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8-12
版次: 1
ISBN: 9787101057881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35页
字数: 6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59人买过
  • 論文大致做了一個分類,分成音韻、方言、聲調、構詞、漢語與“非漢語”、語言與文字、語言與文學等七個部分,外加一個附錄。这實在是一個不一致的分類,音韻的文章裹有方言,方言的文章裹也有音韻;聲調的文章討論的或者是現在方言的聲調,或者是古音裹的聲調。所以衹能就主旨來分,總比完全不分要好一點。趙元任先生在他的《早年自傳》裹說:他小時候“弄出個喜歡给樣樣儿東西歸類的脾氣。後來過了許多年我念哲學的時候儿,想拿科學分類作我的論文题目”。趙先生要拿科學分類作博士論文,可見分類之難!
      
      
      “非漢語”指的是中國境内漢語以外的語言,李方桂先生是“非漢語”語言學之父。這裹我把討論漢藏語、南島語的文章都放在一起了。附錄裹就是為趟、李兩位先生寫的小傳,以及我主编《李方桂全集》寫的總序。 丁邦新(1937一  ),祖籍江蘇如皋,寄籍浙江杭州。當代著名的中國語言學家。1959年畢業于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61年考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師從董同穌先生,1963年獲碩士學位。1966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師從李方桂先生,1972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研院史語所語言 自序

    音韻

      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决的問題

      Archaic Chinese,*gw,*y and*yw  

      從閩語論上古音中的*g

      上古音聲母*g和*Y在閩語中的演變  

      論上古音中帶l一的複聲母

      從閩語白話音論上古四聲別義的現象

      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

      重纽的介音差異

      論《切韻》四等韻介音有無的問題

      《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  

      17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  

      Review:FSHsueh,Phonology ofOld Mandarin

    二 方言

      漢語方言接觸的幾個類型一一並論國語聲調及閩語全濁塞音聲母演變的兩個問題

      漢語方言層次的特點

      從漢語方言現象檢討幾個辨音徵性的問題

      漢語方言中的“特字”一一一致的例外

      A Note on Tone Change in the Ch’ao—chou Dialect  。

      Derivation Time of Colloquial Min from Archaic Chinese

      從特宇看吳閩關係

      從歷史層次論吳閩關係

      北京話文白異讀和方言移借

      Dialectal Words as a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Derivation Time

      of Dialects:An Example from Chinese

      方言詞彙的時代性

      澎湖語彙

      書評:中國語言地圖集

    三  聲調

     國語中雙音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

      《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

      Some Aspects of Ton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Dialects

      Tonal Evolution and Ton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四  構詞

      上古漢語的構詞問題一一評Laurent Sagart:7he Roots of Old Chinese

      漢語詞序問題札記

      論漢語方言中“中心語一修飾語”的反常詞序問題

      如皋方言裹完成貌詞尾的詞音位變化

    五 漢語與“非漢語”

      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

      論漢語與台語的關係一一李方桂漢台語同源論的檢討

      說“五”道“六”  

      漢藏語中的基本數詞

      古卑南語的擬测

      Momholo ical Chance of Personal Names in Saaroa。Reftecting

      Changes in Social Status

    六語言與文字

      中國文字與語言的關係一一兼論中國文字學

      以音求義,不限形體一一論清代語文學的最大成就

      從《詩經》“其雨”的用法看卜辭中命辭的性質

    七語言與文學

      從聲韻學看文學

      從音韻論《柏梁臺》詩的著作年代  

      元曲韻字示意說之探討

      聲韻學知識用於推斷文學作品時代及真偽之限度

      七言詩的起源

    附錄

      趙元任先生小傳

      “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一一李方桂先生

      《李方桂全集》總序
  • 内容简介:
    論文大致做了一個分類,分成音韻、方言、聲調、構詞、漢語與“非漢語”、語言與文字、語言與文學等七個部分,外加一個附錄。这實在是一個不一致的分類,音韻的文章裹有方言,方言的文章裹也有音韻;聲調的文章討論的或者是現在方言的聲調,或者是古音裹的聲調。所以衹能就主旨來分,總比完全不分要好一點。趙元任先生在他的《早年自傳》裹說:他小時候“弄出個喜歡给樣樣儿東西歸類的脾氣。後來過了許多年我念哲學的時候儿,想拿科學分類作我的論文题目”。趙先生要拿科學分類作博士論文,可見分類之難!
      
