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已见:纳博科夫访谈录

固执已见:纳博科夫访谈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8-02
版次: 1
ISBN: 9787538711776
定价: 14.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7页
字数: 186千字
原版书名: Strong Opinions
分类: 文学
64人买过
  • 我像天才一样思考,像受人尊敬的作家一样写作,而说起话来却像个孩子。在美国,在学院的整个进级过程中,从卑微的讲师到正教授,我从未事先不准备好打字稿就向听众宣讲,眼睛也从未离开过被灯光照得明亮的讲台上的讲稿。我在电话上常哼啊哈的语焉不详,弄得打长途电话过来的人自家的英语不说了,换成病态的法语。在聚会的场合,假如我想用一个好故事来让大家高兴,我就得每隔一句便作口头删改。连吃早饭时面对着妻子描述梦境都只能算是初稿。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该请我接受采访,假如“采访”指的是两个正常人之间的谈话的话。早先至少试过两次,一次还对着个录音机;当录音带被重放时,我的笑也停了;我知道我这一生中再也不会重复那种表演了。现在,我事先准备得很仔细,以保证摇扇子时悠然自得。采访人的问题得写好了送我,我也用书面形式来回答,再一字不差地发表。这是三个先决条件。
      
      
      然而,采访的人希望来拜访我。他希望看见我的铅笔停在纸页上的情形,希望看见我那涂了色的灯罩、我的书架、我脚旁睡着的老白猫。他觉得他需要背景音乐,假兮兮的非正式场面。还要尽可能多的丰富多采的细节,能记住多少是多少,假如不是用笔写下的话(“纳——吞下一口伏特加,咧着嘴讥笑道——”)。我有没有心取消这种惬意?是的,我有。
      
      
      稀疏的头发所用的某种优质发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难看的乳状物。制造发膏的人往里加了点绿色以使它不难看——用美容学的传统行话来说,绿色旨在表明春天的清新如松树、玉、树蛙之类的东西。然而,要想让瓶里的东西诱人,用前必须使劲晃一晃;否则,处于静止状态的瓶子会显出一英寸宽的绿色边缘,底下是未变的、纯正的、乳色的液柱。在我看来,用前不晃瓶是该坚持的原则。
      
      
      同样,在涉及印出来的采访结果时,我无视浮面的装饰,只保留基本的实质的东西。我的文件中存有几种语言的约40份采访结果,这里只收了英美记者采访的几份儿。之所以要跳过几份儿,是因为这几份儿是可怕的化合物,还不只是晃几下瓶子的事儿,我的正宗答复给人类感兴趣的人造颜色混得一塌糊涂,还被制造者添了油醋,想分都分不开。另有几份儿去掉好意的小手脚(也有俗丽的新闻捏造)并不难,于是逐步剔除每一自发的因素,恢复谈话的原貌。这件东西到底成了干净有序的文章。这才是书面采访应有的理想形式。我的小说很少给我机会发表私人的观点,于是我不时地表示欢迎迷人的、礼貌的、有智慧的来访者向我突如其来地发问。本卷的访谈录之后,附有几封致编者的信。这些信就像律师所说的“自我说明”,完全是一样的东西。最后,还加上一束小文章,除了其中一篇外,都是在美国或瑞士写的。
      
      
      斯温朋对“一群歹毒的诗棍(后变成评痞)”有着机敏的评价。1930年前后在巴黎的俄侨文学小圈子里,这种奇怪的现象也典型地发生了。布宁、霍达谢维奇和另一两位杰出的作家的美学思想就遭到了各种“有使命感”的评棍的尤为恶心的攻击。在那些年里,我巧妙地嘲弄那些诋毁艺术的人,极为高兴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在那个小集团里引起的愤怒。然而,今天把我那无数的旧文章从蹩脚的俄语译成迂腐的英语,再解释一番从前是如何的紊乱,现在用了什么策略补救的话,无论对我来说,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件无趣的工作。我允自己惟一破例是谈霍达谢维奇的那篇文章。
      
