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08-11
版次: 2
ISBN: 9787117105736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51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33人买过
  •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是在第1版(1998年)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基本上反映了髓内钉内固定的最新进展。《髓内钉内固定》共二十一章,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一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了髓内钉的进展、生物学、生物力学及相关材料力学、髓内钉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根据十年的临床实践,对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总论中还介绍了香港髓内钉使用情况和计算机导航在临床上的有关应用。第十二章至二十一章为各论,介绍了各部位长骨髓内钉的使用。除对第1版的胫骨、股骨内容有所增加外,对肱骨、前臂的内容有明显增加,另外还增加了锁骨、儿童骨折髓内钉固定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髓内钉固定的专门章节。   罗先正,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关节重建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华骨科学会第三、四、五届常委,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任友谊医院专家组成员、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副主编、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罗先正教授长期从事骨科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人工关节、创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诸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先后获得北京市、局科技成果奖九项,全国学科成就奖一项。主编《髓内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骨质疏松基础和临床》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办全国性人工关节、带锁髓内钉、骨质疏松性骨折学习班及研讨会等学术会议数十余次,深获国内学术界好评。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主编、《JournalofOrthopaedicSurgery(APOA)》编委、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中国组主席等职。
      较早引入并积极推广CD、TSRH、CDH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尤其在脊柱劁凸方面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他所领导的课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第3版)、《脊柱外科新手术》、《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人工髋关节学》、《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近30部专著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48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梁国穗教授(Prof.LEUNGKwok-sui),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主任、教授,骨科培训中心主任,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顾问医生、创伤骨科主任。《lnjury》、《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编委,从事创伤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年,著述颇丰,造诣极深。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骨折愈合,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及预防,骨科计算机辅助导航的应用等。居于国内创伤骨科各领域的前沿地位,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为带锁髓内钉技术在国内和亚洲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众多的创伤骨科人才。 上篇总论
    第一章职髓内钉的历史和进展
    第一节髓内钉的历史和进展
    第二节髓内钉材料的进展

    第二章髓内钉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生物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骨的力学性能与骨折发生
    第三节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
    第四节髓内钉的生物力学
    一、髓内钉的材料力学
    二、髓内钉的基本生物力学设计特点
    三、骨对髓内钉设计的影响
    四、髓内钉的手术与生物力学

    第五节几种典型的髓内钉系统的力学性能
    一、单钉系统
    二、多钉系统
    三、带锁髓内钉

    第六节髓内钉的材料
    一、选择材料
    二、材料分类
    三、髓内钉的力学失败

    第三章骨折愈合与髓内钉
    第一节骨折的愈合
    一、骨折愈合的方式
    二、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变化
    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第二节长管状骨的血供
    第三节髓内钉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一、髓内钉对骨折部位血供的影响
    二、髓内钉对骨折部位的生物学作用
    三、髓内钉置入后的骨折愈合

    第四章髓内钉的类型
    一、髓内钉的特点
    二、髓内钉的种类

    第五章髓内钉的基本器械
    第一节基本器械
    第二节锁钉定位没备和器械
    第六章髓内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七章髓内钉在肢体骨骼畸形矫正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髓内钉的并发症
    第九章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长骨骨折髓内固定中的应用
    第十章带锁髓内钉在香港的应用
    第十一章股骨、胫骨解剖与髓内钉的设计

