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3
版次: 1
ISBN: 9787509700815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5页
字数: 4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及产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增长篇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内已经和正在显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发展篇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的成因,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周立群,1951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主编等职,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首席专家。著有《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前言
    总论篇
    第一章透视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一区域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理论思考: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三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四案例分析:协调成功的机制设计
    五政策选择: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章主导产业与重点发展产业比较——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二京津冀鲁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京津冀鲁辽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四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五对策建议

    第三章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极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二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第三极
    三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第四章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理论扩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
    三区域社会发展的特点
    四关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篇
    第五章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二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三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及分析

    第六章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结构探析
    一区域人口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三区域财政收入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第七章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五省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环渤海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分析
    四充分利用沿海资源,加快渔业发展

    第八章环渤海区域工业部门结构及特点研究
    一轻重工业结构及增长态势比较
    二优势行业及面临的问题
    三五省市工业的行业结构特点

    第九章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的结构及重点行业
    一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总体结构
    二环渤海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三区域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剖析

    增长篇
    第十章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复式科技产业集群
    一中关村概况
    二日益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合作创新
    四中关村的技术扩散
    五中关村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滨海新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和平台
    一天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三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四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全面启动
    五推动区域发展引擎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曹妃甸: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崛起
    一“最大项目群”和“一号工程”
    二曹妃甸的全面开发与战略布局
    三曹妃甸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
    四曹妃甸港的崛起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第十三章“五点一线”:辽东半岛经济发展引擎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五点一线”的提出
    二“五点一线”的全面开发战略
    三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三大突破点
    四对“五点”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半岛都市群:打造环渤海新型制造业基地
    一环渤海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二半岛都市群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三半岛都市群的全面开发战略

    发展篇
    第十五章环渤海区域的GDP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GDP的迅速增长
    二人力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第十六章GDP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对环渤海区域的分析
    一人均GDP的增长分析
    二影响人均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动
    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环渤海区域劳动就业状况分析
    一区域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二区域劳动供给现状分析
    三区域劳动就业需求状况分析
    四区域劳动就业状况预测
    五结论与建议

    第十八章教育、卫生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及支出结构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教育水平的结构分析
    二环渤海区域医疗和卫生保健支出结构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第十九章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成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章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
    三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 内容简介: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及产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增长篇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内已经和正在显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发展篇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的成因,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周立群,1951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主编等职,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首席专家。著有《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译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 目录:
    前言
    总论篇
    第一章透视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一区域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理论思考: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三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四案例分析:协调成功的机制设计
    五政策选择: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章主导产业与重点发展产业比较——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二京津冀鲁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京津冀鲁辽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四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五对策建议

    第三章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极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二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第三极
    三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第四章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理论扩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
    三区域社会发展的特点
    四关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篇
    第五章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二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三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及分析

    第六章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结构探析
    一区域人口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三区域财政收入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第七章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五省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环渤海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分析
    四充分利用沿海资源,加快渔业发展

    第八章环渤海区域工业部门结构及特点研究
    一轻重工业结构及增长态势比较
    二优势行业及面临的问题
    三五省市工业的行业结构特点

    第九章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的结构及重点行业
    一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总体结构
    二环渤海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三区域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剖析

    增长篇
    第十章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复式科技产业集群
    一中关村概况
    二日益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合作创新
    四中关村的技术扩散
    五中关村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滨海新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和平台
    一天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三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四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全面启动
    五推动区域发展引擎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曹妃甸: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崛起
    一“最大项目群”和“一号工程”
    二曹妃甸的全面开发与战略布局
    三曹妃甸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
    四曹妃甸港的崛起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第十三章“五点一线”:辽东半岛经济发展引擎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五点一线”的提出
    二“五点一线”的全面开发战略
    三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三大突破点
    四对“五点”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半岛都市群:打造环渤海新型制造业基地
    一环渤海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二半岛都市群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三半岛都市群的全面开发战略

    发展篇
    第十五章环渤海区域的GDP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GDP的迅速增长
    二人力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第十六章GDP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对环渤海区域的分析
    一人均GDP的增长分析
    二影响人均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动
    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环渤海区域劳动就业状况分析
    一区域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二区域劳动供给现状分析
    三区域劳动就业需求状况分析
    四区域劳动就业状况预测
    五结论与建议

    第十八章教育、卫生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及支出结构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教育水平的结构分析
    二环渤海区域医疗和卫生保健支出结构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第十九章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成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章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
    三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脑针临证备要
周立群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具比例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及其仿真与应用
周立群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
周立群 著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孕妇对症按摩图典
周立群 著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儿童经络反射区按摩图典
周立群 著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装饰画(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周立群 编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王岱针灸临床十二讲
周立群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实习手册
周立群 主编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周立群、王建峰、李尚生 主编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刮痧·拔罐·艾灸·家庭图典
周立群 编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民营经济卷(1978-2008)
周立群、谢思全 编
2008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区域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周立群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