灯:英美随笔译粹
高健 著
流动的盛宴
译文随笔:蒙田随笔
[法]蒙田(Montaigne M.d.) 著;马振骋 编;马振骋 译
流动的盛宴
雨果论文学
维克多·雨果 著;柳鸣九 译
流动的盛宴
六人
[德]鲁多尔夫·洛克尔 著;傅惟慈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流动的盛宴
数学旅行家 文教科普读物 (美)卡尔文・c.克劳森
[美]卡尔文・c.克劳森
流动的盛宴
向世界好的医院力
[美]理查德·温特斯(RichardWinters)
流动的盛宴
像作家一样阅读:提升读写能力的10堂课
[美]艾琳·M.普希曼
流动的盛宴
黑的眼睛不看光明 心理学
[美]玛利亚娜·亚历山德里
流动的盛宴
觉醒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凯特·肖邦
流动的盛宴
从众陷阱 成功学 (美)托德·罗斯(todd rose)
[美]托德·罗斯(toddrose)
流动的盛宴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美]西尔维娅·A.厄尔
流动的盛宴
吃的勇气:365天告别饮食内耗,与食物和解
[美]伊芙琳·特里波尔(EvelynTribole)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美]海明威 著;汤永宽 译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美]海明威 著;汤永宽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