      
      “非漢語”指的是中國境内漢語以外的語言,李方桂先生是“非漢語”語言學之父。這裹我把討論漢藏語、南島語的文章都放在一起了。附錄裹就是為趟、李兩位先生寫的小傳,以及我主编《李方桂全集》寫的總序。
  • 作者简介:
    丁邦新(1937一  ),祖籍江蘇如皋,寄籍浙江杭州。當代著名的中國語言學家。1959年畢業于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61年考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師從董同穌先生,1963年獲碩士學位。1966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師從李方桂先生,1972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研院史語所語言
  • 目录:
    自序

    音韻

      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决的問題

      Archaic Chinese,*gw,*y and*yw  

      從閩語論上古音中的*g

      上古音聲母*g和*Y在閩語中的演變  

      論上古音中帶l一的複聲母

      從閩語白話音論上古四聲別義的現象

      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

      重纽的介音差異

      論《切韻》四等韻介音有無的問題

      《問奇集》所記之明代方音  

      17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  

      Review:FSHsueh,Phonology ofOld Mandarin

    二 方言

      漢語方言接觸的幾個類型一一並論國語聲調及閩語全濁塞音聲母演變的兩個問題

      漢語方言層次的特點

      從漢語方言現象檢討幾個辨音徵性的問題

      漢語方言中的“特字”一一一致的例外

      A Note on Tone Change in the Ch’ao—chou Dialect  。

      Derivation Time of Colloquial Min from Archaic Chinese

      從特宇看吳閩關係

      從歷史層次論吳閩關係

      北京話文白異讀和方言移借

      Dialectal Words as a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Derivation Time

      of Dialects:An Example from Chinese

      方言詞彙的時代性

      澎湖語彙

      書評:中國語言地圖集

    三  聲調

     國語中雙音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

      《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

      Some Aspects of Ton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Dialects

      Tonal Evolution and Ton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四  構詞

      上古漢語的構詞問題一一評Laurent Sagart:7he Roots of Old Chinese

      漢語詞序問題札記

      論漢語方言中“中心語一修飾語”的反常詞序問題

      如皋方言裹完成貌詞尾的詞音位變化

    五 漢語與“非漢語”

      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

      論漢語與台語的關係一一李方桂漢台語同源論的檢討

      說“五”道“六”  

      漢藏語中的基本數詞

      古卑南語的擬测

      Momholo ical Chance of Personal Names in Saaroa。Reftecting

      Changes in Social Status

    六語言與文字

      中國文字與語言的關係一一兼論中國文字學

      以音求義,不限形體一一論清代語文學的最大成就

      從《詩經》“其雨”的用法看卜辭中命辭的性質

    七語言與文學

      從聲韻學看文學

      從音韻論《柏梁臺》詩的著作年代  

      元曲韻字示意說之探討

      聲韻學知識用於推斷文學作品時代及真偽之限度

      七言詩的起源

    附錄

      趙元任先生小傳

      “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一一李方桂先生

      《李方桂全集》總序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欧阳志云 主编 ; 臧振华, 徐卫华, 沈梅华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3年)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2)
党圣元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瓯海卷
潘鲁生、邱运华、潘丁盛 、朱建波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小说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小说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鲁迅 等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德育研究大系
杜时忠 主编;檀传宝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个人养老金与制度优化
郑秉文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
吕达总主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幻想文学大奖书系第二辑(全4册)
王一梅 等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手册(第7版)
贺东风,沈波,戚学锋,钱仲焱 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汉台语同源论
丁邦新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音韵学答问
丁邦新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音韵学讲义
丁邦新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李方桂全集:水话词汇
丁邦新、王启龙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
丁邦新 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李方桂全集3:龙州土语
丁邦新、王啓龙 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
丁邦新 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
丁邦新 著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汉藏语同源词研究
丁邦新 编
中国语言学论文集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
丁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