      
      最后要说,我偶一为之的英语散文的目前这本东西(剪掉了长长的俄语影子),似乎反映了比“V·西林”更随和一点的人的思想状况。提起西林,俄侨回忆录的作者、政客、诗人和神秘人物会产生复杂的感情;这些人仍记得我们30年代在巴黎的伏击战。不管我如何固执已见,但今天在我的观点的表达中弥漫着温柔敦厚。本该如此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73年于蒙特鲁斯。 译 序

    前 言

      访谈录

        1.未署名(1962)

        2.BBC 电视台(1962)

        3.《花花公子》(1964)

        4.《生活》(1964)

        5.纽约电视台13频道(1965)

        6.《威斯康辛研究》(1967)

        7.《巴黎评论》(1967)

        8.《纽约时报书评》(1968)

        9.BBC 电视台2频道(1968)

        10.《时代》(1969)

        11.《纽约时报》(1969)

        12.《星期天时报》(1969)

        13.BBC 电视台2频道(1969)

        14.《时尚》(1969)

        15.《小说》(1970)

        16.《纽约时报》(1971)

        17.《纽约时报书评》(1972)

        18.《瑞士广播》(1972?)

        19.BayerischerRundfunk(1971—72)

        20.未署名

        21.《时尚》(1972)

        22.未署名(1972)

    致编者函

        1.《花花公子》(1961)

        2.《伦敦时报》(1962)

        3.《交心)(1966)

        4.《星期日时报》(1967)

        5.《交心》(1967)

        6.《新政治家》(1967)

        7.《老爷》(1969)

        8.《纽约时报》(1969)

        9.《时代》(1971)

        10.《纽约时报书评》(1971)

        11《纽约时报书评》(1972)

    杂 记

        论霍达谢维奇(1939)

        萨特的第一次尝试(1949)

        敲击古钢琴(存目)

        给批评家们的答复(1966)

        《洛丽塔》和吉若迪亚斯先生(1967)

        谈改编(1969)

        周年笔记(1970)

        罗沃的象征(1971)

        灵感(1972)

        蝶类学论文
  • 内容简介:
    我像天才一样思考,像受人尊敬的作家一样写作,而说起话来却像个孩子。在美国,在学院的整个进级过程中,从卑微的讲师到正教授,我从未事先不准备好打字稿就向听众宣讲,眼睛也从未离开过被灯光照得明亮的讲台上的讲稿。我在电话上常哼啊哈的语焉不详,弄得打长途电话过来的人自家的英语不说了,换成病态的法语。在聚会的场合,假如我想用一个好故事来让大家高兴,我就得每隔一句便作口头删改。连吃早饭时面对着妻子描述梦境都只能算是初稿。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该请我接受采访,假如“采访”指的是两个正常人之间的谈话的话。早先至少试过两次,一次还对着个录音机;当录音带被重放时,我的笑也停了;我知道我这一生中再也不会重复那种表演了。现在,我事先准备得很仔细,以保证摇扇子时悠然自得。采访人的问题得写好了送我,我也用书面形式来回答,再一字不差地发表。这是三个先决条件。
      
      
      然而,采访的人希望来拜访我。他希望看见我的铅笔停在纸页上的情形,希望看见我那涂了色的灯罩、我的书架、我脚旁睡着的老白猫。他觉得他需要背景音乐,假兮兮的非正式场面。还要尽可能多的丰富多采的细节,能记住多少是多少,假如不是用笔写下的话(“纳——吞下一口伏特加,咧着嘴讥笑道——”)。我有没有心取消这种惬意?是的,我有。
      
      
      稀疏的头发所用的某种优质发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难看的乳状物。制造发膏的人往里加了点绿色以使它不难看——用美容学的传统行话来说,绿色旨在表明春天的清新如松树、玉、树蛙之类的东西。然而,要想让瓶里的东西诱人,用前必须使劲晃一晃;否则,处于静止状态的瓶子会显出一英寸宽的绿色边缘,底下是未变的、纯正的、乳色的液柱。在我看来,用前不晃瓶是该坚持的原则。
      
