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

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1
ISBN: 9787201053615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政治
35人买过
  • 16世纪以后,以东来欧洲人为认识媒介,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逐渐形成。明人第一次以欧逻巴指称欧洲,第一次明确欧洲的地理方位,第一次认识欧洲新兴殖民国家,第一次以似足而非的敬天事天为标准裁量天主教,第一次多方认识
    并积极引进欧洲科学技术,同时对欧洲社会风俗、政治状况、学校教育等亦已形成相当认知。
    但是,明人对欧认识仍有一定局限。认识手段单一、认识群体过小、不能主动走进欧洲、不注重欧洲语言的学习、认识内容畸轻畸重等,是其中的主要方面。造成卜述局限的原因是复杂的。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和“自我中心主义”情结、明 庞乃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人。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政教系。199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学位、明史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明史及明清中外文化交流史。曾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等国家重要文史工程,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开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南开大学青年项目、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等。著有《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疑误考正》,主编《盛世下的潜藏危机——张居正改革研究》,合著《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教科书里没有的明史》、《近代文官制度史略》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并为新修《清史》撰写明遗民传稿二十余篇。
  • 内容简介:
    16世纪以后,以东来欧洲人为认识媒介,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逐渐形成。明人第一次以欧逻巴指称欧洲,第一次明确欧洲的地理方位,第一次认识欧洲新兴殖民国家,第一次以似足而非的敬天事天为标准裁量天主教,第一次多方认识
    并积极引进欧洲科学技术,同时对欧洲社会风俗、政治状况、学校教育等亦已形成相当认知。
    但是,明人对欧认识仍有一定局限。认识手段单一、认识群体过小、不能主动走进欧洲、不注重欧洲语言的学习、认识内容畸轻畸重等,是其中的主要方面。造成卜述局限的原因是复杂的。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思想和“自我中心主义”情结、明
  • 作者简介:
    庞乃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人。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政教系。199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学位、明史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明史及明清中外文化交流史。曾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等国家重要文史工程,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开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南开大学青年项目、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等。著有《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疑误考正》,主编《盛世下的潜藏危机——张居正改革研究》,合著《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教科书里没有的明史》、《近代文官制度史略》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并为新修《清史》撰写明遗民传稿二十余篇。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
南开史学百年文存.宋元明清卷
庞乃明
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
明清史探研:南炳文先生八秩华诞文集
庞乃明 主编;何孝荣
明代中国人的欧洲观
《明史·地理志》疑误考正
庞乃明 著