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10110665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8页
字数: 3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44人买过
  •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是作者陈尚胜针对“中外关系史”的内涵过于宽泛而提出的一个专门史的学科构架,它是指在朝贡制度主导下的中国封建王朝对外关系。《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收集了作者近十五年研究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十八篇论文。与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主要关注重大事件的研究倾向不同,作者尤其强调对中国封建政府处理对外关系事务的政策倾向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中,作者不仅探讨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而且从国家利益角度探析了朝贡制度的边防安全功能,从内外差异角度揭示了中国传统对外政策的本质倾向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并且针对学术界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对话。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中国外交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陈尚胜,安徽潜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自1985年1月起,一直任教于山东大学。现为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韩关系史、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史和中国海洋史。已出版的个人著作有《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等。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代序)
    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
    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
    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
    唐朝后期登州港与东亚贸易圈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郑和下西洋是否是明朝向东南亚扩张问题
    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
    “夷官”与“逃民”:明朝对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
    “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的透视
    论清朝前期封贡体系的基本特征
    “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二十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
    明朝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论
    清初“海禁”期间(1646-1683)海外贸易政策考——兼与明初海外贸易政策比较
    论1757年清朝与西方一口通商政策的形成
    论清朝前期国际贸易政策中内外商待遇的不公平问题——对清朝对外政策具有排外性观点的质疑
    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
    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附全球化与民族性:郑鹤声史学精神探析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是作者陈尚胜针对“中外关系史”的内涵过于宽泛而提出的一个专门史的学科构架,它是指在朝贡制度主导下的中国封建王朝对外关系。《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收集了作者近十五年研究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十八篇论文。与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主要关注重大事件的研究倾向不同,作者尤其强调对中国封建政府处理对外关系事务的政策倾向和行为模式的研究。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中,作者不仅探讨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而且从国家利益角度探析了朝贡制度的边防安全功能,从内外差异角度揭示了中国传统对外政策的本质倾向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并且针对学术界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对话。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中国外交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学术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陈尚胜,安徽潜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自1985年1月起,一直任教于山东大学。现为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韩关系史、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史和中国海洋史。已出版的个人著作有《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1997年)、《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等。
  • 目录: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代序)
    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
    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中”“外”界限和分期问题
    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
    唐朝后期登州港与东亚贸易圈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郑和下西洋是否是明朝向东南亚扩张问题
    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海外交通政策
    “夷官”与“逃民”:明朝对海外国家华人使节的反应
    “字小”与国家利益:对于明朝就朝鲜壬辰倭乱所做反应的透视
    论清朝前期封贡体系的基本特征
    “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二十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
    明朝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论
    清初“海禁”期间(1646-1683)海外贸易政策考——兼与明初海外贸易政策比较
    论1757年清朝与西方一口通商政策的形成
    论清朝前期国际贸易政策中内外商待遇的不公平问题——对清朝对外政策具有排外性观点的质疑
    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
    澳门模式与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
    附全球化与民族性:郑鹤声史学精神探析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