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涯集

无涯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5
版次: 1
ISBN: 9787530641644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9页
字数: 198千字
分类: 文学
53人买过
  • 收入著名学者浦江清的学术名篇,悼念朋友的文章、笔记摘抄,研究计划,日记、书信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学者的各方面生活和学术研究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发表的文字。
      
      
      作者普在西北执数多年,我的眼前经常浮现着各民族青年学子意气风发的面影。在追寻前辈学者的足迹时,青年读者最想感知是什么?我想,是前辈的治学之道和人生感悟。所以,这次编选生父遗稿,在介绍他部分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选文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使读者既能略知他的治学特点和方法,又对他一生的重要经历、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感受他对师长、友人、家人的深挚情感。由此,可以很自然地结识一位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而不感隔膜,因为他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是相通的。
      
      
      人生苦短,父亲更不幸而未能尽其天年,然而他投身学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将自己的成果汇入学海。有限的生命,已化作无涯的永恒,故文集题名为“无涯” 。 浦江清(1904.12.26-1957.8.31)
    江苏松江县人。古典文学研究家。
    7岁入私塾,8岁进小学。1918年入松江中学。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与哲学。1926年毕业,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课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籍。1933年与冯友兰同赴意大利、法国、英国游学,在伦敦博物馆抄录敦煌手卷。1934年回清华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任长沙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与朱自清等创办《国文月刊》。1940年休假回沪,闭门著述,曾应郑振铎之邀到暨南大学任教,不久仍回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同年参与整理闻一多遗著。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病故。
    浦江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近30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受王国维、陈寅恪等的影响,致力于文史考证,主张在一般学者忽略之处深入钻研,发前人所未发。后受闻一多、朱自清的影响,主张精读原著,结合前人的成就,融会贯通。
    主要著作有《浦江清文录》、《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杜甫诗选》(与人合编)等,主编有《朱自清全集》。主要论文有:《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词曲探源》、《论小说》、《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等。 屈原

    八仙考

    谈端五节

    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

    白居易“情言声义”解

    李绅《乐府新题》及其他

    读诗偶记

    词曲探源

    词曲探源续录

    苏轼的超然与达观

    苏轼诗的特点

    辛弃疾的词

    观曲偶记

    《西厢记》三题

    就古代戏曲答学生问

    在《琵琶记》讨论会上的发言

    论小说

    《三国演义》的虚与实

    小说偶记

    《牛津英文大字典》

    “晋”字的古读

    俗言偶记

    休假中之研究计划略述

    研究报告书

    论大学文学院的文学系

    论王解安先生之自沉

    悼孙瑞兰女士

    沈明隼先生哀辞

    华中大学包故教授渔庄先生善后募捐启

    朱自清先生传略

    纪念闻一多先生

    许维遹先生辞世前后

    赏月清华园

    松江庙会

    湖州行

    游维苏威火山与庞贝古城

    穿越日寇警戒线

    ……

    后记
  • 内容简介:
    收入著名学者浦江清的学术名篇,悼念朋友的文章、笔记摘抄,研究计划,日记、书信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学者的各方面生活和学术研究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发表的文字。
      
      
      作者普在西北执数多年,我的眼前经常浮现着各民族青年学子意气风发的面影。在追寻前辈学者的足迹时,青年读者最想感知是什么?我想,是前辈的治学之道和人生感悟。所以,这次编选生父遗稿,在介绍他部分学术成果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了选文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使读者既能略知他的治学特点和方法,又对他一生的重要经历、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感受他对师长、友人、家人的深挚情感。由此,可以很自然地结识一位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而不感隔膜,因为他的精神世界与我们是相通的。
      
      
      人生苦短,父亲更不幸而未能尽其天年,然而他投身学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将自己的成果汇入学海。有限的生命,已化作无涯的永恒,故文集题名为“无涯” 。
  • 作者简介:
    浦江清(1904.12.26-1957.8.31)
    江苏松江县人。古典文学研究家。
    7岁入私塾,8岁进小学。1918年入松江中学。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文理科,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与哲学。1926年毕业,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课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籍。1933年与冯友兰同赴意大利、法国、英国游学,在伦敦博物馆抄录敦煌手卷。1934年回清华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任长沙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与朱自清等创办《国文月刊》。1940年休假回沪,闭门著述,曾应郑振铎之邀到暨南大学任教,不久仍回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同年参与整理闻一多遗著。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病故。
    浦江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近30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受王国维、陈寅恪等的影响,致力于文史考证,主张在一般学者忽略之处深入钻研,发前人所未发。后受闻一多、朱自清的影响,主张精读原著,结合前人的成就,融会贯通。
    主要著作有《浦江清文录》、《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杜甫诗选》(与人合编)等,主编有《朱自清全集》。主要论文有:《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词曲探源》、《论小说》、《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等。
  • 目录:
    屈原

    八仙考

    谈端五节

    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

    白居易“情言声义”解

    李绅《乐府新题》及其他

    读诗偶记

    词曲探源

    词曲探源续录

    苏轼的超然与达观

    苏轼诗的特点

    辛弃疾的词

    观曲偶记

    《西厢记》三题

    就古代戏曲答学生问

    在《琵琶记》讨论会上的发言

    论小说

    《三国演义》的虚与实

    小说偶记

    《牛津英文大字典》

    “晋”字的古读

    俗言偶记

    休假中之研究计划略述

    研究报告书

    论大学文学院的文学系

    论王解安先生之自沉

    悼孙瑞兰女士

    沈明隼先生哀辞

    华中大学包故教授渔庄先生善后募捐启

    朱自清先生传略

    纪念闻一多先生

    许维遹先生辞世前后

    赏月清华园

    松江庙会

    湖州行

    游维苏威火山与庞贝古城

    穿越日寇警戒线

    ……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无涯集
无涯万里歌行集
李海绩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无涯集
浦江清讲透四大名著(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讲义!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名家名著一一讲透!)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西南联大通识课(共4册)冯友兰、朱光潜等12位大师各呈所能,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四大基础通识课。
浦江清 著;紫图图书 出品;冯友兰;胡适;朱自清;朱光潜;闻一多;陈寅恪;傅斯年;吴晗;雷海宗;汤用彤;张荫麟
无涯集
屈原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浦江清讲中国古代文学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汉魏六朝诗钞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元明散曲选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中国文学史稿
浦江清
无涯集
明清文学史讲义
浦江清 著
无涯集
中国文学史讲义
浦江清
无涯集
中国文学史讲义选编
浦江清
无涯集
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
浦江清
无涯集
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文丛之六
浦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