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自主品牌创新系列

大众传媒与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自主品牌创新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2
版次: 1
ISBN: 9787513644914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字数: 279千字
分类: 管理
  •   本土品牌偏见是指人们对本土品牌在特征、属性和行为等方面比较固定的负面观念、态度或认知表征,即认为本土品牌的质量、技术、象征性较差,外国品牌更好。目前,本土品牌偏见已然成为中国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这极大削弱了本土品牌的社会使用和消费动力,造成购买力的海外流失,给本土企业发展、民族产业振兴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本土品牌偏见的形成固然与本土企业的整体质量、技术等紧密相关,但它同时也与长期形成的社会规范、特殊消费心理、文化自卑、媒介启动等社会环境有关。因此,转变本土品牌偏见不仅仅是企业的使命,也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本土品牌反刻板化“拟态环境”建构的媒介传播路径、框架建构与议题设置策略。   张燚: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 
      刘进平: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讲师、硕士。 
      张锐: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 
      韩永青: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 第一部分绪论 
    1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第二部分问题反思 
    3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31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典型特质和强度分析 
    32本土乳品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外显测量与分析 
    33国产/日韩护肤品品牌的内隐与外显态度测量 
    34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生成根源及成因分析 
    4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启动效应与本位反思 
    41中国媒体披露本土/外国品牌负面问题的媒介框架及策略 
    42西方媒体披露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产品问题的媒介框架及 
    策略 
    43西方媒体理论陷阱与中国媒体自觉意识的反思 
    5中国媒体报道本土/外国品牌负面事件的话语比较 
    ——基于媒体责任主体的个案研究51研究设计 
    52资料分析 
    53研究结论与建议 
    6中国媒体报道外国品牌负面事件的框架分析:以重庆沃尔玛 
    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61研究方法 
    62中国媒体报道重庆沃尔玛事件的媒介框架分析 
    63研究结论 
    7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受众反应与框架分析:以重庆沃尔玛 
    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7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72大众传媒对重庆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受众框架分析 
    73大众传媒对重庆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受众反应分析 
    第三部分效应检验 
    8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属性 
    差异的视角 
    81研究假设 
    82研究方案设计 
    83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84研究结论 
    9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类型 
    差异的视角 
    91研究假设 
    92研究方案设计 
    93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94研究结论 
    10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民族中心 
    主义刺激信息的调节作用 
    101文献探讨与假设推导 
    102研究思路与实验设计 
    103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一: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信息对不同属 
    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调节效应 
    104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二: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信息对不同类 
    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调节效应 
    第四部分操作策略 
    11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传播路径与框架建构策略 
    111媒体策略目标 
    112媒体策略路径 
    113媒体策略模型 
    12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操作模式与议题设置策略 
    121媒体的经济功能 
    122媒体的监督定位 
    123媒体操作模型 
    13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议程融合与媒介管理策略 
    131媒体管理模型 
    132社会要素参与 
    133媒体管理实施 
    14结论 
    141研究结论 
    142对策建议 
    143研究局限 
    144研究展望附录 
    附录3-1:自由联想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3-2:自由联想阶段的形容词整理说明 
    附录3-3:自由联想阶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3-4:KB法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3-5:Gardner法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6-1:媒介报道文本的框架编码方案 
    附录6-2:中国媒体报道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的框架编码提纲 
    附录6-3:中国媒体对沃尔玛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附录6-4:国内媒体报道沃尔玛事件的媒介主题和立场 
    附录7:受众(消费者)对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认知框架的访谈 
    提纲 
    附录8-1:产品属性实验材料之一、二、三、四 
    附录8-2:不同产品属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可接近—可诊断 
    实验 
    附录8-3:不同产品属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控制组实验 
    附录9-1:产品类型实验材料之一、二、三、四 
    附录9-2:不同产品类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可接近—可诊 
    断实验 
    附录9-3:不同产品类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控制组实验 
