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3
版次: 1
ISBN: 9787543498532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3页
分类: 文学
27人买过
  • 本书系刘扬忠和蒋寅主编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之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原主任刘扬忠的个人专著。
      
      本书选取两宋辽金西夏这一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殊时期,研究古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以及对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主要阐述了两宋时期的汉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以及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并深入且详细地探究了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的长远影响。虽然两宋辽金西夏这一时期是分裂的,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凝聚的,由此形成了“中华多元一体”的大格局。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宋词研究之路》、《中华文学通览·宋代卷·崇文盛世》、《辛弃疾词心探微》、《中国文学史学史》等。 上 编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华夏国家观念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章 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民族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北宋前期:燕云未复和契丹的侵凌导致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 

    第三节北宋中期:西夏的立国和侵扰加剧了宋人的忧患感与生存焦虑感 

    第四节北宋晚期:党争与社会腐败环境中民族忧患意识的变异和发展 

    第二章 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更为浓烈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可耻的丧权辱国,惨重的民族灾难 

    第二节南宋前期:“靖康之难”激起炽烈爱国情感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三节南宋中期:爱国主义与民族忧患意识的持续高涨 

    第四节南宋晚期至宋廷海上覆亡: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最后一次闪光 

    第三章 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 

    第一节 辽朝“汉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辽代前期(太祖至景宗五朝):对“华风”的向慕和初步接受 

    第三节 辽代中期(圣宗、兴宗二朝):从高度认同中原文化到以华夏正统自居 

    第四节 辽代后期(道宗、天祥帝二朝):华夏正统观与“中国”意识的持续发展 

    第五节 宋人使辽诗和耶律楚材咏辽事诗中所反映的辽境华夏风 

    第四章 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第一节引言: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熙宗、海陵王二朝:汉化的背景和政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 

    第三节 世宗、章宗二朝:汉化完成,文治成功,华夏正统意识随之高涨 

    第四节 卫绍王、宣宗、哀宗三朝:亡国危机使华夏正统意识空前强化 

    第五章万里羌人尽汉歌: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 

    第一节西夏王朝统治区域本来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第二节西夏境内各民族包括党项羌族的华儒情怀 

    第三节西夏汉文文学 

    第四节西夏文文学 

    下 编 

    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长远影晌 

    第六章
  • 内容简介:
    本书系刘扬忠和蒋寅主编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之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原主任刘扬忠的个人专著。
      
      本书选取两宋辽金西夏这一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殊时期,研究古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以及对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启示。主要阐述了两宋时期的汉民族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以及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并深入且详细地探究了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的长远影响。虽然两宋辽金西夏这一时期是分裂的,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凝聚的,由此形成了“中华多元一体”的大格局。
  • 作者简介: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宋词研究之路》、《中华文学通览·宋代卷·崇文盛世》、《辛弃疾词心探微》、《中国文学史学史》等。
  • 目录:
    上 编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华夏国家观念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章 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民族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北宋前期:燕云未复和契丹的侵凌导致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 

    第三节北宋中期:西夏的立国和侵扰加剧了宋人的忧患感与生存焦虑感 

    第四节北宋晚期:党争与社会腐败环境中民族忧患意识的变异和发展 

    第二章 南宋文学中所表现的更为浓烈的汉民族忧患意识 

    第一节可耻的丧权辱国,惨重的民族灾难 

    第二节南宋前期:“靖康之难”激起炽烈爱国情感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三节南宋中期:爱国主义与民族忧患意识的持续高涨 

    第四节南宋晚期至宋廷海上覆亡: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最后一次闪光 

    第三章 辽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辽宋诗文中的反映 

    第一节 辽朝“汉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辽代前期(太祖至景宗五朝):对“华风”的向慕和初步接受 

    第三节 辽代中期(圣宗、兴宗二朝):从高度认同中原文化到以华夏正统自居 

    第四节 辽代后期(道宗、天祥帝二朝):华夏正统观与“中国”意识的持续发展 

    第五节 宋人使辽诗和耶律楚材咏辽事诗中所反映的辽境华夏风 

    第四章 金代文学中所表现的“中国”意识和华夏正统观念 

    第一节引言: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熙宗、海陵王二朝:汉化的背景和政治的需要催生了华夏正统意识 

    第三节 世宗、章宗二朝:汉化完成,文治成功,华夏正统意识随之高涨 

    第四节 卫绍王、宣宗、哀宗三朝:亡国危机使华夏正统意识空前强化 

    第五章万里羌人尽汉歌:西夏文学与西夏人的华儒情怀 

    第一节西夏王朝统治区域本来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第二节西夏境内各民族包括党项羌族的华儒情怀 

    第三节西夏汉文文学 

    第四节西夏文文学 

    下 编 

    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长远影晌 

    第六章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华雨润异域——儒家文化与世界
施忠连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道骨 君子气象:董治安先生纪念文集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 编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
晓风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浩荡——孔氏南宗与江南社会文化(衢州文库)
吴锡标 刘小成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望岳(山东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与案例研究)(精)
张焱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同仰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 编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华雨润异域——儒家文化与世界
施忠连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素语·清水建造 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规划设计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晋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儒风远播蜀辉煌:文翁传
成少成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晏殊词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刘扬忠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欧阳修诗词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刘扬忠 注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唐宋词流派史-((第3版))
刘扬忠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辛弃疾词选(古典文学大字本)
刘扬忠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且喜青山依旧住:刘扬忠文选/贵州学者文丛
刘扬忠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周邦彦词选评
刘扬忠 撰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刘扬忠学术论文集(套装共3册)
刘扬忠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四万斋诗词存稿
刘扬忠 著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陆游诗词选评
刘扬忠 注评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欧阳修集——历代名家精选集
刘扬忠 编选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
刘扬忠
儒风汉韵流海内: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
唐宋词流派史
刘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