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200057140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9页
字数: 32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9人买过
  • 本书第一次提出通过节水型建设,到2015年中国可以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或者说这种意义上的不缺水。其根据是目前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接近4倍,只要降到两倍,中国就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保持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
      
      
      作者自上大学时作为四清工作队员到北京郊区农村种稻,大学毕业后劳动锻炼在新疆农场当拖拉机手开始,从生产中在全国33个省市区接触水40年以来;自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考察水25年以来;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高技术与环境顾问研究水12年以来;自在水利部任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制订规划、提出政策,管理全国水资源工作6年以来,逐步建立了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基本框架。以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水资源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政策和解决办法。这些经历、经验、体会和成果在书中有全面的反映。 吴季松,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现奥组委奥运总体影响、信息中心顾问,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国际科技园协会顾问委员会亚洲唯一的学术委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高级研究班 前言 中国真能不缺水吗

    第一章 中国到底缺不缺水

           ——在联合国对水资源的研究(1992-1994年)

      第一节 水资源的定义

      第二节 水资源标准

      第三节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

      第四节 中国水资源在世界上的位置

    第二章 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新理念

           ——实施循环经济解决缺水问题(1995-1998年)

      第一节 什么是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

      第二节 十大自然资源系统

      第三节 自然资源系统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从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看水问题

      第五节 对水资源的利用应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

    第三章 全国水资源管理

           ——解决缺水问题的实践与研究(1998-2004年)

      第一节 新理念的规则——《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第二节 5000万立方米晋水是如何流向首都的

      第三节 黄河为什么不断流了

      第四节 罗布泊还能不能恢复

      第五节 黑河生态建设奏响绿色颂歌

      第六节 桂林兴建我国第一组生态水库

      第七节 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

             ——国内外调研报告

      第八节 水权转换试点的现实和法律经济思考

      第九节 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初探

      第十节 如何发展水市场

    第四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5年可以基本实现中国水缺水(2000-2004年)

      第一节 中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基本对策

      第二节 2015年基本实现我国北方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第三节 2015年达到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第四节 为2015年基本实现中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到2008年北京可以水缺水

    第五章 全国各省、市、区看水(1965-2004年)

    第六章 世界五大洲看水(1979-2004年)

    附录 作者主要涉水经历

    附表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次提出通过节水型建设,到2015年中国可以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或者说这种意义上的不缺水。其根据是目前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接近4倍,只要降到两倍,中国就可以在保证粮食安全、保持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
      
      
      作者自上大学时作为四清工作队员到北京郊区农村种稻,大学毕业后劳动锻炼在新疆农场当拖拉机手开始,从生产中在全国33个省市区接触水40年以来;自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考察水25年以来;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高技术与环境顾问研究水12年以来;自在水利部任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制订规划、提出政策,管理全国水资源工作6年以来,逐步建立了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基本框架。以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水资源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政策和解决办法。这些经历、经验、体会和成果在书中有全面的反映。
  • 作者简介:
    吴季松,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原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现奥组委奥运总体影响、信息中心顾问,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国际科技园协会顾问委员会亚洲唯一的学术委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高级研究班
  • 目录:
    前言 中国真能不缺水吗

    第一章 中国到底缺不缺水

           ——在联合国对水资源的研究(1992-1994年)

      第一节 水资源的定义

      第二节 水资源标准

      第三节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

      第四节 中国水资源在世界上的位置

    第二章 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新理念

           ——实施循环经济解决缺水问题(1995-1998年)

      第一节 什么是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

      第二节 十大自然资源系统

      第三节 自然资源系统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从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看水问题

      第五节 对水资源的利用应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

    第三章 全国水资源管理

           ——解决缺水问题的实践与研究(1998-2004年)

      第一节 新理念的规则——《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第二节 5000万立方米晋水是如何流向首都的

      第三节 黄河为什么不断流了

      第四节 罗布泊还能不能恢复

      第五节 黑河生态建设奏响绿色颂歌

      第六节 桂林兴建我国第一组生态水库

      第七节 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

             ——国内外调研报告

      第八节 水权转换试点的现实和法律经济思考

      第九节 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初探

      第十节 如何发展水市场

    第四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5年可以基本实现中国水缺水(2000-2004年)

      第一节 中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基本对策

      第二节 2015年基本实现我国北方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第三节 2015年达到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第四节 为2015年基本实现中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到2008年北京可以水缺水

    第五章 全国各省、市、区看水(1965-2004年)

    第六章 世界五大洲看水(1979-2004年)

    附录 作者主要涉水经历

    附表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经济报告(2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著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沼气工程案例图鉴(第1辑)
刘秋琳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仪表)学科史 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丛书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