    附录10:民族中心主义情结刺激信息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表 
    重要术语索引表
  • 内容简介:
      本土品牌偏见是指人们对本土品牌在特征、属性和行为等方面比较固定的负面观念、态度或认知表征,即认为本土品牌的质量、技术、象征性较差,外国品牌更好。目前,本土品牌偏见已然成为中国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这极大削弱了本土品牌的社会使用和消费动力,造成购买力的海外流失,给本土企业发展、民族产业振兴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本土品牌偏见的形成固然与本土企业的整体质量、技术等紧密相关,但它同时也与长期形成的社会规范、特殊消费心理、文化自卑、媒介启动等社会环境有关。因此,转变本土品牌偏见不仅仅是企业的使命,也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本土品牌反刻板化“拟态环境”建构的媒介传播路径、框架建构与议题设置策略。
  • 作者简介:
      张燚: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 
      刘进平: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讲师、硕士。 
      张锐: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 
      韩永青: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
  •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1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2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3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第二部分问题反思 
    3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31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典型特质和强度分析 
    32本土乳品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外显测量与分析 
    33国产/日韩护肤品品牌的内隐与外显态度测量 
    34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的生成根源及成因分析 
    4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启动效应与本位反思 
    41中国媒体披露本土/外国品牌负面问题的媒介框架及策略 
    42西方媒体披露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产品问题的媒介框架及 
    策略 
    43西方媒体理论陷阱与中国媒体自觉意识的反思 
    5中国媒体报道本土/外国品牌负面事件的话语比较 
    ——基于媒体责任主体的个案研究51研究设计 
    52资料分析 
    53研究结论与建议 
    6中国媒体报道外国品牌负面事件的框架分析:以重庆沃尔玛 
    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61研究方法 
    62中国媒体报道重庆沃尔玛事件的媒介框架分析 
    63研究结论 
    7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受众反应与框架分析:以重庆沃尔玛 
    食品安全事件为例 
    7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72大众传媒对重庆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受众框架分析 
    73大众传媒对重庆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受众反应分析 
    第三部分效应检验 
    8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属性 
    差异的视角 
    81研究假设 
    82研究方案设计 
    83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84研究结论 
    9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类型 
    差异的视角 
    91研究假设 
    92研究方案设计 
    93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94研究结论 
    10媒介信息披露对本土品牌偏见转变的影响研究:基于民族中心 
    主义刺激信息的调节作用 
    101文献探讨与假设推导 
    102研究思路与实验设计 
    103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一: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信息对不同属 
    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调节效应 
    104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二: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信息对不同类 
    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调节效应 
    第四部分操作策略 
    11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传播路径与框架建构策略 
    111媒体策略目标 
    112媒体策略路径 
    113媒体策略模型 
    12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媒介操作模式与议题设置策略 
    121媒体的经济功能 
    122媒体的监督定位 
    123媒体操作模型 
    13转变本土品牌偏见的议程融合与媒介管理策略 
    131媒体管理模型 
    132社会要素参与 
    133媒体管理实施 
    14结论 
    141研究结论 
    142对策建议 
    143研究局限 
    144研究展望附录 
    附录3-1:自由联想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3-2:自由联想阶段的形容词整理说明 
    附录3-3:自由联想阶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3-4:KB法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3-5:Gardner法阶段调查问卷 
    附录6-1:媒介报道文本的框架编码方案 
    附录6-2:中国媒体报道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的框架编码提纲 
    附录6-3:中国媒体对沃尔玛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附录6-4:国内媒体报道沃尔玛事件的媒介主题和立场 
    附录7:受众(消费者)对沃尔玛食品安全事件认知框架的访谈 
    提纲 
    附录8-1:产品属性实验材料之一、二、三、四 
    附录8-2:不同产品属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可接近—可诊断 
    实验 
    附录8-3:不同产品属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控制组实验 
    附录9-1:产品类型实验材料之一、二、三、四 
    附录9-2:不同产品类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可接近—可诊 
    断实验 
    附录9-3:不同产品类型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的控制组实验 
    附录10:民族中心主义情结刺激信息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表 
    重要术语索引表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