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509748053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人买过
  •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   詹艾斌,1971年出生,江西都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入。主要研究方向:文学基础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与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美学原理与当代审美文化、文学教育。 导言
    第一章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指向与理论突围
    第一节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理论指向及其人学向度评价
    第二节文学主体性思想的理论突围

    第二章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价值诉求问题
    第三章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文学主体论的产生:“内在理路”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
    第二节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形成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小结

    第四章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的转向
    第一节主体问性文论提出之前杨春时的思想发展
    第二节主体间性文学理论思想概观

    第五章关于主体间性文学理论思想的简要评析
    第一节对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的几点总括性判断
    第二节主体间性文沦思想中的主要问题
    小结

    第六章人的主体性与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与理论重建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批判及其重建倾向
    第二节人的主体性与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

    附论
    附论一“现代性”概念的哲学阐释
    附论二李泽厚的主体性思想要论
    附论三论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主体伸张的文论建构》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近年杨春时提出的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知识形态纳入同一个问题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介入当代文艺学的建设问题的思考,并展开由之而产生的相关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直接探讨。
  • 作者简介:
      詹艾斌,1971年出生,江西都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入。主要研究方向:文学基础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与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美学原理与当代审美文化、文学教育。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指向与理论突围
    第一节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理论指向及其人学向度评价
    第二节文学主体性思想的理论突围

    第二章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价值诉求问题
    第三章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的形成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文学主体论的产生:“内在理路”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
    第二节文学主体性理论现象形成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小结

    第四章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的转向
    第一节主体问性文论提出之前杨春时的思想发展
    第二节主体间性文学理论思想概观

    第五章关于主体间性文学理论思想的简要评析
    第一节对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的几点总括性判断
    第二节主体间性文沦思想中的主要问题
    小结

    第六章人的主体性与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与理论重建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批判及其重建倾向
    第二节人的主体性与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

    附论
    附论一“现代性”概念的哲学阐释
    附论二李泽厚的主体性思想要论
    附论三论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