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561441800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9页
字数: 23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3人买过
  •   唯理性主义的科学文化不可能独自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学艺术与之并存,那么,对于人本身而言,这个世界将显得毫无生趣而最终失去它的意义。文学艺术,尤其是居于中心地位的文学,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正是以此显示了另一种文化——人文文化的伟大存在价值。  梁中杰,男,四川省广元市人,汉族。毕业于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现就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曾于1985年入武汉大学写作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并于1995年赴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在导师严家焱先生指导下进行现当代文学理 绪论

    一、关于存在的世纪话题

      (一)话题的缘起

      (二)存在主义的基本解读

        1.存在

        2.存在与世界

        3.存在与自我

        4.存在与自由

       5.存在先于本质

     (三)本质主义的危机

        1.本质主义

        2.危机

      (四)启示与通辩

    二、两种文化的相对并存

      (一)文化

        1.文化的自然本原性

        2.文化的超越性

        3.文化的创造性

        4.文化的差异性

        5.文化的相对性

      (二)文化的理解向度

      (三)两种文化

        1.“斯诺命题”的现实观照

        2.两种文化的并存

    三、文学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艺术娱乐与审美转移

      (二)道德感悟与文化流布

      (三)生命理想与内在超越

    四、艺术真理的澄明

      (一)简单的回顾

      (二)传统的颠覆

      (三)存在的澄明

    五、存在的冲突与艺术终极表现

      (一)超越的悖论

      (二)超越与选择

      (三)走出“自欺”的“介入文学”

    六、感悟“诗意地栖居

      (一)艺术感觉与存在体认

      (二)童年经验与诗心结构

      (三)社会意识与艺术品格

    七、有关的问题“

      (一)文化选择的要求

      (二)东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1.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2.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唯理性主义的科学文化不可能独自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学艺术与之并存,那么,对于人本身而言,这个世界将显得毫无生趣而最终失去它的意义。文学艺术,尤其是居于中心地位的文学,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正是以此显示了另一种文化——人文文化的伟大存在价值。
  • 作者简介:
     梁中杰,男,四川省广元市人,汉族。毕业于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现就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曾于1985年入武汉大学写作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并于1995年赴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在导师严家焱先生指导下进行现当代文学理
  • 目录:
    绪论

    一、关于存在的世纪话题

      (一)话题的缘起

      (二)存在主义的基本解读

        1.存在

        2.存在与世界

        3.存在与自我

        4.存在与自由

       5.存在先于本质

     (三)本质主义的危机

        1.本质主义

        2.危机

      (四)启示与通辩

    二、两种文化的相对并存

      (一)文化

        1.文化的自然本原性

        2.文化的超越性

        3.文化的创造性

        4.文化的差异性

        5.文化的相对性

      (二)文化的理解向度

      (三)两种文化

        1.“斯诺命题”的现实观照

        2.两种文化的并存

    三、文学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艺术娱乐与审美转移

      (二)道德感悟与文化流布

      (三)生命理想与内在超越

    四、艺术真理的澄明

      (一)简单的回顾

      (二)传统的颠覆

      (三)存在的澄明

    五、存在的冲突与艺术终极表现

      (一)超越的悖论

      (二)超越与选择

      (三)走出“自欺”的“介入文学”

    六、感悟“诗意地栖居

      (一)艺术感觉与存在体认

      (二)童年经验与诗心结构

      (三)社会意识与艺术品格

    七、有关的问题“

      (一)文化选择的要求

      (二)东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1.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2.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文化思辨与艺术视界
现代基础写作学
梁中杰、梁冀、陈正平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