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坏脾气

帝国的坏脾气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6
版次: 1
ISBN: 9787307077676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9页
分类: 历史
34人买过
  • 中华帝国可能是最关注人才问题的帝国,可恰恰是在这个帝国中,浪费人才、迫害贤才、嫉贤妒能的现象从来就没有绝迹过。从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徐渭、曹雪芹,谁是无才无能之人?可又有谁施展了平生抱负得到善终?究其原因,“人”和“才”相结合后,人就学会了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社会抱负,而帝国和皇帝需要的是服从皇权,在帝国体系中按部就班的服从者、执行人和卫道士。这样双方就产生了思想认识上的鸿沟。 张程,浙江临海人。年龄不到三十,其间二十载寒窗苦读,先后获得北大国际政治学学士和外交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忝身出版社编辑行列。平时写稿自娱之余。卖文补贴家用。有《中国人本色》、《昙花王朝》、《三国大外交》、《禅让》、《夺宫》、《剑锋春秋》、《脆弱的繁华》 前言 中华帝国无法克服的五大顽疾

    第一篇 权杖光芒中的阴暗

     假官行骗案: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当官

     传子不传贤:太子是白痴。怎么办?

     赈灾与买账:血淋淋的官场潜规则

     内务府肥缺:如何从皇帝身上揩油

    第二篇 人才和权力的鸿沟

     名利不如闲:王维的“幸福人生”

     大隐隐于朝:诗人张籍的四个官场片断

     读书与赚钱:穷秀才娶了富家女以后

     戊午科场案:晚清科举乱象及其“整治”

    第三篇 帝国的经济悖论

     食利者心理:西晋首富的斗富人生

     造反者方腊:农民起义的经济学考量

     晚清出国热:帝国残年如何对待华人华侨

     长不大的苗:近代民营企业的“盆景化”

    第四篇 永恒的话题:权力争斗

     卑鄙者胜出:刘邦是怎么打败项羽的?

     隐蔽的凶手: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悲剧

     乱判女尸案:一个案子,多种解读

     安德海之死:杀个太监也不容易

    第五篇 宪政在中国

     宋教仁遇刺:民国初年议会梦的夭折

     曹锟贿选案:谁该为选举黑幕负责?

     最后的内讧:张学良杀杨宇霆、常荫槐事件

     全民看大戏:年“国大代表”诞生记

     华丽的猴戏:民国记者笔下的“国民大会”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华帝国可能是最关注人才问题的帝国,可恰恰是在这个帝国中,浪费人才、迫害贤才、嫉贤妒能的现象从来就没有绝迹过。从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徐渭、曹雪芹,谁是无才无能之人?可又有谁施展了平生抱负得到善终?究其原因,“人”和“才”相结合后,人就学会了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社会抱负,而帝国和皇帝需要的是服从皇权,在帝国体系中按部就班的服从者、执行人和卫道士。这样双方就产生了思想认识上的鸿沟。
  • 作者简介:
    张程,浙江临海人。年龄不到三十,其间二十载寒窗苦读,先后获得北大国际政治学学士和外交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忝身出版社编辑行列。平时写稿自娱之余。卖文补贴家用。有《中国人本色》、《昙花王朝》、《三国大外交》、《禅让》、《夺宫》、《剑锋春秋》、《脆弱的繁华》
  • 目录:
    前言 中华帝国无法克服的五大顽疾

    第一篇 权杖光芒中的阴暗

     假官行骗案: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当官

     传子不传贤:太子是白痴。怎么办?

     赈灾与买账:血淋淋的官场潜规则

     内务府肥缺:如何从皇帝身上揩油

    第二篇 人才和权力的鸿沟

     名利不如闲:王维的“幸福人生”

     大隐隐于朝:诗人张籍的四个官场片断

     读书与赚钱:穷秀才娶了富家女以后

     戊午科场案:晚清科举乱象及其“整治”

    第三篇 帝国的经济悖论

     食利者心理:西晋首富的斗富人生

     造反者方腊:农民起义的经济学考量

     晚清出国热:帝国残年如何对待华人华侨

     长不大的苗:近代民营企业的“盆景化”

    第四篇 永恒的话题:权力争斗

     卑鄙者胜出:刘邦是怎么打败项羽的?

     隐蔽的凶手:李煜与小周后的爱情悲剧

     乱判女尸案:一个案子,多种解读

     安德海之死:杀个太监也不容易

    第五篇 宪政在中国

     宋教仁遇刺:民国初年议会梦的夭折

     曹锟贿选案:谁该为选举黑幕负责?

     最后的内讧:张学良杀杨宇霆、常荫槐事件

     全民看大戏:年“国大代表”诞生记

     华丽的猴戏:民国记者笔下的“国民大会”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