      
      同样,在涉及印出来的采访结果时,我无视浮面的装饰,只保留基本的实质的东西。我的文件中存有几种语言的约40份采访结果,这里只收了英美记者采访的几份儿。之所以要跳过几份儿,是因为这几份儿是可怕的化合物,还不只是晃几下瓶子的事儿,我的正宗答复给人类感兴趣的人造颜色混得一塌糊涂,还被制造者添了油醋,想分都分不开。另有几份儿去掉好意的小手脚(也有俗丽的新闻捏造)并不难,于是逐步剔除每一自发的因素,恢复谈话的原貌。这件东西到底成了干净有序的文章。这才是书面采访应有的理想形式。我的小说很少给我机会发表私人的观点,于是我不时地表示欢迎迷人的、礼貌的、有智慧的来访者向我突如其来地发问。本卷的访谈录之后,附有几封致编者的信。这些信就像律师所说的“自我说明”,完全是一样的东西。最后,还加上一束小文章,除了其中一篇外,都是在美国或瑞士写的。
      
      
      斯温朋对“一群歹毒的诗棍(后变成评痞)”有着机敏的评价。1930年前后在巴黎的俄侨文学小圈子里,这种奇怪的现象也典型地发生了。布宁、霍达谢维奇和另一两位杰出的作家的美学思想就遭到了各种“有使命感”的评棍的尤为恶心的攻击。在那些年里,我巧妙地嘲弄那些诋毁艺术的人,极为高兴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在那个小集团里引起的愤怒。然而,今天把我那无数的旧文章从蹩脚的俄语译成迂腐的英语,再解释一番从前是如何的紊乱,现在用了什么策略补救的话,无论对我来说,还是对读者来说,都是件无趣的工作。我允自己惟一破例是谈霍达谢维奇的那篇文章。
      
      
      最后要说,我偶一为之的英语散文的目前这本东西(剪掉了长长的俄语影子),似乎反映了比“V·西林”更随和一点的人的思想状况。提起西林,俄侨回忆录的作者、政客、诗人和神秘人物会产生复杂的感情;这些人仍记得我们30年代在巴黎的伏击战。不管我如何固执已见,但今天在我的观点的表达中弥漫着温柔敦厚。本该如此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73年于蒙特鲁斯。
  • 目录:
    译 序

    前 言

      访谈录

        1.未署名(1962)

        2.BBC 电视台(1962)

        3.《花花公子》(1964)

        4.《生活》(1964)

        5.纽约电视台13频道(1965)

        6.《威斯康辛研究》(1967)

        7.《巴黎评论》(1967)

        8.《纽约时报书评》(1968)

        9.BBC 电视台2频道(1968)

        10.《时代》(1969)

        11.《纽约时报》(1969)

        12.《星期天时报》(1969)

        13.BBC 电视台2频道(1969)

        14.《时尚》(1969)

        15.《小说》(1970)

        16.《纽约时报》(1971)

        17.《纽约时报书评》(1972)

        18.《瑞士广播》(1972?)

        19.BayerischerRundfunk(1971—72)

        20.未署名

        21.《时尚》(1972)

        22.未署名(1972)

    致编者函

        1.《花花公子》(1961)

        2.《伦敦时报》(1962)

        3.《交心)(1966)

        4.《星期日时报》(1967)

        5.《交心》(1967)

        6.《新政治家》(1967)

        7.《老爷》(1969)

        8.《纽约时报》(1969)

        9.《时代》(1971)

        10.《纽约时报书评》(1971)

        11《纽约时报书评》(1972)

    杂 记

        论霍达谢维奇(1939)

        萨特的第一次尝试(1949)

        敲击古钢琴(存目)

        给批评家们的答复(1966)

        《洛丽塔》和吉若迪亚斯先生(1967)

        谈改编(1969)

        周年笔记(1970)

        罗沃的象征(1971)

        灵感(1972)

        蝶类学论文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