    下篇各论
    第十二章锁骨骨折
    第十三章肱骨干骨折
    第十四章尺、桡骨骨折
    第十五章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第十六章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
    第十七章胫骨髓内钉
    第十八章髓内钉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
    第十九章髓内钉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带锁髓内钉与骨延长器在肢体延长中的联合应用
    第二十一章带锁髓内钉在其他病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是在第1版(1998年)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基本上反映了髓内钉内固定的最新进展。《髓内钉内固定》共二十一章,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一章为总论,主要介绍了髓内钉的进展、生物学、生物力学及相关材料力学、髓内钉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根据十年的临床实践,对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总论中还介绍了香港髓内钉使用情况和计算机导航在临床上的有关应用。第十二章至二十一章为各论,介绍了各部位长骨髓内钉的使用。除对第1版的胫骨、股骨内容有所增加外,对肱骨、前臂的内容有明显增加,另外还增加了锁骨、儿童骨折髓内钉固定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髓内钉固定的专门章节。
  • 作者简介:
      罗先正,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关节重建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华骨科学会第三、四、五届常委,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任友谊医院专家组成员、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副主编、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罗先正教授长期从事骨科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人工关节、创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诸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先后获得北京市、局科技成果奖九项,全国学科成就奖一项。主编《髓内钉内固定》、《人工髋关节》、《骨质疏松基础和临床》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办全国性人工关节、带锁髓内钉、骨质疏松性骨折学习班及研讨会等学术会议数十余次,深获国内学术界好评。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主编、《JournalofOrthopaedicSurgery(APOA)》编委、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中国组主席等职。
      较早引入并积极推广CD、TSRH、CDH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尤其在脊柱劁凸方面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他所领导的课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第3版)、《脊柱外科新手术》、《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人工髋关节学》、《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近30部专著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48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梁国穗教授(Prof.LEUNGKwok-sui),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主任、教授,骨科培训中心主任,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顾问医生、创伤骨科主任。《lnjury》、《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杂志编委,从事创伤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年,著述颇丰,造诣极深。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骨折愈合,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及预防,骨科计算机辅助导航的应用等。居于国内创伤骨科各领域的前沿地位,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为带锁髓内钉技术在国内和亚洲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众多的创伤骨科人才。
  •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职髓内钉的历史和进展
    第一节髓内钉的历史和进展
    第二节髓内钉材料的进展

    第二章髓内钉的生物力学
    第一节生物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骨的力学性能与骨折发生
    第三节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
    第四节髓内钉的生物力学
    一、髓内钉的材料力学
    二、髓内钉的基本生物力学设计特点
    三、骨对髓内钉设计的影响
    四、髓内钉的手术与生物力学

    第五节几种典型的髓内钉系统的力学性能
    一、单钉系统
    二、多钉系统
    三、带锁髓内钉

    第六节髓内钉的材料
    一、选择材料
    二、材料分类
    三、髓内钉的力学失败

    第三章骨折愈合与髓内钉
    第一节骨折的愈合
    一、骨折愈合的方式
    二、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变化
    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第二节长管状骨的血供
    第三节髓内钉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一、髓内钉对骨折部位血供的影响
    二、髓内钉对骨折部位的生物学作用
    三、髓内钉置入后的骨折愈合

    第四章髓内钉的类型
    一、髓内钉的特点
    二、髓内钉的种类

    第五章髓内钉的基本器械
    第一节基本器械
    第二节锁钉定位没备和器械
    第六章髓内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七章髓内钉在肢体骨骼畸形矫正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髓内钉的并发症
    第九章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长骨骨折髓内固定中的应用
    第十章带锁髓内钉在香港的应用
    第十一章股骨、胫骨解剖与髓内钉的设计

    下篇各论
    第十二章锁骨骨折
    第十三章肱骨干骨折
    第十四章尺、桡骨骨折
    第十五章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第十六章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
    第十七章胫骨髓内钉
    第十八章髓内钉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
    第十九章髓内钉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带锁髓内钉与骨延长器在肢体延长中的联合应用
    第二十一章带锁髓内钉在其他病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髓内钉手术学
张伟;唐佩福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髓内钉内固定(第3版)
罗先正;张保中;王宝军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诊疗常规(临床医疗护理常规:2019年版)
邱贵兴 著;邱贵兴 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学高级教程
邱贵兴、中华医学会 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修订版
邱贵兴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脊柱侧凸邱贵兴2016观点/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邱贵兴 著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脊髓、脊柱和骨盆创伤/现代创伤医学丛书
邱贵兴、戴尅戎、王正国 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学高级教程
邱贵兴 著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疾病的分类与分型标准
邱贵兴 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脊柱畸形外科学
邱贵兴 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盆与髋臼骨折(第3版)
邱贵兴 译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医师效率手册
邱贵兴 主编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人工髋关节学(精)
邱贵兴 主编;罗先正
髓内钉内固定(第2版)
骨科学
邱贵兴 编;荣国威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